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自主运行的互联微电网系统分层分布式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14:43
  多微网互联形成互联微电网系统是提升系统可靠性,实现更大范围内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有效方法。当互联微电网系统自主运行时,由于缺乏主网支撑,抗扰动能力较弱,需要良好的运行控制系统保证其高效可靠运行。然而其拓扑结构灵活、控制主体丰富、控制目标多样、控制策略复杂等特点,给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分层架构与分布式控制方法是针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手段,而进一步考虑负荷侧资源,构建源-荷互动的协调控制方法则对互联微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1)提出了互联微电网系统分层分布式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计及系统级和子微网级运行需求的控制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互联微电网系统多元素、分区域、拓扑灵活等特征的分层控制架构,实现了控制目标和功能的分解协调。然后,在控制架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致性理论的两级分布式控制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实现了子微网级/系统级的多种控制目标,另一方面提升了系统灵活性,能够满足子微网的即插即用。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分析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分层分布式控制下的互联微电网系统,提出了小信号动态建模方法,并进行了动态稳定性分...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自主运行的互联微电网系统分层分布式控制方法研究


图1-1自主运行的互联微电网系统??Fig.?1-1?Autonomous?NMG?System??

架构图,架构,制层,分布式电源


单一微电网的研宄是互联微电网研宄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广为认可??的单一微电网的控制可以视为两层架构,即分布式电源本地控制层(也称一次控制??层)/微电网协调控制层(也称二次控制层),如图1-2所示。??微电网协?MGCC??调控制层? ̄??DG?太袖??^?^??控?1?DGLCi?1?DGLC2?...?iDGLCn-tl?丨?DGLCn??—u.壬―天—??(dgJ)?(dgT)?...?(dgJ)??图1-2传统单一微电网两层控制架构??Fig.?1-2?Traditional?two-layer?control?architec

架构图,网系统,架构,制层


单一微电网的研宄是互联微电网研宄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广为认可??的单一微电网的控制可以视为两层架构,即分布式电源本地控制层(也称一次控制??层)/微电网协调控制层(也称二次控制层),如图1-2所示。??微电网协?MGCC??调控制层? ̄??DG?太袖??^?^??控?1?DGLCi?1?DGLC2?...?iDGLCn-tl?丨?DGLCn??—u.壬―天—??(dgJ)?(dgT)?...?(dgJ)??图1-2传统单一微电网两层控制架构??Fig.?1-2?Traditional?two-layer?control?archite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混合公共连接单元的柔性互联多微网结构与控制方法[J]. 黄文焘,吴攀,邰能灵,马洲俊,杨柳青,张尔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12)
[2]互联微电网孤岛运行频率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J]. 崔嘉,杨俊友,葛维春,周小明,王安妮,关晓林.  电网技术. 2019(08)
[3]主动配电网源–荷–储分布式协调优化运行(一):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分布式协调控制系统建模[J]. 徐熙林,宋依群,姚良忠,严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10)
[4]海岛群联型多微网典型特征及工程设计[J]. 郑成立,杨苹,许志荣,何婷.  电气传动. 2018(01)
[5]双主电源并联运行的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参数优化[J]. 黄素娟,窦晓波,焦阳,杨野青.  电测与仪表. 2017(13)
[6]电力系统大功率缺额下空调负荷群集的分散自律控制策略[J]. 刘萌,张岩,王大鹏,张国辉,王昕.  电网技术. 2017(09)
[7]2020年5%的弃风弃光率目标如何实现?[J]. 曹宏源.  风能. 2017(07)
[8]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系统控制参数协调优化方法[J]. 韩莹,杨寒卿,张雪霞,李奇,陈维荣.  太阳能学报. 2017(06)
[9]计及群控电热泵的微网联络线功率平滑策略[J]. 施金晓,黄文焘,邰能灵,郑晓冬,陶伟龙,赵彦龙,余墨多.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6)
[10]高弃风弃光背景下中国新能源发展总结及前景探究[J]. 周强,汪宁渤,何世恩,沈琛云,杨林,赵龙,陈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10)

博士论文
[1]单三相混联结构多微网协调控制[D]. 许志荣.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空调负荷参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的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 胡晓青.东南大学 2017
[3]分布式合作控制与智能电网运行[D]. 胡建强.东南大学 2016
[4]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技术及其应用[D]. 范开俊.山东大学 2016
[5]微网群自主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高春凤.中国农业大学 2014
[6]基于多代理理论的微电网分布式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 喻磊.重庆大学 2014
[7]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孤岛运行及保护控制[D]. 丁磊.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温控负荷的独立微电网频率稳定与控制研究[D]. 何涌.广西大学 2017
[2]基于光伏发电的海岛微电网小干扰稳定性研究[D]. 邓年俊.广西大学 2017
[3]多微网并网技术与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D]. 白波.西华大学 2017
[4]基于集散混合式分层控制的多微网协调控制与能量优化研究[D]. 张剑.合肥工业大学 2016
[5]微电网互联运行的优化调度与实时控制方法[D]. 李岩松.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
[6]多微电网的协调控制及其通信系统[D]. 李明.西华大学 2016
[7]基于多种控制方式的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参数优化[D]. 杨野青.东南大学 2015
[8]配电网故障情况下微电网互联的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 段力铭.华北电力大学 2014
[9]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多微网系统分层主从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 金明.重庆大学 2013
[10]微网双模式运行的控制策略研究[D]. 张纯.重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2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212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