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拓扑关系辨识

发布时间:2021-07-29 15:58
  营配档案中的台区拓扑信息对于线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台区拓扑信息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分析线损来源,快速提出优化策略。在低压台区中,为计算管理线损,供电线路、台区变压器与用户三者间准确的拓扑连接关系缺一不可,包括供电线路与台区变压器间的“线变”关系、台区变压器与供电范围内用户的“变户”关系,以及台区下各单相用户的相位与接入表箱信息,无论哪一环节出现档案错误,都会影响整个线损计算,从而阻碍台区的精益化管理。在线损治理过程中发现异常线损,除“窃电”外,原因往往为营销拓扑档案更新不及时而导致营配档案不一致。工作实践中,这类问题需要依靠现场排查对拓扑档案进行校核,投入较多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因此,亟需一种不依赖本地通信关系的线上排查方式。近年来各省市地区的智能采集设备覆盖率大大提升,提高了电力量测数据的可用性,海量数据不仅可以为线损分析和负荷预测等运维任务提供支撑,更为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拓扑关系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从低压台区的拓扑关系入手,根据不同供电环节的拓扑结构与量测数据特点,分别针对“线变”关系纠错、“变户”关系纠错以及台区用户接入信息辨识等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实际运行中,为平衡供电线路...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拓扑关系辨识


论文研究框架

示意图,论文,示意图,变压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8图1.2论文工作示意图Figure1.2Schematicdiagramofpaperwork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目前低压台区供电线路与配电变压器的线变关系辨识、配电变压器与低压用电用户的变户关系辨识及低压台区用户相位及接入表箱辨识的研究现状,并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研究基于余弦相似度与孤立森林的配网线变关系纠错问题。综合考虑供电线路关口表计与各台区变压器量测数据特性,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线变关系纠错方法。首先,获取待分析线路各台区变压器的历史电压测量数据,分时段提取变压器间的余弦相似度(CosineSimilarity)特征矩阵;接着,将特征矩阵作为孤立森林(IsolationForest)检测器的输入,完成训练和预测的过程;最后,生成营配档案线变关系可能存在异常的变压器集合,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线变关系纠错方面具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第三章研究基于电量关系模型的变户关系纠错问题。综合考虑台区变压器与低压用户量测数据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电量关系的变户关系纠错模型,考虑最小化线损率的条件下对用户电量系数进行求解,根据求解结果给出异常用户集合。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较高查全率,可以为实际现场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拓扑关系辨识


异常配变相似性特征展示Fig.2.1Displayofthesimilaritycharacteristicsforabnormaltransform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LoRa技术和GPU加速的台区拓扑辨识方法[J]. 李国昌.  电测与仪表. 2019(21)
[2]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节选)[J].   华北电业. 2019(03)
[3]基于堆叠去相关自编码器和支持向量机的窃电检测[J]. 胡天宇,郭庆来,孙宏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01)
[4]大数据环境下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J]. 刘亚骑,张昌栋,韩为民.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05)
[5]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台区识别与窃电检测方法研究[J]. 潘明明,田世明,吴博,叶俊.  智慧电力. 2017(12)
[6]基于多时段IL用户优化调度的配电网TSC均衡提升策略[J]. 周佳林,刘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23)
[7]计及线损评估指标的中压配电线路节能改造决策[J]. 彭显刚,林卓琼,刘艺.  中国电力. 2017(04)
[8]电网调控分布式SCADA系统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 郑宗强,翟明玉,彭晖,孟勇亮,高原,吴庆曦.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05)
[9]主动配电网全资源系统的优化调度[J]. 黄媚,董文杰,林子钊,孙英英,耿博,赵友国,栾伟,李惠娟.  高电压技术. 2017(01)
[10]基于安全域的配电网重构模型[J]. 祖国强,肖峻,左磊,刘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05)

硕士论文
[1]电力巡线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研究[D]. 陈思锐.长春理工大学 2018
[2]电网企业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D]. 张秀娜.华北电力大学 2014
[3]基于DSP的低压三相不平衡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D]. 邹进.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研究[D]. 张鹏.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9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309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