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型光伏发电短期功率预测与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6:25
太阳能光伏发电以资源丰富、清洁、不受分布地域的限制等优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采用并网发电是太阳能主要的利用方式也是当今主流的发电方式。但由于光伏并网发电存在明显的间歇波动特性,稳定性较差且发电量的多少易受到天气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当光伏发电系统输送的电能被大规模并入电网时,会对供电质量和控制断面的交换功率造成影响。所以在满足电网安全运行和调度管理的需求上,如何加大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成为光伏电力系统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就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作为实现光能大规模开发及利用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对太阳能发电量的准确预测来降低对大电网的负面影响。本文根据天气类型等环境信息建立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算法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并对输入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处理。在深入研究回声状态网络算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光伏出力特性曲线,提出利用自适应全局和声搜索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组合模型。在光伏发电预测的实例中,通过与传统模型的仿真结果比较表明,加入了新型优化算法的组合模型具有更好的寻优效果,预测精度更高。其次,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在微电网中优化配...
【文章来源】: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自V特性曲线图
图2-3?P-V特性曲线图??2.2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当前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方式依据与电网之间的连接关系分成并网型和离??
和静态这两大类。针对光伏发电易受不同客观因素的影响发生波动的特点,因此??一般在电网中配置动态无功补偿器对其进行补偿。含有无功调节作用的PV并网??的等效电路图可参见图2-5:??R??+?I?XL?I?+??(^)?Us?Ug(Q??图2-5两级式PV系统接入电网的等效电路图??图2-5可推出PV系统并网后输入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详见公式2-1??和公式2-2:??p=M££m£?(2.1)??XL??Q=U£[uMcosS-U£l?(2_2)??其中,%表不电网电压,表不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5为原电网电压与??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earson相关指标的BP神经网络PM2.5预测模型[J]. 张怡文,敖希琴,时培俊,郭傲东,费久龙,陈家丽.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2]SVG在光伏电站无功补偿中的应用[J]. 赵萌萌,江新峰,胡琴洪,龚晓伟,牛高远.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6(03)
[3]回声状态网络研究[J]. 张晋雁,陶宏才.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5(06)
[4]全局竞争和声搜索算法[J]. 夏红刚,欧阳海滨,高立群,孔祥勇. 控制与决策. 2016(02)
[5]遗传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J]. 田中大,高宪文,李树江,王艳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05)
[6]光伏并网系统设计中发电量计算研究[J]. 王鸿运,王伟,梁勃. 太阳能. 2015(02)
[7]大中型光伏电站无功补偿配置研究[J]. 朱彦玮,贾春娟,李玮,张卫星,魏华栋,管勇涛.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4(20)
[8]基于LVQ-GA-BP神经网络光伏电站出力短期预测[J]. 罗建春,晁勤,罗洪,冉鸿,杨杰,罗庆,阿里努尔·阿木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13)
[9]含光伏电站的配电网无功优化[J]. 任新伟,徐建政,赵斌.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4(01)
[10]智能微电网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J]. 张峰,张建华. 科技与企业. 2013(14)
博士论文
[1]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与系统[D]. 王飞.华北电力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光伏电站模型建立及并网运行特性仿真研究[D]. 王立国.华北电力大学 2014
[2]基于ARM的独立式光伏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 郭爽.南京理工大学 2014
[3]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研究[D]. 王清龙.天津大学 2014
[4]大型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 唐辉.湖南大学 2013
[5]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建模与预测研究[D]. 王旭峰.华北电力大学 2013
[6]光伏逆变器控制技术的仿真研究[D]. 马卫卫.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13797
【文章来源】: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自V特性曲线图
图2-3?P-V特性曲线图??2.2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当前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方式依据与电网之间的连接关系分成并网型和离??
和静态这两大类。针对光伏发电易受不同客观因素的影响发生波动的特点,因此??一般在电网中配置动态无功补偿器对其进行补偿。含有无功调节作用的PV并网??的等效电路图可参见图2-5:??R??+?I?XL?I?+??(^)?Us?Ug(Q??图2-5两级式PV系统接入电网的等效电路图??图2-5可推出PV系统并网后输入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详见公式2-1??和公式2-2:??p=M££m£?(2.1)??XL??Q=U£[uMcosS-U£l?(2_2)??其中,%表不电网电压,表不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压,5为原电网电压与??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earson相关指标的BP神经网络PM2.5预测模型[J]. 张怡文,敖希琴,时培俊,郭傲东,费久龙,陈家丽.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2]SVG在光伏电站无功补偿中的应用[J]. 赵萌萌,江新峰,胡琴洪,龚晓伟,牛高远.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6(03)
[3]回声状态网络研究[J]. 张晋雁,陶宏才.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5(06)
[4]全局竞争和声搜索算法[J]. 夏红刚,欧阳海滨,高立群,孔祥勇. 控制与决策. 2016(02)
[5]遗传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J]. 田中大,高宪文,李树江,王艳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05)
[6]光伏并网系统设计中发电量计算研究[J]. 王鸿运,王伟,梁勃. 太阳能. 2015(02)
[7]大中型光伏电站无功补偿配置研究[J]. 朱彦玮,贾春娟,李玮,张卫星,魏华栋,管勇涛.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4(20)
[8]基于LVQ-GA-BP神经网络光伏电站出力短期预测[J]. 罗建春,晁勤,罗洪,冉鸿,杨杰,罗庆,阿里努尔·阿木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13)
[9]含光伏电站的配电网无功优化[J]. 任新伟,徐建政,赵斌.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4(01)
[10]智能微电网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J]. 张峰,张建华. 科技与企业. 2013(14)
博士论文
[1]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与系统[D]. 王飞.华北电力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光伏电站模型建立及并网运行特性仿真研究[D]. 王立国.华北电力大学 2014
[2]基于ARM的独立式光伏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 郭爽.南京理工大学 2014
[3]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研究[D]. 王清龙.天津大学 2014
[4]大型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 唐辉.湖南大学 2013
[5]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建模与预测研究[D]. 王旭峰.华北电力大学 2013
[6]光伏逆变器控制技术的仿真研究[D]. 马卫卫.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13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31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