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分布式电源接入下配电网电流保护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20:33
  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兴起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能源危机加剧、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DG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多地出台了扶持DG发展的政策及补贴措施,促进了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兴起。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中低压电网后给地区电网的电网规划、运行维护、电能质量,尤其是继电保护等方面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针对DG接入后对配电网电流保护影响的探索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论述了目前DG在地区电网中的发展趋势,并以菏泽地区电网为例,分析了DG迅猛发展的原因,介绍了实际工作中的电网稳控情况,并分析了 DG接入后对地区配电网前期预测及后期运维带来的影响,如潮流波动变大、预测难度增加、无功支持能力不足,频率调节能力下降等,从而确定了DG并网后需要关注的关键所在,即DG位置及容量的确定,对电压电能的影响,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接着通过基于菏泽地区电网本地的一个实例,提出了 DG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系统方案,解决了除继电保护的其他问题。2.从理论上用公式推导的方式地分析了 DG接入地区配电网后,其分布位置、容量大小、故障位置对短路电流及保护整定的影响,通过搭建基于PSCAD/EMTDC暂态仿真从理论的基础上证明其正确性,并计算D...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分布式电源接入下配电网电流保护策略研究


图2.2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分布式光伏历年发电量统计??以菏泽地区电网为例,2019年,菏泽电网新投产光伏电站4座,新增容量80MW,??5??

分布式电源,电装,比例,电网


MWp,统调风电场5座,容量578.8MWp。??菏泽电网分布式电源装机52.80万千瓦、1.11万余户,通过380/220伏接入户数占比??99.61%、装机占比?64.02%。??近年光伏、风电装机容量系统占比??15.00%??12.00%??_?/??腦??0?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光伏?5.41%?14.05%?14.70%?14.47%???风电?0.00%?1.89%?8.15%?11.01%??图2.4?2017-2019年菏泽地区光伏、风电装机比例及2020年预计变化??分布式电源之所以如此迅猛发展,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国内分布式电源产业由于政府的不断扶持,技术上不断翻新,无论在产业结构??上还是产品上,都有了质的提升。二是DG功能系统可采用如房顶等就地能源,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光伏分散式并网及其电能的就地消纳已经??成为趋势三是DG发电输配损耗较低,成本较低,对大电网还可以实现削峰填谷??等功能。??2.2地区电网的负荷情况及稳控装置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地区电网负荷都会连年连创新高,尤其在入夏或入冬以??后,负荷频频超过历史同期。在大负荷的考验下,地区电网主网设备面临着重载现象的??6??

电网图,电网,区县,容量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始)??明确待评估区域??电网范围??I??画出待评估区域??电网拓扑图??向220kV及以上电网???送气??」确定开展评估的电压等?? ̄1?级???士??I???"TTITZIZiri ̄|?待评估区域各电压等级??=識电駄?卜*〒为红色」??各节点谣波监测败捶??电流校核邊否??,^T?,?,??入?否大于80%????确定持校核可顧增分布??式电源容置.计m在当<???m容置下各母线妞路电<??流、电压儀差值???T?|逐步降飫新装机分布式??|?电源容量??流或电?^??核?否通过^??/^r??聽定可新壜分布式电*????at????I???与上一电压等级评估结??果相校核,更斬本圾评??诂结乘??|?_定挎评诂区域电用分??<5^任等《?否均评估??布式电源承《能力评估^????降鷇一个电a等极 ̄|?*出祷评估区域电网评??mv.?-rnLanm?估结果????I???列出祷砰诂K域分布式??电瀑》入容鼸裕度??C?tt*?)??图2.5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流程图??经过评估系统的测算,菏泽电网9个区县最大可新增容量如表2-1所示。9个县区??共有220kV蔡庄站、曹城、单城站等20个供电区域,无向220kV母线倒送情况。通过??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基本掌握了各区域电网光伏接入现状及下一步发展方??向。??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密度分布式光伏接入下电压越限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王颖,文福拴,赵波,张雪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5)
[2]基于协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状态估计[J]. 刘科研,何开元,盛万兴.  电网技术. 2014(04)
[3]地区多级电网继电保护整定管理系统[J]. 李琳锋,李剑锋,卜万锦,史春森,赵世春,李永军,李中伟.  节能技术. 2013(04)
[4]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短路电流影响的仿真分析[J]. 刘健,林涛,同向前,李龙,张志华.  电网技术. 2013(08)
[5]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J]. 刘健,张小庆,同向前,张志华,杜红卫,陈宜凯.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02)
[6]配电网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定位与供电恢复[J]. 刘健,张小庆,张志华,赵树仁.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05)
[7]含大容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分析和保护方案研究[J]. 谭又宁,王倩,黄涛,唐渝.  电力学报. 2012(02)
[8]考虑分布式电源随机性的配电网保护方案[J]. 李乃永,梁军,赵义术,刘益青.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19)
[9]DG容量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冯希科,邰能灵,宋凯,顾临峰,盛继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22)
[10]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变电站距离保护及重合闸的影响[J]. 赵月灵,李华忠,孙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20)

博士论文
[1]分布式发电条件下配电系统保护原理研究[D]. 孙景钌.天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4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314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