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泰特高压送端系统稳定性提升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2 02:59
江苏电网是我国东部地区负荷需求电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投建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不仅可以向江苏供应电量,也可以合理使用内蒙古清洁能源,促进新能源发展。由于送端系统距离华北主网较远,因此,华北主网对送端电网的支撑能力较弱。本文依托于国网总部《提升直流输电控制系统机电暂态仿真能力的建模研究与开发》的科技项目,研究直流系统的工作原理、直流系统的负荷特性以及提出优化低压限流控制环节对提高送端系统稳定性的改善作用。依据锡盟——泰州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搭建实时数字仿真平台下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快速控制功率的功能,可以有效改善交直流系统稳定性。其中换流器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具有整流和逆变功能。本文首先详细分析换流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阀的换相过程。进而阐述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的控制环节如定电流、定gamma角、定电压、最小触发角(RAML)、低压限流(VDCOL)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分析送受端控制方式的切换过程,并采用直流准稳态模型理论推导两端电压变化后的直流负荷特性的解析式。最后,采用RTDS的script功能绘制出直...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 2-1 6 脉动换流器基本结构和 ec分别为 A、B 和 C 相电动势;L 为变压器直流电流;Ud为直流电压;M 和 N 分别代表电动势分别为:cos( t 60 )a me = E +
等效示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锡泰直流工程分层接入500/1000 kV交流电网仿真计算与现场系统试验结果分析[J]. 杨万开,贾一超,雷霄. 电网技术. 2018(07)
[2]电网强度对江苏直流落点电网无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J]. 汪惟源,窦飞,杨林,王静怡,陈国年,虞暄,王丽君. 电力与能源. 2018(01)
[3]考虑RAML环节的特高压直流整流侧动态响应特性及其对送端交流电网稳定性影响[J]. 滕予非,张鹏,井实,史华勃,严磊,张宏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03)
[4]基于实际工程控制系统的直流受扰特性分析—电压快速波动下整流端特性及其优化[J]. 郑超,霍超,摆世彬,吕思卓,李惠玲,张鑫. 高电压技术. 2018(01)
[5]柔性直流与直流电网仿真技术研究[J]. 贺之渊,刘栋,庞辉. 电网技术. 2018(01)
[6]应对多回并列直流换相失败的送端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措施研究[J]. 贾俊川,张健,仲悟之,屠竞哲,于强,易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21)
[7]直流孤岛送电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分析[J]. 周煜智,徐政,董桓锋.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10)
[8]适应大容量直流接入弱受端的直流极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J]. 雷霄,孙栩,李新年,庞广恒,王华伟,阮思烨,刘琳.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9)
[9]特高压直流故障对弱送端近区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J]. 耿山,樊艳芳,林雪峰. 水力发电. 2017(05)
[10]抑制HVDC送端交流暂态过电压的控制系统优化[J]. 冀肖彤. 电网技术. 2017(03)
硕士论文
[1]特高压直流接入交流电网的相关问题研究[D]. 王莹.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PSASP模型向PSCAD软件转换方法研究及应用[D]. 郭杏叶.重庆大学 2015
[3]交直流电网机电暂态仿真中控制系统详细建模[D]. 李盛川.华南理工大学 2013
[4]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非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D]. 陈凌云.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16752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 2-1 6 脉动换流器基本结构和 ec分别为 A、B 和 C 相电动势;L 为变压器直流电流;Ud为直流电压;M 和 N 分别代表电动势分别为:cos( t 60 )a me = E +
等效示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锡泰直流工程分层接入500/1000 kV交流电网仿真计算与现场系统试验结果分析[J]. 杨万开,贾一超,雷霄. 电网技术. 2018(07)
[2]电网强度对江苏直流落点电网无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J]. 汪惟源,窦飞,杨林,王静怡,陈国年,虞暄,王丽君. 电力与能源. 2018(01)
[3]考虑RAML环节的特高压直流整流侧动态响应特性及其对送端交流电网稳定性影响[J]. 滕予非,张鹏,井实,史华勃,严磊,张宏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03)
[4]基于实际工程控制系统的直流受扰特性分析—电压快速波动下整流端特性及其优化[J]. 郑超,霍超,摆世彬,吕思卓,李惠玲,张鑫. 高电压技术. 2018(01)
[5]柔性直流与直流电网仿真技术研究[J]. 贺之渊,刘栋,庞辉. 电网技术. 2018(01)
[6]应对多回并列直流换相失败的送端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措施研究[J]. 贾俊川,张健,仲悟之,屠竞哲,于强,易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21)
[7]直流孤岛送电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分析[J]. 周煜智,徐政,董桓锋.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10)
[8]适应大容量直流接入弱受端的直流极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J]. 雷霄,孙栩,李新年,庞广恒,王华伟,阮思烨,刘琳.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9)
[9]特高压直流故障对弱送端近区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J]. 耿山,樊艳芳,林雪峰. 水力发电. 2017(05)
[10]抑制HVDC送端交流暂态过电压的控制系统优化[J]. 冀肖彤. 电网技术. 2017(03)
硕士论文
[1]特高压直流接入交流电网的相关问题研究[D]. 王莹.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PSASP模型向PSCAD软件转换方法研究及应用[D]. 郭杏叶.重庆大学 2015
[3]交直流电网机电暂态仿真中控制系统详细建模[D]. 李盛川.华南理工大学 2013
[4]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非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D]. 陈凌云.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16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31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