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Zn/Li掺杂PZT-PZN-PNN压电陶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02:19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了Zn/Li掺杂的0.83Pb(Zr1/2Ti1/2)O3-0.11Pb(Zn1/3Nb2/3)O3-0.06Pb(Ni1/3Nb2/3)O3(PZT-PZN-PNN)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含量的Zn/Li添加量对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组织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n/Li掺杂量的增加,相结构由三方相向四方相转变;介电常数εr、压电常数d33和机电耦合系数kp均先增大后减小,而介电损耗tanδ和机械品质因数Qm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添加质量分数w(Zn/Li)=1%时,该压电陶瓷的综合性能最佳,即d33=513pC/N,kp=0.... 

【文章来源】:压电与声光. 2017,39(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Zn/Li掺杂PZT-PZN-PNN压电陶瓷的研究


图3PZNNT-ZL压电陶瓷断面的SEM照片

压电性能,陶瓷样品,掺杂量,介电性能


大后减小的趋势。当w(ZL)=1%时,εr=1694,且此时极化后的数值大于极化前,这是由于PZNNT-ZL陶瓷晶体结构由四方相转变为三方相,此处为两相共存区,且以三方相为主,两相共存区有14个可能极化的方向[13-14],有利于电畴的取向,因而极化强度和εr较高。此外,极化后的tanδ均大于极化前的值,且随着ZL掺杂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w(ZL)=1%时,tanδ最校图4PZNNT-ZL压电陶瓷极化前、后的介电性能图5为920℃烧结下不同ZL掺杂量陶瓷样品的压电性能。由图可看出,组分中ZL含量对其压电性能影响显著。随着ZL含量的增加,在w(ZL)=1%时,d33和kp先增大后减少,最大d33=513pC/N,kp=0.635。此处出现两相共存区,且以三方相为主,可能极化的方向增加,电畴更易偏转,891第6期李俊慧等:Zn/Li掺杂PZT-PZN-PNN压电陶瓷的研究

电滞回线,烧结温度,组分,结论


极化较充分[15]。而Qm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Qm下降是由于掺杂后发生畸变,局部应力阻碍了粒子振动。图5PZNNT-ZL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图6为PZNNT-ZL陶瓷的电滞回线。由图可见,随着ZL掺杂量的增加,PZNNT-ZL陶瓷的剩余极化强度Pr先增加后降低,当w(ZL)<1%时,Pr从未添加时的31.9μC/cm2增加到w(ZL)=1%时的36.5μC/cm2,之后随着ZL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由图2可知,在w(ZL)=1%~1.5%时,陶瓷材料处于三方相与四方相共存的区域,共有14个可能极化的方向,这些自发极化矢量均可在宏观极化时有机会启动参与到畴壁的转向过程中来,因此,材料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极化率和Pr。当w(ZL)>1.5%时,材料离开两相共存区,转变为单一三方相时,由于可启动的自发极化数量的减少,导致Pr下降[16-17]。由图2还可看出,随着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小晶粒中因为晶界对畴壁运动的阻碍作用较大,不利于畴壁的运动。当w(ZL)=1%时,陶瓷的铁电性表现很好。研究表明,密度越大、微观组织结构缺陷越少,其性能越佳,说明通过ZL掺杂改性改善陶瓷结构,可进一步优化性能。图6920℃烧结温度下各组分的电滞回线3结论1)适当加入Zn/Li能将Pb(Zr1/2Ti1/2)O3-Pb(Zn1/3Nb2/3)O3-Pb(Ni1/3Nb2/3)O3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o2O3掺杂对Pb(Ni1/3Nb2/3)(Zr,Ti)O3压电陶瓷电学性能及介电弛豫的影响[J]. 彭贵贵,郑德一,胡顺敏.  硅酸盐学报. 2016(03)
[2]从PZT体系看无铅压电陶瓷的可能应用[J]. 李灵芝,肖定全,朱建国,余萍,赁敦敏,鄢洪建.  压电与声光. 2004(06)

硕士论文
[1]助烧剂对(Ba0.85Ca0.15)(Zr0.1Ti0.9)O3陶瓷材料烧结温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D]. 谢雪珂.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BMT-PT基高温压电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晁波.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PNN-PZT压电陶瓷材料的低温烧结特性研究[D]. 高磊.华中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18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318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