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DBD型臭氧发生器高频高压电源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04-29 22:08

  本文关键词:DBD型臭氧发生器高频高压电源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臭氧因其无污染、低危害、绿色环保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臭氧在工业上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制备臭氧技术还不成熟,目前国内臭氧发生器电源多采用工频市电通过变压器升压的方案或者是电源功率因素很低的硬开关技术开环逆变方案,使得整个电源系统具有工作效率很低和抗干扰性差的问题。针对臭氧发生器电源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极具价值。以30kW/11kHz的高频高压臭氧发生器电源为研究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法(DBD: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臭氧发生技术,以提高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量为目的,针对电源系统工作效率低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从频率自动跟踪、功率闭环控制和软开关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DSP(TMS320F28035)的移相PWM的设计方案,确定以三相不可控整流、全桥IGBT逆变和串联谐振负载放电室为臭氧发生器电源的主回路。其次,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和DPLL(数字锁相环)相结合的闭环控制策略,对臭氧发生器电源系统进行MATLAB/SIMULINK平台仿真建模。再次,在仿真的基础上实现了以TMS320F28035为控制核心的控制系统的驱动电路及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再次,采集负载放电室的端电压和电流信号,经过TMS320F28035芯片的模块化设计,分别实现了4路带死区的PWM控制脉冲、软件锁相环、PID控制的移相PWM功率调节、故障诊断等软件程序流程设计,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综合调试。最后,对整个臭氧发生器逆变电源进行硬件电路测试和软件程序测试,硬件电路测试了电源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软件功能测试了PWM驱动脉冲波形、频率跟踪波形、PWM移相控制逆变桥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波形、负载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波形,以及整个臭氧发生器电源系统的功能测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实现了软开关技术、频率自动跟踪和功率自动调节,提高了臭氧发生器电源系统的功率因素,解决了电源系统能耗过高的问题,确保了臭氧发生器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臭氧发生器电源 DBD 软开关 频率跟踪 移相PWM DSP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
  • 1.2 DBD型臭氧发生器电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9-11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1-12
  • 1.4 课题所做工作及结构安排12-13
  • 第二章 臭氧发生器电源设计方案总述13-29
  • 2.1 臭氧发生器电源基础理论13-17
  • 2.1.1 臭氧制备方法及负载等效结构13-14
  • 2.1.2 臭氧产量影响因素分析14-16
  • 2.1.3 电源系统功率调节方法分析16-17
  • 2.2 电源系统整体设计方案17-21
  • 2.2.1 电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8
  • 2.2.2 电源系统功能分析18-19
  • 2.2.3 电源系统闭环控制方案设计19-21
  • 2.3 电源系统SIMULINK建模与仿真结果分析21-27
  • 2.3.1 驱动控制脉冲建模22-24
  • 2.3.2 频率自动跟踪建模24
  • 2.3.3 PID功率调节建模24-25
  • 2.3.4 仿真结果及分析25-27
  • 2.4 本章小结27-29
  • 第三章 电源系统硬件设计29-43
  • 3.1 主回路硬件设计29-33
  • 3.1.1 主电路基本拓扑结构29-30
  • 3.1.2 整流滤波参数设计30-32
  • 3.1.3 预充放电电路设计32
  • 3.1.4 逆变桥电路参数设计32-33
  • 3.1.5 升压变压器参数设计33
  • 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3-42
  • 3.2.1 TMS320F28035最小系统模块34-36
  • 3.2.2 逆变桥PWM驱动模块36
  • 3.2.3 信号调理模块36-38
  • 3.2.4 通讯模块38-39
  • 3.2.5 故障检测与保护模块39-40
  • 3.2.6 系统状态显示模块40-41
  • 3.2.7 辅助电源设计41-42
  • 3.3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电源系统DSP软件设计43-53
  • 4.1 软件总体设计思路43-44
  • 4.2 PWM驱动信号软件实现44-45
  • 4.3 模拟量采集与处理软件实现45-46
  • 4.4 故障诊断与状态显示程序46-49
  • 4.5 频率跟踪软件实现49-51
  • 4.6 功率调节软件实现51-52
  • 4.7 本章小结52-53
  • 第五章 电源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53-61
  • 5.1 硬件电路测试53-55
  • 5.2 软件测试实验波形55-58
  • 5.2.1 PWM驱动信号波形测试55-56
  • 5.2.2 移相控制波形测试56-57
  • 5.2.3 频率跟踪测试57-58
  • 5.3 系统整体测试58-59
  • 5.4 实验结果分析59-60
  • 5.5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63
  • 6.1 主要结论61-62
  • 6.2 研究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A65-67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果;新型臭氧发生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2 马虹斌,邱毓昌;高压网状电极臭氧发生器特性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6年04期

3 胡明钦;;新型臭氧发生器的设计及实验[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马虹斌,邱毓昌;高压臭氧发生器的研究与发展[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5年04期

5 江蓝;;家用臭氧发生器将香起来[J];科技信息;1996年06期

6 ;高频臭氧发生器[J];中国乡镇企业信息;1996年12期

7 李汉忠;;第二讲臭氧发生器的发展[J];家用电器;1998年02期

8 夏大元;;防霉清新臭氧发生器[J];家电检修技术;1999年08期

9 陈阳,杨学昌;新型板式臭氧发生器的放电机理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7期

10 朱天宇,肖红,王飞;高效可调中频臭氧发生器的研究[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火胜;何振江;徐益平;王长缨;向蔡生;;小型臭氧发生器的温度特性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张宽照;;大型工业级臭氧发生器的发展趋势[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柯锐;赵大庆;陈强;;高效臭氧发生器材料的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惠;;降低臭氧发生器电耗的一条有效途径[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谢应明;钟彦骞;杨水清;;一种新型冰箱用小型臭氧发生器[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丁香鹏;王承宝;张磊;;120kg/h大型臭氧发生器的研制开发[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马天;杨金龙;赵雷;王铁超;黄勇;;高功率陶瓷臭氧发生器薄壁管的制备与性能[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余厉阳;姚国华;;用于臭氧发生器的叠层圆形压电变压器研究[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建高;国产大型臭氧发生器填补国内空白[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蔡忠仁;中国首台大型臭氧发生器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卢雅 林蔚;新大陆研发大型臭氧发生器问世[N];福建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吴诚 李良;福建新大陆生产大型臭氧发生器[N];中国环境报;2012年

5 上海 孙仲秋;高效臭氧发生器制作[N];电子报;2003年

6 江苏 周亮平;臭氧发生器的种类及选用[N];电子报;2006年

7 ;微型臭氧发生器[N];上海科技报;2000年

8 江苏 杨位顺 刘大为;大功率臭氧发生器[N];电子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郭薇;大型臭氧发生器研发成功[N];中国环境报;2004年

10 ;管式振子臭氧发生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玉水;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特性及高频放电电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杨;臭氧发生器高频高压电源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维高;DBD型臭氧发生器高频高压电源研究与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3 刘新旺;板式臭氧发生器电控系统的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郑华军;高频臭氧发生器控制系统的研制[D];河海大学;2004年

5 胡大芬;基于ALGOR的臭氧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郝广君;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研制及有关电路问题的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振绪;提高大型高频臭氧发生器电能利用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余亚东;梯形激励下的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9 吴振兴;串联谐振型高频臭氧发生器电源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永梅;100g/h臭氧发生管的设计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DBD型臭氧发生器高频高压电源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35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