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圆盘惯性超声波电机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层圆盘惯性超声波电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超声波电机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使定子表面的质点产生超声振动,利用定、转子之间的摩擦材料实现能量转换。这种独特的工作原理使其具备结构简单、断电自锁和低速大转矩等特点,在家用电子、微机器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双层圆盘超声波电机结构,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其结构模型进行仿真,得到模态分析图、谐响应分析图和瞬态分析图,确定其共振频率和位移放大率,并将其作为评价超声波电机性能的标准。本文设计了一种输入为12V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幅值为141V、相位相差90度的PWM信号驱动电路。该电路通过电位计来调节输入信号的占空比,实现了输出电压幅值可调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驱动电路的控制性能,拓展了控制电路的适用范围。本文制作了双层圆盘惯性超声波电机样机,并且通过增量式编码器对30超声波电机转速进行测量,得到电机的转速特性表。
【关键词】:超声波电机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驱动电路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359.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8
- 1.2 超声波电机的优缺点8-10
- 1.3 旋转型超声波电机的分类10
- 1.4 国外超声电机的研究与发展10-14
- 1.5 国内超声波电机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14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4-16
- 2. 超声波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16-24
- 2.1 双层圆盘惯性超声波电机工作原理16-17
- 2.2 超声波电机总体结构17-18
- 2.3 压电陶瓷18-21
- 2.3.1 压电陶瓷的等效模型分析18-19
- 2.3.2 压电陶瓷的材料选择及设计19-21
- 2.4 定子材料21-23
- 2.4.1 定子材料模型受力分析21-22
- 2.4.2 定子材料的选择22-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3. 运动部件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24-37
- 3.1 滑块移动示意图24-25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25-26
- 3.3 双层惯性超声波电机模型的建立和相关参数的定义26-27
- 3.4 振动模态分析27-29
- 3.5 谐响应分析29-31
- 3.6 瞬态分析31-34
- 3.7 阻尼比对滑块运动的速度的影响34-36
- 3.8 本章小结36-37
- 4.驱动电路的设计37-45
- 4.1 引言37
- 4.2 H桥驱动电路的结构设计图37-38
- 4.3 驱动电路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及仿真38-42
- 4.4 H桥相移PWM控制电路的设计42-44
- 4.5 电路板制作44
- 4.6 本章小结44-45
- 5.超声波样机制作与原理性测试45-52
- 5.1 双层惯性超声波电机的装配图45-48
- 5.2 摩擦材料48
- 5.3 粘贴工艺48-49
- 5.4 超声波电机速度测试实验49-51
- 5.5 本章小结51-52
- 6.总结与展望52-54
- 6.1 本文主要工作52-53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53
- 6.3 超声波电机的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长亮,史婷娜;超声波电机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1年02期
2 郭锦涛,冯浩;超声波电机发展、建模研究及展望[J];电机电器技术;2003年03期
3 胡敏强;系列超声波电机的研制及其应用[J];电器工业;2003年01期
4 齐震 ,朱邦太;超声波电机性能研究与前景展望[J];家电科技;2003年01期
5 郭吉丰,伍建国;航天用大力矩高精度超声波电机研究[J];宇航学报;2004年01期
6 芦亚萍,孟繁琴,袁云龙;超声波电机研究现状[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5年05期
7 莫岳平;段小汇;胡敏强;金龙;;不同结构超声波电机振动特性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徐晨;顾菊平;;胡敏强;金龙;;基于多芯片集成技术的超声波电机驱动控制电源研究[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5年06期
9 沈申生;华亮;;超声波电机摩擦和磨损特性探究[J];润滑与密封;2006年10期
10 黄正福;;超声波电机的应用领域拓展[J];科技资讯;2006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郭吉丰;鹿存跃;王文浩;;径向-扭转振动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剑;郭吉丰;鹿存跃;王文浩;;径向—扭转振动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白东哲;曹忠波;;关于相位速度差驱动超声波电机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郭吉丰;王剑;王文浩;胡锡幸;金龙;邓宗全;高海波;;超声波电机性能提高及空间应用探索[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彦利;田秀;曲建俊;;超声波电机性能预测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郭吉丰;龚书娟;纪科辉;;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7 郭吉丰;沈润杰;贾叔仕;;超声波电机在深空探测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丁浩;金龙;胡敏强;王心坚;;超声波电机小型控制器的实用性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施进浩;龚春雨;李宝库;;登月工程用超声波电机的新产品研制策略[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侯佳佳;徐志科;胡敏强;;模拟分频技术在超声波电机控制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傅炜琳;马达在血管里“奔跑”[N];浙江日报;2005年
2 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唐苏亚;非电磁:微电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N];中国电子报;2005年
3 通讯员 靳莹 记者 冯国梧;新型机器人“悬丝”治癌症[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剑;柱状超声波电机的设计理论及控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周宁宁;面向真空低温下超声波电机的振动摩擦与悬浮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郭海训;大力矩高精度超声波电机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龚书娟;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白洋;一种旋转—直线运动的两自由度超声波电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李斌;液体媒质超声波电机有限元分析及运行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徐志科;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模型仿真与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傅平;多自由度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光庆;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向阳;超声波电机驱动控制装置的建模与仿真[D];河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孙中记;一种具有频率自动跟踪功能的超声波电机驱动电源的设计[D];浙江大学;2008年
3 林星陵;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设计制作与实验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4 许芦君;压电回旋型超声波电机的理论分析与设计制作[D];华侨大学;2002年
5 王华云;超声波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应红;超声波电机的运行机理及其驱动电源的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7 褚国伟;超声波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刘晓;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纪科辉;超声波电机精密定位系统及驱动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杨建红;超声波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双层圆盘惯性超声波电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3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