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弯曲成形机理及折弯装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22:15

  本文关键词: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弯曲成形机理及折弯装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连接器作为电子基础元件之一,可以实现电器终端间连接与分离、信号与能量传输等功能,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机械和国防等众多领域。微矩形电连接器种类繁多,其中弯插印制板式电连接器应用最广,该电连接器中孔针在冷弯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褶皱、回弹角度大等缺陷,对连接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很大影响。本课题针对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的冷弯成形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冷弯过程中不同参数对回弹以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创新设计了一套孔针折弯装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具结构的合理性。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的弯曲成形机理及成形缺陷形式,构建了分段非线性孔针本构关系模型,针对孔针弯曲受力状态,建立了力学平衡方程,分析了孔针弯曲成形时的应力应变状态,并推导出了孔针回弹量的近似计算公式,且对影响弯曲回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2)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孔针弯曲成形回弹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孔针的几何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孔针弯曲回弹的影响规律。随着弯曲角度?的增大,孔针的回弹角增大,但回弹半径反而减小;随着相对弯曲半径R/D、定位块与孔针间的摩擦系数1?和模具间的间隙Z的增大,孔针的回弹角和回弹半径均增大;折弯块转速?和折弯块与孔针间的摩擦系数2?对孔针的回弹角和回弹半径基本无影响。(3)对孔针的弯曲回弹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孔针弯曲成形的特点,提出了有效的回弹控制的方法即模具型面控制法,然后通过模具型面迭代式回弹补偿方法对孔针弯曲成形的基础模型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进行了计算。(4)对孔针进行了工艺性分析,并确定了折弯方案。根据各参数对孔针回弹的影响规律,创新设计了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的折弯装置,对其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弯曲力及模具结构尺寸进行了计算,最后试制模具并通过孔针的折弯实验验证了模具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 折弯 数值模拟 回弹 残余应力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50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引言11
  • 1.2 孔针弯曲成形原理及成形性研究11-14
  • 1.2.1 孔针弯曲成形原理11-13
  • 1.2.2 弯曲成形的评价指标13-14
  • 1.3 弯曲回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1 弯曲回弹的理论研究14-15
  • 1.3.2 弯曲回弹的数值模拟研究15
  • 1.3.3 弯曲回弹的实验研究15-16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6-17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7-18
  • 第二章 孔针弯曲成形的理论基础18-31
  • 2.1 引言18
  • 2.2 孔针受力分析的理论基础18-21
  • 2.2.1 塑性变形的体积不变条件18
  • 2.2.2 本构关系描述18-20
  • 2.2.3 屈服准则20-21
  • 2.3 孔针受力分析21-26
  • 2.3.1 理论分析基本假设22
  • 2.3.2 孔针弯曲成形应力应变状态分析22-26
  • 2.3.3 孔针弯曲成形应变中性层的位置26
  • 2.4 孔针弯曲成形回弹分析26-30
  • 2.4.1 弯曲回弹现象26-27
  • 2.4.2 影响回弹的因素分析27-28
  • 2.4.3 弯曲力矩作用下的回弹角计算28-30
  • 2.4.4 弯曲回弹角的误差分析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孔针弯曲回弹的数值模拟过程31-39
  • 3.1 引言31
  • 3.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31
  • 3.3 孔针弯曲成形模型的建立31-35
  • 3.3.1 几何实体模型的导入31-32
  • 3.3.2 网格划分32
  • 3.3.3 材料的选择与定义32-34
  • 3.3.4 边界条件及载荷的施加34-35
  • 3.4 孔针弯曲后卸载回弹模型的建立35
  • 3.5 孔针弯曲回弹的计算方法35-38
  • 3.5.1 回弹角的计算方法35-36
  • 3.5.2 回弹半径的计算方法36-38
  • 3.6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39-58
  • 4.1 引言39
  • 4.2 孔针弯曲成形残余应力的分析39-41
  • 4.3 几何参数对弯曲回弹的影响41-45
  • 4.3.1 弯曲角度对弯曲回弹的影响41-43
  • 4.3.2 相对弯曲半径对弯曲回弹的影响43-45
  • 4.4 工艺参数对弯曲回弹的影响45-56
  • 4.4.1 折弯块转速对弯曲回弹的影响45-48
  • 4.4.2 摩擦对弯曲回弹的影响48-54
  • 4.4.3 模具间隙对弯曲回弹的影响54-56
  • 4.5 各参数对孔针弯曲回弹的影响比较56-57
  • 4.6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孔针折弯装置的设计58-75
  • 5.1 引言58
  • 5.2 模具型面回弹补偿58-61
  • 5.2.1 回弹控制的方法58-59
  • 5.2.2 孔针弯曲回弹补偿实例59-61
  • 5.3 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折弯装置的设计61-71
  • 5.3.1 孔针折弯要求61-63
  • 5.3.2 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63-64
  • 5.3.3 孔针折弯装置的设计64-65
  • 5.3.4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65-68
  • 5.3.5 弯曲力及模具结构尺寸计算68-70
  • 5.3.6 模具的工作过程70-71
  • 5.4 模具的制造及产品实现情况71-73
  • 5.4.1 模具制造与调试71
  • 5.4.2 工件折弯71-73
  • 5.5 本章小结73-75
  • 第六章 总结展望75-77
  • 6.1 总结75
  • 6.2 展望75-77
  • 参考文献77-81
  • 致谢81-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宁松;多媒体技术在板料弯曲成形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0年03期

2 Bernd-Arno Behrens ,Stefan Muetze;滑动拉伸弯曲成形[J];现代制造;2005年08期

3 坂木修次;刘训勤;;带材的面内弯曲成形法[J];国外汽车;1987年03期

4 李明哲,苏世忠,陈庆敏,傅沛福;用有限元多晶体模型预测不同加载方式对板条多点弯曲成形的影响[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裴继斌,张立文,吕波,张国梁,王存山;钢板激光多次扫描弯曲成形的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梁伟文;金属薄板激光弯曲成形的工艺参数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5年09期

7 刘碧俊;扁形管材弯曲成形机设计[J];现代制造工程;2005年03期

8 滕步刚;苑世剑;王仲仁;刘元君;;大型密封法兰弯曲成形工艺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19期

9 管延锦;孙胜;赵国群;袁桂平;;工艺参数对管材激光弯曲成形影响规律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S1期

10 张钧;按“拉伸—弯曲”加载方法进行拉伸弯曲成形的理论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6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文;钟琦;裴继斌;夏元良;张国梁;王富岗;;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宋子明;;拟合曲线断面宽长板的弯曲成形工艺[A];2005晋冀鲁豫蒙鄂沪云贵川甘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裴继斌;张立文;张全忠;王存山;董闯;;船用厚钢板激光弯曲成形的数值模拟研究[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立文;钟琦;裴继斌;夏元良;张国梁;王富岗;;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余松敏;;金属薄板开槽弯曲成形技术与设备[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扬;李灵;杨立军;MokhtarDjendel;齐立涛;;金属薄板三维激光弯曲成形的试验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7 李俐群;陈彦宾;张立文;封小松;;Ti-6Al-4V薄板激光弯曲成形特性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8 喻佳;薛克敏;李萍;段园培;;TA15合金薄板激光弯曲成形数值模拟[A];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红梅;高增东;梁新平;;激光弯曲成形中板料组织与性能的变化[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0-2001)[C];2002年

10 段园培;朱晓勇;薛克敏;梁雪美;;板料激光弯曲成形应力-应变场有限元初步分析[A];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塑性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勇;管材充液剪切弯曲成形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沈洪;激光弯曲成形的精度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裴继斌;船用钢板激光弯曲成形机理及成形规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肖寒;轻量化结构件弯曲成形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河宗;微弯曲成形中应变梯度硬化效应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启骞;型材多点弯曲中的成形缺陷及其抑制方法的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林艳;薄壁管数控弯曲成形过程失稳起皱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承禹;22MnB5矩形管弯曲成形极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唐金星;多模具约束下管材数控弯曲成形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3 李生元;汽车刮水刷片弹簧片弯曲成形及回弹控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允鹏;热轧带肋钢筋弯曲成形回弹角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参数优化[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5 张建李;钛合金板材激光弯曲成形过程仿真及精度控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6 张金蓉;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弯曲成形机理及折弯装置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彭晨宇;金属板激光弯曲成形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8 刘元君;异型截面环形件弯曲成形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汤月宝;管材弯曲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党东显;激光弯曲成形非期望变形抑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印制板电连接器孔针弯曲成形机理及折弯装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41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