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法无功优化中各种网损微增率算法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18:45
电力工业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然而传统的发电调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节能工作的推进,为了贯彻“十三五”规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其整改已经迫在眉睫。升级配电网、调整电力结构、提升供应能力以及增强调节能力,对“十三五”规划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值此“十三五”规划已走向途中、“十四五”规划已初见雏形之际,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首当其冲函待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选用高效、精确的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本文从电力系统节点网络数学模型入手,针对其不足之处,基于新型稀疏存储技术对其进行改进与优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稀疏矩阵技术改进的快速LR三角分解法。与此同时,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做了简单的介绍,将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牛顿法潮流计算速度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技术可快速读写的电力系统P-Q分解法潮流数据存储方法。对阻抗矩阵法、导纳矩阵法、雅可比矩阵法做出了详细的推导,并应用优化技术对后两者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算法的计算速度和效率。提出了基于B"矩阵的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并运用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了改进。通过IEEE节点系统测试计算,得出了导纳矩阵法...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7.1各种网损微增率方法IEEE-118节点系统的有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结果对比??
?60??节点编号??图7.1各种网损微增率方法IEEE-118节点系统的有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结果对比??0.2??彳?AMM-R??网?〇.i?\?r?\????损?,?/?.?:??增???.?-??率-0.1?、\y?\?A?I??y?V'i??-0.2????0?10?20?30?40?50?60??节点编号??图7.2各种网损微增率方法IEEE-118节点系统的无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结果对比??以上两图直观地展示了?IEEE-118节点各种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算出的有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和无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的数值分布和变化趋??势。就导纳矩阵法而言,根据直角坐标形式与极坐标形式得出的数值折线重合??度较高,且数值折线的波动较小,数值的绝对值更趋近于零;就雅可比矩阵法??而言,不但数值折线波动极大,且数值的绝对值也相较于零而存在偏差;就万〃??矩阵法而言,数值折线变化趋势大体与雅可比矩阵法相近,且数值的绝对值也??58??
?1找??图7.3各种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优化前后时间对比??结合表7.2和图7.3可以看出:在计算速度方面,不考虑优化的矩阵法明??显快于传统的雅可比矩阵法,并与导纳矩阵法大致相当,而考虑优化的5〃矩阵??法不仅明显快于优化后的雅可比矩阵法,还略快于优化后的导纳矩阵法。在优??化效率方面,导纳矩阵法与忍〃矩阵法相差不大,雅可比矩阵法则最低,且随着??节点数的增加,雅可比矩阵法在优化效率上的劣势相比前两者越来越明显。??上述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各有优劣,仍需进行无功优化以进一步对比分析。??7.4小结??本节列出了?IEEE-14节点系统中导纳矩阵法、雅可比矩阵法以及V矩阵法??得出的计算数值,并将IEEE-118节点系统中各个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得出的计??算数值构成了线状图,对各算法在数值上进行了直观的比较,得出了其中差异。??同时详细列出了导纳矩阵法、雅可比矩阵法以及5〃矩阵法优化前后的时间数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斯消元法计算技巧的研究及应用[J]. 万新儒,刘单,邵尉哲,陈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8(04)
[2]基于等网损微增率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J]. 王勇,陈明,张明,嵇文路,孙昕杰,罗兴,兰岚,顾伟. 电网技术. 2017(12)
[3]快速LDU三角分解法的研究[J]. 席小青,陆节涣,庄广宇,陈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7(10)
[4]快速LR三角分解法[J]. 罗仁露,席小青,陆节涣,陈恳.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6(03)
[5]基于方向性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的有源配电网无功优化[J]. 王树洪,邵振国. 电气技术. 2016(05)
[6]基于动态潮流的网损微增率算法[J]. 范展滔,郑浩,赵晋泉,黄凯. 南方电网技术. 2016(02)
[7]交直流混联系统节点网损微增率算法[J]. 常鲜戎,李衍孜. 电网技术. 2016(04)
[8]各种三角分解法计算特性的分析比较[J]. 席小青,罗仁露,汪亚茜,陈恳.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5(06)
[9]地区电网调度运行中无功优化技术的研究[J]. 杨东红.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22)
[10]三种直角坐标牛顿潮流算法的收敛性比较[J]. 祁志远,肖仕武.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博士论文
[1]电力市场环境下无功定价及无功优化模型研究[D]. 崔勇.华北电力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有源配电系统分布式无功优化控制研究[D]. 陈明.东南大学 2017
[2]交直流混联系统网损计算及无功优化研究[D]. 李衍孜.华北电力大学 2016
[3]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在经典法中的应用[D]. 汪亚茜.南昌大学 2015
[4]电力系统优化经典算法的研究[D]. 刘单.南昌大学 2015
[5]经典法与遗传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 徐谱府.南昌大学 2013
[6]基于混合编码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动态无功优化研究[D]. 杜剑行.华北电力大学 2013
[7]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与算法的研究[D]. 李伟.南昌大学 2012
[8]无功优化计算中修正方程降维及降损分布研究[D]. 张亮平.华北电力大学 2011
[9]基于层次聚类法和蚁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D]. 周鑫.重庆大学 2011
[10]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模型与算法的研究[D]. 唐俊娥.南昌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38445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7.1各种网损微增率方法IEEE-118节点系统的有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结果对比??
?60??节点编号??图7.1各种网损微增率方法IEEE-118节点系统的有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结果对比??0.2??彳?AMM-R??网?〇.i?\?r?\????损?,?/?.?:??增???.?-??率-0.1?、\y?\?A?I??y?V'i??-0.2????0?10?20?30?40?50?60??节点编号??图7.2各种网损微增率方法IEEE-118节点系统的无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结果对比??以上两图直观地展示了?IEEE-118节点各种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算出的有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和无功网损对无功功率的微增率的数值分布和变化趋??势。就导纳矩阵法而言,根据直角坐标形式与极坐标形式得出的数值折线重合??度较高,且数值折线的波动较小,数值的绝对值更趋近于零;就雅可比矩阵法??而言,不但数值折线波动极大,且数值的绝对值也相较于零而存在偏差;就万〃??矩阵法而言,数值折线变化趋势大体与雅可比矩阵法相近,且数值的绝对值也??58??
?1找??图7.3各种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优化前后时间对比??结合表7.2和图7.3可以看出:在计算速度方面,不考虑优化的矩阵法明??显快于传统的雅可比矩阵法,并与导纳矩阵法大致相当,而考虑优化的5〃矩阵??法不仅明显快于优化后的雅可比矩阵法,还略快于优化后的导纳矩阵法。在优??化效率方面,导纳矩阵法与忍〃矩阵法相差不大,雅可比矩阵法则最低,且随着??节点数的增加,雅可比矩阵法在优化效率上的劣势相比前两者越来越明显。??上述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各有优劣,仍需进行无功优化以进一步对比分析。??7.4小结??本节列出了?IEEE-14节点系统中导纳矩阵法、雅可比矩阵法以及V矩阵法??得出的计算数值,并将IEEE-118节点系统中各个无功网损微增率算法得出的计??算数值构成了线状图,对各算法在数值上进行了直观的比较,得出了其中差异。??同时详细列出了导纳矩阵法、雅可比矩阵法以及5〃矩阵法优化前后的时间数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斯消元法计算技巧的研究及应用[J]. 万新儒,刘单,邵尉哲,陈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8(04)
[2]基于等网损微增率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无功优化方法[J]. 王勇,陈明,张明,嵇文路,孙昕杰,罗兴,兰岚,顾伟. 电网技术. 2017(12)
[3]快速LDU三角分解法的研究[J]. 席小青,陆节涣,庄广宇,陈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7(10)
[4]快速LR三角分解法[J]. 罗仁露,席小青,陆节涣,陈恳.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6(03)
[5]基于方向性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的有源配电网无功优化[J]. 王树洪,邵振国. 电气技术. 2016(05)
[6]基于动态潮流的网损微增率算法[J]. 范展滔,郑浩,赵晋泉,黄凯. 南方电网技术. 2016(02)
[7]交直流混联系统节点网损微增率算法[J]. 常鲜戎,李衍孜. 电网技术. 2016(04)
[8]各种三角分解法计算特性的分析比较[J]. 席小青,罗仁露,汪亚茜,陈恳.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5(06)
[9]地区电网调度运行中无功优化技术的研究[J]. 杨东红.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22)
[10]三种直角坐标牛顿潮流算法的收敛性比较[J]. 祁志远,肖仕武.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博士论文
[1]电力市场环境下无功定价及无功优化模型研究[D]. 崔勇.华北电力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有源配电系统分布式无功优化控制研究[D]. 陈明.东南大学 2017
[2]交直流混联系统网损计算及无功优化研究[D]. 李衍孜.华北电力大学 2016
[3]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在经典法中的应用[D]. 汪亚茜.南昌大学 2015
[4]电力系统优化经典算法的研究[D]. 刘单.南昌大学 2015
[5]经典法与遗传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 徐谱府.南昌大学 2013
[6]基于混合编码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动态无功优化研究[D]. 杜剑行.华北电力大学 2013
[7]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与算法的研究[D]. 李伟.南昌大学 2012
[8]无功优化计算中修正方程降维及降损分布研究[D]. 张亮平.华北电力大学 2011
[9]基于层次聚类法和蚁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D]. 周鑫.重庆大学 2011
[10]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模型与算法的研究[D]. 唐俊娥.南昌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38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43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