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聚光太阳能驱动CO 2 动力循环的系统集成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1-12-11 17:40
  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是我国首要发展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之一,当前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多采用蒸汽朗肯循环,循环初温低、集热面积大,太阳能发电效率低。为实现太阳能热功高效转换,变革现有聚光太阳能热转功动力循环,探索灵活、稳定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当前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迫切需求。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压缩功耗低、循环效率高,利用CO2动力循环取代蒸汽朗肯循环用于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有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热功转换的潜力。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BT151005)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No.KFZD-SW-418),针对聚光太阳能高效热功转换,开展聚光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的集成机理、CO2动力循环的系统集成与循环关键过程实验验证等研究工作。基于能量转化过程的热力学特性,构建了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2循环的热力学模型,探究系统性能与关键参数的关系,确定系统的集成原则,并针对超临界CO2动力循环进行关键过程实验验证。从工质的物性出发,分析CO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聚光太阳能驱动CO 2 动力循环的系统集成与方法


超临界CO2简单回热循环流程图

超临界


第1章绪论3图1.2超临界CO2再压缩循环Figure1.2ThelayoutofsupercriticalCO2recompressioncycle在再压缩循环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压缩功耗,多种循环方式被提出[5]。部分冷却循环,如图1.3(a)所示,是一种采用两级压缩中间冷却的再压缩循环,相比于再压缩循环而言,在LTR高温侧出口与分离点之间增设预冷装置和预压缩机,使压缩机耗功进一步减少。同样,中间冷却循环也是再压缩循环的一种变形,如图1.3(b)所示,该循环是在分流后主压缩部分采用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方式,从而进一步降低压缩功耗。(a)(b)图1.3超临界CO2循环流程图(a)超临界CO2部分冷却循环(b)超临界CO2中间冷却循环Figure1.3ThelayoutofsupercriticalCO2cycle(a)supercriticalCO2partialcoolingcycle,(b)supercriticalCO2intercoolingcycle超临界CO2循环与蒸汽朗肯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等其他循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超临界CO2循环的工质为CO2,其临界点易于达到,在临界点附近超临界状态兼具液体和气体特性,化学性质稳定。CO2的临界参数(7.38Ma,31oC)低于水的临界参数(22.06MPa,374oC),当压力和温度值均高于临界参数时,工质即为超临界状态;在临界点附近,超临界CO2的密度大,压缩功耗低,具有液体特性,同时其粘度小,扩散性强,在循环中没有相变,又具备气体性质;此外,超临界CO2还具有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征[6]。(2)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效率较高。当循环的透平入口温度达到550oC

超临界,循环流程


第1章绪论3图1.2超临界CO2再压缩循环Figure1.2ThelayoutofsupercriticalCO2recompressioncycle在再压缩循环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压缩功耗,多种循环方式被提出[5]。部分冷却循环,如图1.3(a)所示,是一种采用两级压缩中间冷却的再压缩循环,相比于再压缩循环而言,在LTR高温侧出口与分离点之间增设预冷装置和预压缩机,使压缩机耗功进一步减少。同样,中间冷却循环也是再压缩循环的一种变形,如图1.3(b)所示,该循环是在分流后主压缩部分采用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方式,从而进一步降低压缩功耗。(a)(b)图1.3超临界CO2循环流程图(a)超临界CO2部分冷却循环(b)超临界CO2中间冷却循环Figure1.3ThelayoutofsupercriticalCO2cycle(a)supercriticalCO2partialcoolingcycle,(b)supercriticalCO2intercoolingcycle超临界CO2循环与蒸汽朗肯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等其他循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超临界CO2循环的工质为CO2,其临界点易于达到,在临界点附近超临界状态兼具液体和气体特性,化学性质稳定。CO2的临界参数(7.38Ma,31oC)低于水的临界参数(22.06MPa,374oC),当压力和温度值均高于临界参数时,工质即为超临界状态;在临界点附近,超临界CO2的密度大,压缩功耗低,具有液体特性,同时其粘度小,扩散性强,在循环中没有相变,又具备气体性质;此外,超临界CO2还具有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征[6]。(2)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效率较高。当循环的透平入口温度达到550o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在钠冷快堆中的应用综述[J]. 王绩德,冯岩,韩东江.  核科学与工程. 2019(02)
[2]超临界CO2及其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热力学分析[J]. 郭嘉琪,王坤,朱含慧,何雅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4)
[3]应用于钠冷快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J]. 张振兴,武林林.  硅谷. 2014(10)

博士论文
[1]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热化学互补高效利用系统集成与方法[D]. 白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6
[2]聚光太阳能与热化学反应耦合的发电系统研究[D]. 王艳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5

硕士论文
[1]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燃煤流化床锅炉的构型研究[D]. 李平姣.东南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35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535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0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