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电网分区策略关键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2:03

  本文关键词:电网分区策略关键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多馈入直流落点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是大型受端电网面临的重大技术难点与关键问题。电网分区运行是提高安全稳定性、降低电网大面积停电风险的一种途径。分区方式的选择、分区方案的制定以及分区方案的评价是电网分区策略的三个关键问题。因此,本文根据以上三个关键问题对电网分区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电网冲击吸收器和故障限流器的仿真模型,并在PSS/E仿真平台中进行了建模。在测试系统中仿真验证了电网冲击吸收器各外环控制环节的有效性和故障限流器对交流故障的隔离作用。2)研究了不同分区方式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搭建的电网冲击吸收器和故障限流器模型,在四机简化系统中分析了柔性直流分区和故障限流器动态分区两种分区方式对系统的影响和内在的物理机理。其次,分别将背靠背传统直流分区技术、背靠背柔性直流分区技术和故障限流器动态分区技术应用于实际大型受端电网,研究了分区前后系统性能的变化,比较了不同分区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分区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价值。3)研究了柔性直流分区方案制定的一种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法对多直流馈入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柔性直流分区方案制定的两个基本原则。其次,为寻找柔性直流电网分区的目标方案,提出了基于多直流落点相互作用因子的直流分区方法。最后,将直流分区方法应用于实际大型受端电网,制定了目标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研究了柔性直流分区方案的一种评价方法。首先,依据多直流馈入系统的三个稳定性问题,相应地提出了多直流落点相互作用因子、多直流落点有效短路比、频率偏差因子三个评价指标。其次,建立了“线性加权和模型”求解该多目标决策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多直流落点系统稳定性的电网直流分区方案评价选择方法。最后,分别以四机系统和实际电网为例,对柔性直流分区目标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得到最优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网分区 多直流落点系统 分区方式比较 分区方法 分区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27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12-15
  • 1.2.1 受端系统稳定性提升措施12-13
  • 1.2.2 电网冲击吸收器13
  • 1.2.3 故障限流器13-15
  • 1.3 论文主要工作15-17
  • 第2章 电网分区装置仿真模型搭建17-26
  • 2.1 引言17
  • 2.2 电网冲击吸收器建模17-24
  • 2.2.1 电压源换流器基频数学模型17-18
  • 2.2.2 直流侧机电暂态数学模型18-19
  • 2.2.3 内外环控制器19
  • 2.2.4 模型使用流程19-20
  • 2.2.5 模型测试算例20-24
  • 2.3 故障限流器建模24-25
  • 2.3.1 模型工作逻辑24
  • 2.3.2 模型测试算例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电网分区方式研究26-50
  • 3.1 引言26
  • 3.2 分区技术机理研究26-35
  • 3.2.1 柔性直流分区技术机理分析26-31
  • 3.2.2 故障限流器动态分区技术机理分析31-35
  • 3.3 各分区方式比较35-48
  • 3.3.1 不同电网分区方式概述35-37
  • 3.3.2 不同分区方式电网性能计算37-43
  • 3.3.3 加装STATCOM提高系统稳定性43-48
  • 3.4 本章小结48-50
  • 第4章 柔性直流分区原则与分区方法研究50-63
  • 4.1 引言50-51
  • 4.2 多直流馈入系统建模和描述指标51
  • 4.3 分区原则研究51-53
  • 4.3.1 联络线阻抗对系统的影响52-53
  • 4.3.2 等效电源阻抗对系统的影响53
  • 4.4 基于多直流落点相互作用因子直流分区方法53-61
  • 4.4.1 选择候选方案55-56
  • 4.4.2 确定目标方案56-57
  • 4.4.3 直流分区算例57-61
  • 4.5 本章小结61-63
  • 第5章 柔性直流分区评价方法研究63-80
  • 5.1 引言63-64
  • 5.2 多直流落点系统稳定性问题64-65
  • 5.2.1 多直流发生换相失败问题64
  • 5.2.2 直流换相失败后系统恢复问题64-65
  • 5.2.3 直流闭锁问题65
  • 5.3 直流分区方案评价指标65-67
  • 5.3.1 多直流落点相互作用因子65-66
  • 5.3.2 多直流落点有效短路比66
  • 5.3.3 频率偏差因子66-67
  • 5.4 线性加权和模型67-70
  • 5.4.1 模型概述67-69
  • 5.4.2 权重系数的确定69-70
  • 5.5 直流分区方案评价选择流程70-71
  • 5.6 方案选择算例71-79
  • 5.6.1 四机多直流馈入系统算例71-76
  • 5.6.2 实际多直流馈入系统算例76-79
  • 5.7 本章小结79-80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0-82
  • 6.1 全文总结80-81
  • 6.2 研究工作展望81-82
  • 参考文献82-86
  • 附录86-89
  • 作者简介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丽霖;连美霞;;±800kV奉贤换流站的结构与功能特点[J];电气技术;2011年12期

2 ;认真专心的劲——鹅城换流站现场掠影[J];湖南电力;2013年05期

3 刘环;邹金强;;向着更高目标前行——郑州换流站创建标准工艺示范工地纪实[J];国家电网;2013年08期

4 周军;天生桥换流站前期工程竣工[J];水力发电;1999年03期

5 李书勇;王远游;张海凤;孙睿;黄俊波;;基于数据集中的换流站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J];电力信息化;2007年06期

6 苏炜;胡文华;;华新换流站设计特点和经验总结[J];电力建设;2007年11期

7 王大为;;关于换流站建设工期的合理安排[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3期

8 许斌;曾静;;±800kV复龙换流站设计特点介绍[J];电力建设;2008年04期

9 张亚萍;;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华新换流站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08年04期

10 梁旭明;常乃超;;数字化智能换流站[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敏;李正然;陈岭;;金沙江一期工程换流站规划选站的建议[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王建中;;±800kV奉贤换流站的结构与功能特点[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彭姗;;《换流站噪声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以天山(哈密南)换流站为例[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4 姜在秀;王佐民;;换流站噪声治理方案论证[A];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颖瑾;张丽丽;;±660kV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设计特点[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李颖瑾;张丽丽;;±660kV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设计特点[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7 宋臻吉;陈大庆;刘冬;孙洗凡;;±660kV胶东换流站交流场“中开关”联锁控制逻辑介绍及改进建议[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陈大庆;宋臻吉;刘冬;孙洗凡;;±660kV胶东换流站110V低压直流系统环网故障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宋臻吉;陈大庆;刘冬;孙洗凡;;±660kV胶东换流站交流场“中开关”联锁控制逻辑介绍及改进建议[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袁志文;;换流站非电量测量及计量校验[A];08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升;运行公司派员检修属地化换流站[N];国家电网报;2012年

2 张厚林;亚洲最大换流站建成投运[N];华东电力报;2003年

3 黄忠明;四川德阳换流站单极成功升压[N];华中电力报;2009年

4 李俊洲 单小平;黑河换流站排查地质灾害隐患[N];国家电网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明;海拔最高换流站的中国“心”[N];中国工业报;2012年

6 记者 姚彤 王永飞;哈密南±800千伏换流站低压系统进入验收[N];新疆日报(汉);2013年

7 王永刚;同里换流站交流场地完成基础施工[N];国家电网报;2011年

8 记者 刘文硕 通讯员 郑永生 赵权 何青;世界最高海拔换流站吊装阀厅[N];国家电网报;2011年

9 卢亚军;拉萨换流站完成第二阶段站系统调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10 刘环 刘宝宏 何海游;以标准化工艺建成精品换流站[N];国家电网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磊;高压直流换流站阀系统宽频建模与电磁骚扰特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2 孙海峰;换流站换流系统的宽频电路建模方法和应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星海;换流站关键电气设备过电压分析及绝缘故障检测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张翌晖;全控直流输电新型拓扑方案探索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海荣;交流系统故障时VSC-HVDC系统的控制与保护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广凯;VSC-HVDC系统及其在电网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逸超;换流站近区故障特性及其对安全稳定装置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连欢;换流站交流滤波器运行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黄晨;换流站阀水冷系统保护分析及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岩;分布式光伏直流电源及其换流站功率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5 金阳忻;直流配网电压控制及电压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程斌杰;电网分区策略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彭博;灵宝换流站稳态运行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8 施俊成;换流站高压直流母线电压的非接触式测量[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万保权;换流站与变电站监控系统抗干扰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10 陈思舟;高压直流换流站声场建模及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电网分区策略关键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9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6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