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6-03 15:05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简称PMSM)具有功率因数高、效率高、结构简单、价格合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领域,但PMSM也是一个非线性、参数摄动、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对控制算法要求较高。然而,现代控制算法的控制性能往往过多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经典控制算法又难以获得很高的伺服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控制器,自抗扰控制技术(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简称ADRC)既综合了经典PID控制器的优点,又融入了现代控制理论的设计方法。本文针对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抗扰性能和控制精度问题,将ADRC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有效地提高了伺服系统性能。本文首先基于矢量坐标变换与电压空间矢量的定义,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两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磁场定向控制策略下,以id=0作为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控制方式,搭建了速度、电流双闭环PMSM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为ADRC控制器与PI控制器提供仿真平台。然后,引出ADRC技术,以克服PID控制中快速性与超调量之间的矛盾,解决抗扰能力不足和控制精度不高这些问题。通过介绍ADRC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理论分析与仿真佐证,从理论的角度说明了ADRC可以提高PMSM控制系统性能的可行性,为后面的计算机仿真打下基础。此后,为验证ADRC控制系统无超调控制、抗扰能力强和控制精度高的特征,本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将ADRC和PI控制器分别应用于PMSM交流调速系统,并进行了空载启动,带载启动,突然加、减常值负载,加减速、正反转和突加随机负载扰动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ADRC控制系统中,扩张状态观测器起到了准确观测系统扰动的作用,并通过扰动补偿环节有效减小了扰动对系统的影响。与PI控制系统相比,基于ADRC算法的PMSM调速系统的速度响应不仅具有更佳的抗扰性能和更高的控制精度,而且在无超调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响应。最后,在完成理论研究和仿真验证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TMS320F28335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实验平台。详细阐述了系统中各部分的软、硬件设计,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比较。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在PMSM调速系统中,ADRC控制器不仅可以直接替代PI控制器,而且能够取得更优的控制性能,为进一步将ADRC算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自抗扰控制器 永磁同步电机 PlD控制器 TMS320F28335 矢量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341;TP27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19
  • 1.1 课题来源14
  • 1.2 永磁同步电机简介14
  • 1.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14-15
  • 1.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国内外研究概况15-17
  • 1.4.1 现代控制理论的引入15-16
  • 1.4.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16-17
  • 1.4.3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17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17-18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8
  • 1.6 本章小结18-19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仿真模型19-36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其矢量坐标变换19-23
  • 2.1.1 常用坐标系和坐标变换20-21
  • 2.1.2 不同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21-23
  • 2.2 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空间矢量控制23-30
  • 2.2.1 空间矢量定义23-24
  • 2.2.2 电压与磁链空间矢量的关系24-25
  • 2.2.3 三相逆变器与旋转磁场的产生25-26
  • 2.2.4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实现26-30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30-35
  • 2.3.1 i_(?)=0控制策略下伺服系统工作原理30-31
  • 2.3.2 速度、电流双闭环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结构31-32
  • 2.3.3 各功能模块搭建32-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控制系统仿真研究36-57
  • 3.1 PID控制技术简介36-38
  • 3.1.1 PID控制器基本形式36-37
  • 3.1.2 PID控制器优缺点及改进方法37-38
  • 3.2 自抗扰控制技术38-45
  • 3.2.1 跟踪微分器39-40
  • 3.2.2 扩张状态观测器40-43
  • 3.2.3 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43
  • 3.2.4 扰动估计的补偿43-44
  • 3.2.5 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调整规律44-45
  • 3.3 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控制器设计45-48
  • 3.3.1 速度环ADRC控制器设计45-46
  • 3.3.2 电流环ADRC控制器设计46-48
  • 3.4 速度、电流双闭环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48-50
  • 3.4.1 基于PI算法的双闭环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48-49
  • 3.4.2 基于ADRC算法的双闭环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49-50
  • 3.5 ADRC和PI控制系统运行性能分析50-56
  • 3.5.1 空载启动及突加常值负载性能分析50-52
  • 3.5.2 带负载启动性能分析52-54
  • 3.5.3 加减速、正反转性能分析54-55
  • 3.5.4 抗扰性能分析55-56
  • 3.6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软硬件设计57-74
  • 4.1 系统硬件概述57-63
  • 4.1.1 TMS320F28335芯片简介57
  • 4.1.2 电机选型57-58
  • 4.1.3 电流采样电路58-59
  • 4.1.4 编码器接口电路59-61
  • 4.1.5 故障检测及处理电路61-63
  • 4.2 系统软件设计63-73
  • 4.2.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63-65
  • 4.2.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65-66
  • 4.2.3 电流采样子程序设计66-69
  • 4.2.4 速度测量子程序设计69-71
  • 4.2.5 ADRC控制器程序设计71-73
  • 4.3 本章小结73-74
  • 第五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调试及实验分析74-83
  • 5.1 系统硬件平台搭建74-75
  • 5.2 开发环境和控制器参数设置75-77
  • 5.3 实验与结果分析77-82
  • 5.4 本章小结82-83
  • 总结与展望83-85
  • 参考文献85-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9-91
  • 致谢91-92
  • 附录一92-93
  • 附录二93-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Chunzhe ZHAO;Yi HUANG;;ADRC BASED INPUT DISTURBANCE REJECTION FOR MINIMUM-PHASE PLANTS WITH UNKNOWN ORDERS AND/OR UNCERTAIN RELATIVE DEGREES[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2012年04期

2 陈家伟;陈杰;陈冉;陈志辉;龚春英;严仰光;;变速风力发电机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21期

3 崔成吉;狄艳军;;基于PLC的伺服驱动系统设计[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8期

4 刘楚辉;;自适应控制的应用研究综述[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年01期

5 邱东强,涂亚庆;神经网络控制的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樊明迪;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杨建飞;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嘉伟;基于自抗扰和分数阶PD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彭科;柔性梁系统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3 卢彬芳;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王世琛;合股机张力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5 周涛;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矢量控制技术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徐文伟;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崔晓光;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敖杰;基于TMS320LF2406A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周恒;基于空间矢量PWM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向真;自抗扰控制及其在一类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18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