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迁移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表征
本文关键词:一种高迁移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表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中等带隙共轭聚合物,聚[N-(2-己基癸基)-2,2'-二噻吩-3,3'-二甲酰亚胺-交替共聚-5,5-(2,5-双(3-癸氧基噻吩)-2-噻吩基)-噻吩)](PBTI3T-O),其光谱吸收覆盖波长从400 nm到720 nm,具有较宽的吸收范围,同时易溶于氯苯溶剂,利于溶液加工。PBTI3T-O与[6,6]-苯基-C71-丁酸异甲酯(PC71BM)复合薄膜的空穴迁移率为5.90×10-3cm2/(V·s),该迁移率高于其它大部分聚合物电池给体材料。由于PBTI3T-O较高的空穴迁移率,基于PBTI3T-O/PC71BM的器件在活性层厚度为237 nm时,效率可以达到5.56%。即使活性层膜厚进一步增加到约300 nm时,器件的效率仍能够保持其最高器件效率的97%,可见其具有在大面积加工工艺中的应用潜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D-A型共聚物 活性层 厚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574132,21504090)~~
【分类号】:TQ317;TM914.4
【正文快照】: 在过去的十年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olymer solar cells,PSCs)因其低成本、质量轻、柔性和易大面积加工等优点引起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1-3]。目前,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活性层主要是由聚合物给体和富勒烯衍生物受体共混构成的体相异质结结构。聚合物给体材料主要通过分子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其威,叶明华;球形颗粒催化剂的有效活性层[J];化工学报;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储成林;林萍华;董寅生;郭大勇;周俊;;医用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层的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樊星;活性层的处理对聚合物电池性能改善及其机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杜海亮;活性层掺杂及阴极修饰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张小舟;PPV衍生物/ZnO复合体系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贾骏;导电高分子PPy构建种植体表面电生物活性层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薛丽丽;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结构、形貌及光伏性能[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基于硅纳米柱阵列的杂化太阳能电池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朱冰洁;染料掺杂活性层对聚合物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3 万志芳;基于离散元法的炭素回转窑颗粒流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李娜;不同活性层配比对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3年
5 郝志红;透明导电膜与活性层界面特性对PSCs性能影响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史江波;活性层掺杂技术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机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7 韩凌洁;活性层修饰对P3HT:PCBM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3年
8 赵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及极性可变的钙钛矿光伏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刘懿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层调控与活性层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孙璐;活性层掺杂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一种高迁移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表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4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