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直流外绝缘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海拔直流外绝缘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海拔直流外绝缘问题一直是制约高海拔地区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的技术难题。为此,依托昆明特高压实验室在实际高海拔条件下,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800 k V全尺寸悬式和支柱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以及典型电极和±800 k V直流线路塔头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条件下,随着线路悬式复合绝缘子和换流站支柱绝缘子串长的增加,其50%污秽耐受电压均成线性增加关系;随着典型长空气间隙和±800 k V直流线路塔头间隙距离的增大,其50%雷电冲击和直流放电电压均成线性增加。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高海拔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的设计和复合绝缘子产品的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直流外绝缘 绝缘子 空气间隙 降雨试验 酸雨试验 山火试验
【分类号】:TM855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更大范围实现能源优化配置的国家能源战略的推进,西部高原区域能源开发和向东部负荷集中区域的远距离输电方式正逐步成为能源平衡的重要选择。研究高海拔环境条件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实现外绝缘优化配置,减少输电走廊的资源占用和环境影响仍是直流输电的重要研究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德蓉;刘启俊;;发电机空气间隙对横差电流的影响[J];四川电力技术;2010年06期
2 蒋兴良;奚思建;刘伟;袁耀;杜勇;肖丹华;;降雨对棒-板(棒-棒)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杨占刚;舒立春;蒋兴良;胡琴;邱宗奎;;地表紫外辐射对棒-板空气间隙工频放电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3年06期
4 ;发电机空气间隙监测装置演示现场会在葛洲坝举行[J];水电站机电技术;1989年02期
5 耿翠英;陈守聚;刘莘昱;吕中宾;杨晓辉;朱华;;降雨对空气间隙工频闪络电压影响的试验研究[J];高压电器;2009年01期
6 孙会军;安纯前;冯建伟;;电击武器空气间隙放电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年01期
7 汪志俊;架空绝缘地线空气间隙的选择[J];高电压技术;1983年01期
8 殷保廉,王都;空气间隙的正极性操作冲击波强度的试验研究[J];高压电器;1986年04期
9 周龙武;蒋兴良;胡建林;袁耀;向泽;王尧玄;;试验方法对棒-棒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的影响[J];电瓷避雷器;2013年04期
10 汪吉健;青藏铁路海拔4000m以上短空气间隙修正研究[J];冰川冻土;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小建;李锐海;文华;段一雄;;空气间隙在高海拔的直流放电特性[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冉学彬;杨庆;董岳;罗大庆;;鸟粪影响下的紧凑型塔窗—导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纪新元;;±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空气间隙选择研究[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玉良;;发电机空气间隙在线监测技术在三峡右岸电站的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毅;燕桂新;梅昕;;CAD与数字摄影的电流和空气间隙法的应用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晋;;高海拔地区的短空气间隙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研究[A];青藏铁路运营管理及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耀;短空气间隙暴雨击穿特性与放电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曹晶;高海拔换流站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及海拔修正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降雨对棒—板短空气间隙直流放电影响的仿真及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黄俊;自然雾中棒板短空气间隙放电特性与放电机理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3 林浩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大气参数对空气间隙外绝缘影响的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于亮;低气压下110kV系统棒-板空气间隙冲击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王军;低气压下棒—板空气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及校正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胡新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空气间隙和绝缘配合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吴亮;沙尘环境下空气间隙和平板模型沿面放电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孙利朋;棒—板空气间隙淋雨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王传利;空气间隙小耦合装药爆破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永娟;U玻芯材PET空气间隙结构的保温性能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海拔直流外绝缘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4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