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规模化光伏并网发电的主动配电网不确定性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规模化光伏并网发电的主动配电网不确定性规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能源供应的紧缺刺激电力市场要朝着高效、灵活、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进步解决了分布式电源在中压配电网的并网运行问题,但是配电网仍然存在一次网架薄弱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主动配电网(ADN)是通过使用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来管理潮流,以便对局部的分布式能源(DER)进行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的配电系统。其目的是加大配电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提升配电网资产的利用率、延缓配电网的升级投资,以及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论文首先引入分布式光伏可信出力的概念,提出规划区内两种分布式光伏可信容量的计算方法,为主动配电网提供基础数据,然后分析了负荷特性;建立起“变电站-网架-分布式光伏”的不确定规划模型,该过程基于上一步的调研数据,采用遗传算法,以整体规划费用最低为目标,主要包括变电站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网架的投资费用,网架的运行费用(即网损折算费用),可靠性风险费用以及因设备利用率提高节省的费用等,也包括各项系统约束,最终优化得到的结果包括整个配电网规划地区的网架布局、变电站拟建容量和分布式光伏的安装位置,奠定了整个主动配电网规划的基础。最后综合配网规划,配网规划的投资是随着光伏渗透率的升高逐渐降低,也即可以寻找当前规划地区的最佳光伏渗透率。本文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配电网网络规划和光伏电源规划的计算方法可行性,光伏电源的规划结果显示其接入位置偏向于分散接入,且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能够降低网络损耗并具有较高的环保性;通过实例对规划算法进行分析与验证,以经济最优,分别对PV的分布位置,网架的结构进行遗传优化;最后对不同光伏渗透率下的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费用、线路扩建费用、可靠性折算费用以及网损折合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配电网建设的总投资费用不断下降,验证了规划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 网损 可信出力 主动配电网 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15;TM6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 论文研究内容13-15
- 第2章 分布式光伏出力特征与可信容量计算15-24
- 2.1 引言15-16
- 2.2 PV可信容量常规计算模型16-18
- 2.2.1 概率性计算模型17
- 2.2.2 确定性计算模型17-18
- 2.3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备用容量的影响18
- 2.4 分布式光伏可信容量计算18-22
- 2.4.1 理论计算方法:基于理论模型19-21
- 2.4.2 工程计算方法:基于实测数据21-22
- 2.5 本章小结22-24
- 第3章 适合于主动配电网规划的负荷特性24-42
- 3.1 引言24
- 3.2 负荷预测概述24-25
- 3.3 主要的负荷特性指标25
- 3.4 典型场景的负荷特性曲线25-34
- 3.4.1 工业日负荷曲线25-32
- 3.4.2 农业负荷曲线32-33
- 3.4.3 商业负荷曲线33-34
- 3.4.4 城乡居民典型日负荷曲线34
- 3.5 典型负荷场景及光伏影响34-41
- 3.6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 主动配电网不确定规划数学模型42-56
- 4.1 引言42-43
- 4.2 遗传算法简介43-46
- 4.3 整体程序设计46-47
- 4.4 不含分布式光伏位置优化的不确定规划模型47-50
- 4.4.1 目标函数47-49
- 4.4.2 约束条件49-50
- 4.5 含分布式光伏位置优化的不确定规划模型50-51
- 4.5.1 目标函数50
- 4.5.2 约束条件50-51
- 4.6 主动配电网的整体规划流程51-54
- 4.7 本章小结54-56
- 第5章 不确定规划算法实例与分析验证56-85
- 5.1 仿真示例介绍56-58
- 5.2 仿真场景分析58-82
- 5.2.1 不含光伏情况58-61
- 5.2.2 5%光伏渗透率61-65
- 5.2.3 10%光伏渗透率65-69
- 5.2.4 15%光伏渗透率69-73
- 5.2.5 20%光伏渗透率73-77
- 5.2.6 25%光伏渗透率77-82
- 5.3 不同光伏渗透率的对比82-84
- 5.4 本章小结84-85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5-87
- 6.1 结论85-86
- 6.2 展望86-87
- 参考文献87-9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珂,连鸿波;电力市场概率网损分析[J];华东电力;2005年09期
2 张勇军;翟伟芳;林建熙;;分布式发电并网的网损影响评价指标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年13期
3 刘长义,柳进,潘毅,柳焯;高峰运行模式下动态优化调度的网损修正[J];电网技术;2002年11期
4 乔振宇,陈学允,张粒子,于尔铿,杨以涵;基于电流共轭的转运网损成本分摊方法[J];电网技术;2003年02期
5 张国良,许建安;负荷不对称对低压网损的影响分析[J];水利科技;2004年03期
6 朱晟,侯志俭;基于网损微增的发电量偏离经济补偿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年01期
7 陈宇晨;曹敏年;翟海青;赵岩;侯昀;;发电偏离电量的网损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吴国尚;吴杰康;陈国通;张宏亮;;传输阻塞和网损的最优分摊模型[J];华北电力技术;2007年09期
9 刘宏伟;王震峰;王宇庭;;转运服务中附加网损的分摊计算[J];华东电力;2008年06期
10 周登波;严正;杨建林;;一种求解网损因子的新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晔;;网损在线监测系统的分析方法[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2 蔡惠平;;考虑网损的节点成本分析[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晔;;网损在线监测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09年
4 林成;孙斌;周川梅;熊小伏;朱继忠;陈星田;;安全约束条件下煤耗及网损综合最优的计算方法研究[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郭莉;界金星;李继华;林勇;张钦义;;电力网网损管理及理论计算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名建;;浅谈降低网损的一些基本技术措施[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7 邱忠坊;;电网大系统的最优化研究[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王正风;汤伟;吴昊;谢大为;;论等耗量微增率和等网损微增率与最优潮流的关系[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李红梅;徐建源;;配电网网损动态 静态算法比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徽淮北供电公司总经理 姬书军;网损一体化系统诱发管理蝶变[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记者 张建峰;油田高效节能防盗电系统在华北油田成功实施[N];中国信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华;考虑规模化光伏并网发电的主动配电网不确定性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帅勇;基于耗散功率转归分量的网损结算盈余分摊[D];湖南大学;2009年
3 王珂;电力市场概率网损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4 陈卫敏;变压器计算模型对网损修正公平性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纪晓葵;基于电功率物理分布的网损理论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6 黄泽荣;基于耗散功率转归分量的节点电价网损修正[D];湖南大学;2009年
7 李洪生;基于电力市场的概率潮流分析和网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高菱;基于独立性网损微增率和环境成本的节能发电调度[D];湖南大学;2010年
9 卢桥;基于简化约束下的原始潮流模型及其网损优化条件分析[D];广西大学;2014年
10 金昌平;以网损积分最小为目标的配网组网方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考虑规模化光伏并网发电的主动配电网不确定性规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8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