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象山地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6:04

  本文关键词:象山地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方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节能减排已然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配电网线损进行分析,从技术、管理方面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降损措施。配电网线损的计算为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设备优化、负荷调配以及提高电网经济效益和稳定性有着关键作用。本文将总结国内外在配电网线损计算方面相关研究及发展方向,从工作实际出发,在介绍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与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电网进行线损计算、分析和研究,计算案例全部采用实际系统参数和实际运行数据,通过实际应用证明提出的分析方法和降损措施能有效地起到降损作用,降低供电成本,对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效益具有明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象山地区配电网为例,介绍了该地区的配电网的分布、负荷等实际情况,并对该地区的电网负荷进行分析指出配电网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实测代表日的电网实际数据,对配电网的线损进行分析,最后,从象山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合理的降损方案。
【关键词】:线损 电能损耗 理论计算 降损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配电网理论线损概述及研究现状10-12
  • 1.2.1 线损和线损率10
  • 1.2.2 线损的分类10-12
  • 1.3 现实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12
  • 1.4 本文工作12-13
  • 1.5 本章小结13-14
  • 第2章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介绍14-27
  • 2.1 35kV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简介14-19
  • 2.1.1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16-17
  • 2.1.2 P-Q分解法潮流计算17-18
  • 2.1.3 计算机迭代计算原理18-19
  • 2.2 10kV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简介19-22
  • 2.2.1 等值电阻法19
  • 2.2.2 均方根电流法19-20
  • 2.2.3 平均电流法20-21
  • 2.2.4 电量法21-22
  • 2.2.5 容量法22
  • 2.3 400V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简介22-26
  • 2.3.1 台区损耗率法22-23
  • 2.3.2 电压损失率法23-24
  • 2.3.3 等值电阻法24-25
  • 2.3.4 统计计算法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介绍27-33
  • 3.1 线损管理27-29
  • 3.1.1 用电管理27
  • 3.1.2 电能计量管理27-28
  • 3.1.3 指标考核28-29
  • 3.2 电力网降损技术措施29-32
  • 3.2.1 经济运行29-30
  • 3.2.2 网络改造30-31
  • 3.2.3 无功补偿31-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理论线损的计算机仿真计算与辅助分析33-38
  • 4.1 软件开发思路及解决方法33-34
  • 4.1.1 计算功能33
  • 4.1.2 输出功能33
  • 4.1.3 汇总功能33-34
  • 4.2 软件使用介绍34-37
  • 4.2.1 6-10kV高压线路理论线损计算34-37
  • 4.2.2 其他电压等级的理论线损计算37
  • 4.3 本章小结37-38
  • 第5章 实例计算与分析应用38-50
  • 5.1 象山配电网情况介绍38-40
  • 5.1.1 配电网现状38
  • 5.1.2 象山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38-39
  • 5.1.3 象山配电网线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39-40
  • 5.2 配电网线损计算的基础数据40-42
  • 5.2.1 代表日的选定40-41
  • 5.2.2 负荷实测41
  • 5.2.3 有关资料的准备41-42
  • 5.3 象山县配电网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应用42-48
  • 5.3.1 35kV配电网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应用42-43
  • 5.3.2 10kV配电网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应用43-46
  • 5.3.3 400V低压台区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应用46-48
  • 5.4 本章小结48-5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介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业;杨峰蕾;;如何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分析[J];农村电气化;2009年09期

2 宋奕冰,娄北;基于新的数据处理方式的理论线损计算[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年05期

3 张珂;汪世修;;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创新和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0年02期

4 曹丽琼;赵冬梅;于东明;;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案例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S1期

5 钟贵传;王星华;钱同海;;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综述[J];电工技术;2011年05期

6 马归圣;马成花;;浅谈影响集抄改造台区理论线损计算值的因素[J];农村电工;2012年04期

7 马冠军,侯建军,马殿敏,于红梅,,薛万娟;从一例看理论线损计算的作用[J];农村电气化;1995年07期

8 李占昌,张继庚,程斌,高兴旺;关于“实时──理论线损计算”──一种新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J];农村电气化;1998年07期

9 蔺格晒,王国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青海电力;1999年02期

10 刘成祥;竹节法在低压理论线损计算中的运用[J];大众用电;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贵传;王星华;钱同海;;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综述[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荻;;浅谈电网的节能降耗[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3)[C];2008年

3 赵勇;常鲜戎;张烈勇;吴瑞春;齐超;;基于实时监控系统的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龚淑秋;丁惜瀛;李忠波;;基于10kV理论线损计算的配电网络拓扑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杨丽徙;刘辉;张鸿雁;娄北;李长速;;低压台区理论线损计算中负荷形状系数的模拟修正[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志敏 汪世修 王敬坤;基于PQU曲线的不对称三相低压线损理论计算方法[N];今日信息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芳芳;象山地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海德伦;图形化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郑州大学;2007年

3 芦倩;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在理论线损计算中的应用[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孙继凯;应用优化算法和状态估计的理论线损计算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曹丽琼;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10年

6 邵军;一种理论线损计算的电量潮流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吕欣;基于非完全量测的配电网同期线损计算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林忻;供电公司理论线损计算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王宝卿;基于状态估计的在线理论线损计算[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钟贵传;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象山地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及降损方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94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