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选相及方向元件在风电接入系统中的适应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8 23:08

  本文关键词:选相及方向元件在风电接入系统中的适应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传统选相及方向元件在风电接入系统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传统选相和方向元件均基于故障序分量网络分析,故障期间风电系统正负序阻抗相差较大且幅值远大于常规电网的特点使得风电侧正负序电流分支系数具有较大偏差,从而造成了基于正负序电流分支系数近似相等的传统选相和方向元件并不适用于风电接入系统。PSCAD建模仿真和现场故障录波数据验证了适应性分析结论。最后基于适应性分析结论给出了风电接入系统的选相和方向元件建议。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风电系统 故障特征 选相元件 方向元件 保护适应性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215105)~~
【分类号】:TM61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风电技术的日益完善,风电由最初的分布式接入配电网逐渐转变为大规模集中式接入输电网,风电接入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1]。大规模风电接入系统在故障时产生许多异于传统输电系统的特征,传统继电保护的适应性问题亟须研究[2]。目前已有较多文献研究风电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文涛,索南加乐,付伟,王向兵,李瑞生,张克元;基于波形系数的自适应方向元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8期

2 蔚芳;刘其辉;谢孟丽;张建华;;适应多类型故障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综合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5期

3 张保会;王进;原博;郝治国;黄仁谋;王小立;;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四)——风电场送出线路保护性能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南加乐;刘文涛;陈勇;刘东;焦在滨;;基于R-L模型误差的自适应距离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2期

2 刘凯;李小滨;索南加乐;刘荣;夏经德;;基于故障分量正序电抗的方向元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2期

3 ;Impacts of Large-scale Wind Power Grid Integration on Relay Prot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8期

4 康小宁;杜岩平;索南加乐;宋国兵;张鹏;田宏强;;基于模型误差的自适应方向元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年05期

5 焦在强;;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继电保护问题综述[J];电网技术;2012年07期

6 张保会;张金华;原博;王进;郝治国;;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六)——风电场送出线路距离保护影响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6期

7 张保会;原博;王进;王小立;黄仁谋;吴伟明;;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七)——风电场送出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7期

8 徐海亮;章玮;贺益康;陈建生;;双馈型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要点及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20期

9 沈枢;张沛超;方陈;包海龙;;双馈风电场故障序阻抗特征及对选相元件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5期

10 姚骏;陈知前;李清;余梦婷;周特;赵磊;;不平衡且谐波畸变电网电压下双馈风电系统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薛士敏;特高压输电线路方向纵联保护[D];天津大学;2008年

2 张达敏;基于电流预测控制的多脉波变拓扑相控整流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王伟;电网电压跌落下双馈风电机组运行控制与保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徐海亮;双馈风电变流器的谐振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刘兴茂;基于时频分析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快速保护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双馈风电机组保护与系统保护协调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2 郭飞;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卜凡坤;大型风电场联络线保护的分析及改进[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赵喜;基于RTDS的风电场接入系统线路保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林旭涛;大型风电场对高压电网保护的影响及对策[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陆未;直驱永磁同步风电系统综合协调控制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魏占朋;并网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暂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彭华;同杆并架特高压线路加装串补对线路保护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王耀函;基于实验数据辨识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建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0 王文渊;高串补度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益康;周鹏;;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2 蔚兰;陈宇晨;陈国呈;吴国祥;;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7期

3 张学广;徐殿国;;电网对称故障下基于active crowbar双馈发电机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9年01期

4 贺家李,李永丽,郭征,李斌,董新洲;特高压输电线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一)特高压输电线的结构与运行特点[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3期

5 贺家李,李永丽,李斌,郭征,董新洲;特高压输电线继电保护配置方案(二)保护配置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4期

6 文明浩,陈德树;小矢量算法浅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3期

7 索南加乐,刘文涛,张健康,宋国兵,毛鹏,杨立t

本文编号:495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495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4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