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7-07-06 15:10

  本文关键词: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低温 普冷温区 SF_6替代气体 电气特性 试验系统


【摘要】:由于SF_6液化温度高,而且具有极高的温室效应指数(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其应用逐步得到了限制。为了解决超导输电和极寒地区的断路器中低温绝缘问题,同时减少SF_6的使用,有必要对普冷温区下SF_6的替代气体及其混合物的电气特性进行研究。本文研制了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设计了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结构和低温系统。所设计的系统能够为低温气体电气特性试验提供较为稳定的低温和密封环境,试验表明:该系统的负压能够保持在0.1Pa以下,正压能够密封0.8MPa的试验气体。采用液氮作为制冷剂时,气体试验腔中的气体能够降到120K以下。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实现了在密封条件下电极间距的调节。2.研制了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本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高压电极、气体试验腔壁上端、气体试验腔壁中部和气体试验腔底部共4个位置的温度,还可以将多个位置数据存储起来以供后续处理,试验气体的温度控制精度为+2K,试验气体温度保持稳定时间不低于30分钟。3.利用所研制的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进行了常温区和低温区的气体试验。常温区气体试验选用SF_6/N_2混合物,改变试验气体的压强和SF_6的比例,进行工频击穿试验。低温区气体试验选用N_2,试验过程中改变气体的压强和温度,进行工频击穿试验。所研制系统能够有效应用在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中,有助于开展多种绝缘气体在普冷温区下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对有效解决超导输电和极寒地区的断路器中低温绝缘问题以及减少SF_6的使用,构建绿色,环保,低能耗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低温 普冷温区 SF_6替代气体 电气特性 试验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8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制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3
  • 1.2.1 常温研究装置10-11
  • 1.2.2 低温研究装置11-13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13-15
  • 第2章 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结构设计15-29
  • 2.1 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设计指标和设计思路15-16
  • 2.1.1 低温系统的设计指标和设计思路15
  • 2.1.2 气体试验腔的设计指标和设计思路15-16
  • 2.2 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结构组成16
  • 2.3 试验腔体的设计16-27
  • 2.3.1 试验腔体的总体结构16-17
  • 2.3.2 气体试验腔的密封结构设计17-20
  • 2.3.3 电极导杆20-21
  • 2.3.4 四通管连接的部件21-25
  • 2.3.5 低温系统的结构设计25-26
  • 2.3.6 气体试验腔安全性检验26-27
  • 2.4 常温气体试验流程27-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29-43
  • 3.1 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指标29
  • 3.2 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29-38
  • 3.2.1 温度监测系统的硬件部分30-33
  • 3.2.2 温度监测系统的软件部分33-34
  • 3.2.3 温度监测系统的实现34-38
  • 3.3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38-41
  • 3.3.1 降温规律38-40
  • 3.3.2 温度控制方式40-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第4章 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43-51
  • 4.1 电极结构设计43-44
  • 4.2 常温区气体试验44-46
  • 4.2.1 试样选取44
  • 4.2.2 试验步骤44-45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45-46
  • 4.3 低温区气体试验46-49
  • 4.3.1 试样选取及低温温度场仿真46-47
  • 4.3.2 试验步骤47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47-49
  • 4.4 本章小结49-5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红宾;冰箱新动态——多温区冰箱[J];家庭电子;2004年02期

2 田德库;吴文东;;带速冷器的双温区葡萄酒冷藏箱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3 ;冰箱也能“变性”[J];世界发明;2003年09期

4 罗军;空间多温区炉温度梯度电控移动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5年02期

5 郭建高;赵青;常爱民;吉光;;超宽温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的开发[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S1期

6 ;动态新品[J];现代家电;2003年06期

7 陶安发;王铁军;陈志文;江斌;张周品;;HG-45b宽温区环控装置研发[J];装备环境工程;2013年02期

8 晓月;;四温区带来的奢华享受——体验新飞BCD-400“至尊天鹰”四开门冰箱[J];电器;2006年08期

9 徐倩;谢晶;;数值模拟在多温区冷藏车领域的应用[J];制冷技术;2008年04期

10 胡文举;姚杨;倪龙;江辉民;陈镇凯;;闪发式宽温区空调数学模型的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金锋;汤毅;谢晶;;多温区冷藏车冷冻室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成志;杨帆;董德平;;150-250K温区低温环路热管的降温启动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程学全;;多温区冰箱无霜间室自动化霜设计心得[A];第九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忠文;刘祖明;;使用温区补偿技术改进扩散均匀性[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鲁伟;荀玉强;侯小锋;蔡京辉;梁惊涛;周远;;用于低温及深冷温区的高频脉冲管制冷机[A];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鲁伟;荀玉强;侯小锋;蔡京辉;梁惊涛;周远;;用于低温及深冷温区的高频脉冲管制冷机[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丽;介万奇;李文渭;李焕勇;;高纯HgI_2多晶粉末的合成及表征[A];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2005年

8 荀玉强;杨鲁伟;刘晓燕;蔡京辉;梁惊涛;;-100℃温区的高频脉冲管制冷机[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娟;杨鲁伟;梁惊涛;;4K温区微型节流制冷机分析[A];第九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惠君;新飞的“新鲜”之源[N];国际商报;2006年

2 郭惠君;新飞挖掘“新鲜”之源[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多温控制冰箱百分百的真正保鲜[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陈庆春;多温区冰箱渐入佳境[N];中国电子报;2004年

5 琪非;海尔冰箱挑战“温区”[N];中国电子报;2003年

6 郭惠君;新飞的“新鲜”之源[N];中国经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庆春;冰箱渐入变温时代[N];中国电子报;2003年

8 白轶南;冰箱选个多门多温区的[N];健康时报;2007年

9 郭惠君;新飞冰箱的“新鲜”之源[N];中国电子报;2006年

10 ;新飞“三鲜园”冰箱:多区保“鲜”更健康[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富浩;普冷温区气体电气特性试验系统的研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汪学军;多温区自动测控系统控制模型的建立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赵鑫鑫;冷藏车多温区分布优化及温度精准调控[D];山东大学;2014年

4 张宏亮;多温区控制系统算法研究及鲁棒性能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5 杨晓生;多温区无铅回流焊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长德;多温区测控系统的自适应PSD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陶安发;HG-45b宽温区环控装置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韦晓慧;多温区测控系统的解耦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9 黄海阳;多温区控制电热毯[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郭兰静;YBaCo_4O_7及其相关化合物氧吸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26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526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