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钛负载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2:21
本文关键词:氮化钛负载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研究
【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响应速度快、以及安装地点灵活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等。然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却因为催化剂的价格昂贵、稳定性差等原因迟迟未能实现,而阴极的氧还原催化剂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所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是贵金属催化剂(如Pt/C),但由于金属Pt资源有限,且价格十分高昂,使得研究新型的、价格低廉的、稳定性高的氧还原催化剂成为了新一轮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旨在使用价格低廉的非贵金属,制备出具有良好氧还原活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文中采用具有高导电率以及耐腐蚀性好的纳米氮化钛作为载体,分别负载钴钼、铁钼金属,运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方法,在NH3气氛中还原得到氮化钛负载的钴钼/铁钼催化剂,并研究了其氧还原催化活性。其中,氮化钛负载的钴钼催化剂Co-Mo-N/TiN,钴钼金属的原料比例为nCo:nMo=1:1时,热处理温度为650℃得到的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的氧还原活性为最佳,氧还原的起始电位为0.372 V(vs.SCE),极限电流密度达2.215 mA·cm-2。此外,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了以导电炭黑(Vulcan XC-72)和纳米氮化钛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得到以TiN为载体的Co-Mo-N/TiN在酸性条件下的活性更好。为进一步研究Co-Mo-N/TiN催化剂的稳定性,在80℃的0.5 mol·L-1H2SO4溶液中浸泡催化剂24h后测试了其氧还原的活性,结果显示,酸处理后的催化剂仍保持了良好的氧还原活性且稳定性良好。通过HRTEM测试可知Co-Mo-N在载体上的分布均匀,结合XRD和EDS分析,得到Co-Mo-N/TiN催化剂的主要组成为Co2N、Mo N和TiN,由于载体TiN与金属氮化物Co2N、Mo N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催化剂Co-Mo-N/TiN表现出优越于Co-Mo-N的氧还原性能。采用与Co-Mo-N/TiN催化剂相同的方法,制备了氮化钛负载铁钼催化剂Fe-Mo-N/TiN,并研究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经EDS测试催化剂中的Fe、Mo含量较低,结合XRD与HRTEM分析,得到Fe-Mo-N/TiN催化剂的主要组成为Fe8N、Fe2O3、Mo5N6、Mo O3和TiN。氧还原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铁钼金属比例为nFe:nMo=2:1,金属负载量为10%,热处理温度为700℃,制备的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为最好,起始电位为0.445 V(vs.SCE),极限电流密度达2.898 mA·cm-2,氧还原的电子转移数为3.12,说明该样品上的氧还原反应主要是按四电子的路径进行的。
【关键词】:氮化钛 非贵金属 氧还原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M91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7
- 1.1 前言11-12
- 1.2 燃料电池简介12-13
-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13-16
- 1.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3-14
- 1.3.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4-15
- 1.3.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15-16
-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16-24
- 1.4.1 阴极催化剂体系16-21
- 1.4.1.1 碳载铂及铂基合金催化剂16-18
- 1.4.1.2 含氮碳载过渡金属催化剂18-19
- 1.4.1.3 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19-20
- 1.4.1.4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20-21
- 1.4.2 阴极氧还原反应机理21-24
- 1.5 氮化钛载体24-25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25-27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25-26
- 1.6.2 研究内容26
- 1.6.3 论文创新点26-27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7-32
-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27-28
- 2.1.1 主要实验试剂与材料27-28
- 2.1.2 主要实验仪器28
- 2.2 催化剂的制备28-29
- 2.2.1 氮化钛负载钴钼催化剂28-29
- 2.2.2 氮化钛负载铁钼催化剂29
- 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29-30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29
- 2.3.2 X射线能谱分析29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29-30
- 2.3.4 选区电子衍射30
- 2.3.5 比表面积测试30
- 2.4 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测试30-32
- 2.4.1 工作电极的制备30-31
- 2.4.2 电化学测试方法31-32
- 2.4.2.1 循环伏安法31
- 2.4.2.2 线性伏安法31
- 2.4.2.3 旋转圆盘电极测试31-32
- 第三章 氮化钛负载钴钼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32-59
- 3.1 引言32
- 3.2 实验部分32-34
- 3.2.1 制备流程图32-33
- 3.2.2 不同载体制备Co-Mo-N催化剂33
- 3.2.3 不同钴钼配比制备Co-Mo-N催化剂33
- 3.2.4 不同热处理温度制备Co-Mo-N催化剂33-34
- 3.2.5 酸处理Co-Mo-N催化剂34
- 3.3 载体对钴钼催化剂的性能影响34-38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34-35
- 3.3.2 氧还原活性测试35-38
- 3.4 钴钼配比对氮化钛负载钴钼催化剂的性能影响38-42
- 3.4.1 X射线衍射分析38
- 3.4.2 X射线能谱分析38-39
- 3.4.3 氧还原活性测试39-42
- 3.5 热处理温度对氮化钛负载钴钼催化剂的性能影响42-49
- 3.5.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42-43
- 3.5.2 X射线衍射分析43
- 3.5.3 X射线能谱分析43-44
- 3.5.4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44-45
- 3.5.5 氧还原活性测试45-49
- 3.6 酸处理对氮化钛负载钴钼催化剂的性能影响49-57
- 3.6.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49-50
- 3.6.2 X射线衍射分析50-51
- 3.6.3 X射线能谱分析51-52
- 3.6.4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52-53
- 3.6.5 氧还原活性测试53-57
- 3.7 本章小结57-59
- 第四章 氮化钛负载铁钼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59-76
- 4.1 引言59
- 4.2 实验部分59-60
- 4.2.1 制备流程图59
- 4.2.2 不同铁钼配比制备Fe-Mo-N催化剂59-60
- 4.2.3 不同热处理温度制备Fe-Mo-N催化剂60
- 4.2.4 不同铁钼负载量Fe-Mo-N催化剂的制备60
- 4.3 铁钼配比对氮化钛负载铁钼催化剂的性能影响60-64
- 4.3.1 X射线能谱分析60-61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61
- 4.3.3 氧还原活性测试61-64
- 4.4 热处理温度对氮化钛负载铁钼催化剂的性能影响64-69
- 4.4.1 X射线衍射分析65
- 4.4.2 比表面积测试65-66
- 4.4.3 X射线能谱分析66
- 4.4.4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66-68
- 4.4.5 氧还原活性测试68-69
- 4.5 负载量对氮化钛负载铁钼催化剂的性能影响69-74
- 4.5.1 X射线衍射分析69-70
- 4.5.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70-71
- 4.5.3 氧还原活性测试71-74
- 4.6 本章小结74-76
- 总结与展望76-78
- 参考文献78-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87-88
- 致谢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秋;方川;徐梁飞;;燃料电池汽车研究现状及发展[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年01期
2 冯小保;黄明宇;问朋朋;贾中实;倪红军;;燃料电池车及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化工新型材料;2013年01期
3 陈清泉;;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英文)[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551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55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