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钠离子电池高能正极材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4:12

  本文关键词:钠离子电池高能正极材料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NaV_3O_8·xH_2O NaNi_(1/3)Co_(1/3)Mn_(1/3)O_2 改性


【摘要】:在能量密度方面,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差不多,再加上因自然界含量低而成本低、合适的能量密度和氧化还原电位(Eθ(Na+/Na)=-2.71 V与锂离子的电极电势相比仅仅只高0.3 V)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而吸引着我们。但钠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的半径大,所以即使是同样的正极材料理论上钠离子电池的容量都较锂离子电池低,并且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处于开发阶段,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钠离子电池高能正极材料。NaV_3O_8·xH_2O和Na Ni_(1/3)Co_(1/3)Mn_(1/3)O_2因其具有高的放电容量而成为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本论文分别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aV_3O_8·xH_2O正极材料。对水热法合成NaV_3O_8·xH_2O的工艺进行了优化:1.探索了通过水热法制备NaV_3O_8·xH_2O,分别在300℃、400℃、500℃煅烧温度的影响,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对它们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在180℃水热48 h,再在300℃煅烧2 h所合成的NaV_3O_8·xH_2O的性能最优:在10 m A/g的电流时,放电容量几乎能达到180 m Ah/g,并且得出高温对NaV_3O_8·xH_2O的晶体结构有破坏的影响。2.通过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NaV_3O_8·xH_2O进行形貌引导,从而改变化学性能,并找出最佳加入量。通过电镜可以发现SDBS可以引导NaV_3O_8·xH_2O沿着一维方向生长。其电化学性能表明:加入0.04 mol/L SDBS的NaV_3O_8·xH_2O正极材料与没有加入SDBS的NaV_3O_8·xH_2O相比能将其首次放电容量从179.39 m Ah/g提升到227.5 m Ah/g在10 m A/g。阴阳离子掺杂改性了正极材料NaV_3O_8·xH_2O:阳离子掺杂了Mn~(3+)、Fe~(3+)。掺杂Mn~(3+)后在大电流下,倍率性能反而有所下降。循环性能也只是被轻微地改善。掺杂Fe~(3+)后倍率性能有所改善,但循环性能反而下降。阴离子掺杂了F、Cl。通过SEM表征表明:F的掺杂同样会使纳米NaV_3O_8·xH_2O朝一维方向生长,并且分布更均匀等特点。再通过恒流充放电表征结果表明:掺杂0.05 F、Cl时,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都是最好的。分别用MgO、ZnO对水热法合成的正极材料NaV_3O_8·xH_2O进行了表面包覆,并探索了最佳包覆量。通过对材料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的表征表明:(1)随着包覆的MgO、ZnO的量的增加,纳米NaV_3O_8·xH_2O朝一维方向生长,从而缩短了扩散路径(1%wt MgO和1.5%wt ZnO最佳)(2)随着MgO、ZnO的量的增加能提高正极材料NaV_3O_8·xH_2O的放电容量和减少阻抗(1%wt MgO和1.5%wt ZnO最佳)。并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aV_3O_8·xH_2O空白正极材料上包覆了C,还成功地找出了最佳包覆量。成功地改善了它的电化学性能如: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本论文分别通过合成方法和合成工艺两方面对于Na 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进行了研究,首次成功地用有机共沉淀的方法合成出了Na Ni_(1/3)Co_(1/3)Mn_(1/3)O_2,再结合XRD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结果找到了有机共沉淀的最佳合成方法为:有机共沉淀法(压片,260℃煅烧2 h,900℃烧12 h,金属滴8-羟基喹啉)。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NaV_3O_8·xH_2O NaNi_(1/3)Co_(1/3)Mn_(1/3)O_2 改性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2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一章 绪论13-23
  • 1.1 引言13
  • 1.2 钠离子电池的概述13-15
  • 1.2.1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13-14
  • 1.2.2 钠离子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4-15
  • 1.2.3 钠离子电池的特点15
  •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概述15-20
  • 1.3.1 五氧化二钒正极材料15-16
  • 1.3.2 单晶Na_(0.44)MnO_2纳米线正极材料16
  • 1.3.3 磷酸盐材料正极材料16-18
  • 1.3.4 氟磷酸钠盐正极材料18-19
  • 1.3.5 氟代硫酸铁钠正极材料19
  • 1.3.6 焦磷酸钠盐正极材料19-20
  • 1.4 NaV_3O_8·xH_2O 正极材料20-21
  • 1.5 NaNi_(1/3)CO_(1/3)Mn_(1/3)O_2的研究进展21-22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2-23
  • 第二章 实验所用试剂仪器与表征手段23-29
  • 2.1 实验药品与试剂23
  • 2.2 实验主要仪器23-24
  • 2.3 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24-25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24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24
  •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24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24-25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25-29
  • 2.4.1 组装电池25-26
  • 2.4.2 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26-29
  • 第三章 不同合成方法对NaV_3O_8·xH_2O 正极材料的影响29-37
  • 3.1 引言29
  • 3.2 水热法合成NaV_3O_8·xH_2O29-32
  • 3.2.1 材料的合成29
  • 3.2.2 材料的表征29-32
  • 3.3 溶胶凝胶法合成NaV_3O_8·xH_2O32-35
  • 3.3.1 材料的合成32
  • 3.3.2 材料的表征32-35
  • 3.4 小结35-37
  • 第四章 NaV_3O_8·xH_2O 正极材料合成工艺的研究37-47
  • 4.1 引言37
  • 4.2 水热法合成NaV_3O_8·xH_2O 煅烧温度的影响37-39
  • 4.2.1 合成步骤37
  • 4.2.2 材料的表征37-39
  • 4.3 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法合成NaV_3O_8·xH_2O39-43
  • 4.3.1 合成步骤39
  • 4.3.2 材料的表征39-43
  • 4.4 溶胶凝胶法合成工艺优化43-46
  • 4.4.1 材料的合成43
  • 4.4.2 材料的表征43-46
  • 4.5 小结46-47
  • 第五章 NaV_3O_8·xH_2O 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47-59
  • 5.1 引言47
  • 5.2 Mn掺杂NaV_3O_8·xH_2O47-49
  • 5.2.1 材料的合成47
  • 5.2.2 材料的表征47-49
  • 5.3 Fe掺杂NaV_3O_8·xH_2O49-51
  • 5.3.1 材料的合成49
  • 5.3.2 材料的表征49-51
  • 5.4 F掺杂NaV_3O_8·xH_2O51-56
  • 5.4.1 材料的合成51
  • 5.4.2 材料的表征51-56
  • 5.5 Cl掺杂NaV_3O_8·xH_2O56-57
  • 5.5.1 材料的合成56
  • 5.5.2 材料的表征56-57
  • 5.6 小结57-59
  • 第六章 NaV_3O_8·xH_2O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改性研究59-73
  • 6.1 前言59
  • 6.2 ZnO包覆水热法合成的NaV_3O_8·xH_2O59-65
  • 6.2.1 材料的合成59
  • 6.2.2 材料的表征59-65
  • 6.3 MgO包覆水热法合成的NaV_3O_8·xH_2O65-69
  • 6.3.1 材料的合成65
  • 6.3.2 材料的表征65-69
  • 6.4 C包覆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aV_3O_8·xH_2O69-71
  • 6.4.1 材料的合成69
  • 6.4.2 材料的表征69-71
  • 6.5 小结71-73
  • 第七章 NaNi_(1/3)Co_(1/3)Mn_(1/3)O_2有机共沉淀合成方法的研究73-81
  • 7.1 引言73
  • 7.2 无机共沉淀法与有机共沉淀法的比较73-75
  • 7.2.1 材料的合成73
  • 7.2.2 材料的表征73-75
  • 7.3 有机共沉淀金属滴加顺序的选择75-77
  • 7.3.1 材料的合成75
  • 7.3.2 材料的表征75-77
  • 7.4 煅烧温度对 Na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的影响77-79
  • 7.4.1 材料的合成77
  • 7.4.2 材料的表征77-79
  • 7.5 小结79-81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81-85
  • 8.1 结论81-83
  • 8.2 展望83-85
  • 参考文献85-91
  • 致谢91-93
  • 附录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佳;许文军;王兵兵;李彩霞;边小兵;周剑平;刘鹏;;水热法合成碲化铋粉体及其热稳定特性[J];人工晶体学报;2012年06期

2 朱云贵,施善友,李学良,朱玉蓉;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纳米球形α-Fe_2O_3[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童辉,赵俊,陈永熙,孙育斌,郭丽萍;水热法合成介孔氧化硅材料的结构及表面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11期

4 马小玲;郭从盛;谭宏斌;;熔融-水热法合成粉煤灰沸石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6年06期

5 欧平;徐刚;倪利红;韩高荣;;α-Fe_2O_3的水热法合成及其相形成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6 张帆;陆遥;王占杰;;水热法合成单分散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粉体[J];中国粉体技术;2012年01期

7 袁心强,韦新权,匡永红;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鉴定特征[J];标准计量与质量;2003年S1期

8 曹慧群;王芳;于斌;王银治;李上娇;罗仲宽;;水热法合成KNbO_3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S2期

9 马铖杰;梁怡婧;刘松博;;水热法合成聚苯胺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J];河南化工;2011年06期

10 王斌;丁卓翰;伍俊夫;汪忠柱;;磁场辅助水热法合成的镍纳米晶电磁与微波吸收特性[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良;张联盟;刘羽;汪奇林;陈伟;何前军;;水热法合成4A沸石的相变/纳米聚合生长过程及其机理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韦志仁;葛世艳;董国义;窦军红;李军;郑文礼;张华伟;李志强;;水热法合成氧化锌晶体形貌特征[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3 岳美琼;魏贤华;孙红娟;彭同江;;体系碱性、晶化时间对水热法合成锂皂石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宫元勋;甄良;邵文柱;姜建堂;;不同尺度CoFe_2O_4颗粒的水热法合成及其高频电磁性能[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5 冉锐;吴晓东;樊俊;翁端;;水热法合成Ce_(0.67)Zr_(0.33)O_(0.2)固溶体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大为;王芬;朱建锋;李栋;李强;;微波水热法合成硅酸锆纳米粉体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10年

7 李甜;陶奇;何宏平;朱建喜;袁鹏;;Si/Al对水热法合成皂石结构特征的影响[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朱振峰;魏娜;刘辉;何作利;;微波水热法合成自组装Ni(OH)_2微球[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9 朱剑莉;刘荣梅;康新华;于s,

本文编号:551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551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