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钛酸锂电极材料的液相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23:00

  本文关键词:钛酸锂电极材料的液相制备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钛酸锂 液相法 石墨烯 钛酸锂/银-石墨烯


【摘要】: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功率、高能量密度、寿命长、安全性好等优点,不仅在小型储能产品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也正逐步走向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大型储能领域,这也对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及安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亟需探求性能更优的电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凭借优异的循环性和可靠的安全性而备受关注。论文采用液相法合成了性能优越的钛酸锂材料,并引入石墨烯和银-石墨烯材料对钛酸锂进行复合改性,使其在容量和大倍率性能上都有了较大改善。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液相法成功制备了钛酸锂负极材料,并探究了锂的用量、煅烧温度及氢氧化锂浓度等因素对合成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锂摩尔比过量12%,煅烧温度700℃, LiOH浓度4mol/L。此条件下制备的钛酸锂材料颗粒细小均匀,放电比容量达167mAh/g,接近理论比容量175mAh/g,且此液相法操作简单、耗时短、耗能少。2.引入高导电相石墨烯与钛酸锂复合制得了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改善了钛酸锂低容量、低电导的缺陷;并探究了石墨烯的氧化还原法制备及石墨烯含量、还原剂种类等因素对合成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乙醇溶剂热还原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钛酸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使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84mAh/g,50次循环后仍保持158mAh/g;在5C下放电容量也达到102mAh/g,比纯相钛酸锂高出22mAh/go3.在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引入Ag纳米粒子,阻止了石墨烯片层间的进一步堆叠,同时银良好的导电性也有助于改善钛酸锂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实验探究了Ag的用量、还原剂种类及NaOH等因素对合成材料性能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得知:在NaOH碱性条件下葡萄糖还原制备的3wt%AgNO3的钛酸锂/银-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最佳,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07mAh/g,在5C下放电比容量仍达到126mAh/g。
【关键词】:钛酸锂 液相法 石墨烯 钛酸锂/银-石墨烯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2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30
  • 1.1 引言16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16-30
  • 1.2.1 锂离子电池的产生及发展16-17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7-19
  •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19-21
  • 1.2.4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21-23
  • 1.2.5 钛酸锂(Li_4Ti_5O_(12))负极材料23-27
  • 1.2.6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及未来展望27-29
  • 1.2.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29-30
  • 第二章 实验部分30-34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30-31
  • 2.1.1 实验药品30-31
  • 2.1.2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31
  • 2.2 电池的组装、测试及电极材料的表征方法31-34
  • 2.2.1 电极片的制备31-32
  • 2.2.2 实验电池的组装32
  • 2.2.3 恒流充放电测试32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32-33
  • 2.2.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33
  • 2.2.6 粒度分析33-34
  • 第三章 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液相合成及性能研究34-43
  • 3.1 引言34
  • 3.2 实验部分34-36
  • 3.2.1 钛酸锂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合成34-35
  • 3.2.2 实验电池的组装35-36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36-42
  • 3.3.1 LiOH的用量对合成钛酸锂的影响36-38
  • 3.3.2 煅烧温度对钛酸锂制备的影响38-40
  • 3.3.3 氢氧化锂浓度对钛酸锂制备的影响40-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43-56
  • 4.1 引言43-44
  • 4.2 实验部分44-46
  • 4.2.1 石墨烯材料及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44-46
  • 4.2.2 实验电池组装46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46-55
  • 4.3.1 钛酸锂和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粒度表征及电化学性能46-48
  • 4.3.2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48-50
  • 4.3.3 还原剂种类对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50-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钛酸锂/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56-69
  • 5.1 引言56
  • 5.2 实验部分56-57
  • 5.2.1 钛酸锂/银-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合成56-57
  • 5.2.2 实验电池组装57
  •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57-68
  • 5.3.1 硝酸银用量对LTO/Ag-graphen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57-61
  • 5.3.2 氢氧化钠对钛酸锂/银-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61-63
  • 5.3.3 还原剂种类对钛酸锂/银-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63-64
  • 5.3.4 LTO、LTO-Ag、LTO/Ag、LTO/graphene和LTO/Ag-graphene的电化学性能比较64-68
  • 5.4 本章小结68-69
  • 第六章 全文总结69-71
  • 6.1 本论文结论69
  • 6.2 本论文创新点69-70
  • 6.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学益;焦翠燕;邓多;田庆华;易宇;;硝酸银溶液性质对超细银粉形貌与粒径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6期

2 范冰冰;郭焕焕;李稳;贾瑜;张锐;;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14期

3 周冠蔚;何雨石;杨晓伟;高鹏飞;廖小珍;马紫峰;;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Z1期

4 刘君;盘毅;郑春满;;液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3期

5 王新伟;杨艳;田宏伟;郑伟涛;;石墨烯的化学方法合成及其表征[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年03期

6 宋峰;于音;;什么是石墨烯——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J];大学物理;2011年01期

7 常艳丽;陈胜;曹傲能;;压力促进氧化石墨烯水热还原反应的机理[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张欢;其鲁;高学平;杨坤;张鼎;;离子交换法合成纳米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J];无机化学学报;2010年09期

9 张健;吴贤;李程;奚正平;;水合联氨还原制备超细银粉[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3期

10 江建军,谈定生,刘久苗,韩月香,陈华,余仲兴;葡萄糖还原制取超细银粉[J];上海有色金属;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591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591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