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5 01:24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10年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控制研究

杨宽  

【摘要】: 电力电子电路是一种强非线性系统,其建模与控制的复杂性影响了对它的深入了解与应用。因此,简化电力电子电路的建模过程与控制方法在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价值。 本文以混杂系统理论为基础,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对DC/DC和DC/AC两类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利用混杂自动机理论建立了电力电子电路的统一抽象模型。针对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下的二阶DC/DC Buck变换器以及三三导通方式下的DC/AC三相全桥逆变电路,通过状态分析,确定切换条件,建立了它们的混杂自动机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建模过程证实了方法的简洁性,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2)以CCM模式下的二阶DC/DC变换器混杂自动机模型为基础,通过反解模型,引入指数趋近率,设计出新型滑膜变结构控制器,并采用离散化方法,给出了控制器中参数的范围,以Buck变换器和Boost变换器为例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弥补了常规滑膜控制方法的不足,具有很好的效果。 (3)在DC/AC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的混杂自动机模型基础之上,改变切换条件,建立了二二导通方式下的无刷直流电机的混杂自动机仿真模型,简化了传统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建模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M1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8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混杂系统理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1-14
  • 1.2.2 混杂系统理论在电力电子电路中的研究现状14-16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6-18
  • 2 混杂系统理论概述18-22
  • 2.1 混杂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18
  • 2.2 混杂系统的模型18-20
  • 2.3 混杂系统分类20-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3 电力电子电路的混杂自动机建模22-38
  • 3.1 混杂自动机模型的概念及特点22
  • 3.2 电力电子电路的统一混杂自动机模型22-24
  • 3.3 DC/DC Buck变换电路的混杂自动机建模与仿真24-31
  • 3.3.1 Buck变换器的混杂自动机模型24-27
  • 3.3.2 Buck变换器模型的仿真与分析27-31
  • 3.4 DC/AC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的混杂自动机建模与仿真31-37
  • 3.4.1 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的混杂自动机模型31-35
  • 3.4.2 三相全桥逆变电路模型的仿真与分析35-37
  • 3.5 本章小结37-38
  • 4 DC/DC变换器的滑膜变结构控制38-52
  • 4.1 滑膜变结构控制的基本概念38-39
  • 4.2 DC/DC变换器的常规滑膜控制39-40
  • 4.3 DC/DC变换器的新型滑膜变结构控制40-42
  • 4.3.1 控制率的求解40-41
  • 4.3.2 控制率参数的确定41-42
  • 4.4 Buck变换器的新型滑膜变结构控制42-47
  • 4.4.1 Buck变换器控制模型的建立和仿真42-44
  • 4.4.2 Buck变换器控制模型参数的分析44-47
  • 4.5 Boost变换器的新型滑膜变结构控制47-51
  • 4.5.1 Boost变换器的分析47-48
  • 4.5.2 Boost变换器控制模型的建立与仿真48-50
  • 4.5.3 Boost变换器控制模型参数的分析50-51
  • 4.6 本章小结51-52
  • 5 无刷直流电机的混杂自动机建模52-66
  • 5.1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52-53
  • 5.2 无刷直流电机的建模53-57
  • 5.2.1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53-55
  • 5.2.2 无刷直流电机的混杂自动机模型55-57
  • 5.3 无刷直流电机仿真模型的建立57-65
  • 5.3.1 建模方法分析57-58
  • 5.3.2 控制策略分析58-59
  • 5.3.3 仿真模型的建立59-63
  • 5.3.4 仿真结果及分析63-65
  • 5.4 本章小结65-66
  • 6 结论与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2
  • 作者简历72-74
  • 学位论文数据集7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晓曦;朱栋华;马成;;供热系统的滑膜预测控制[J];科技广场;2012年08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可为;边信黔;施小成;;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救生艇自动对接过程协调控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2 熊远生;俞立;徐建明;南余荣;;基于Σ-Δ调制器的CCM Buck变换器滑模控制[J];机电工程;2009年07期

    3 曾锋;高东杰;;基于混合逻辑动态的混杂系统研究及应用[J];控制工程;2006年01期

    4 王泽宁,费树岷,冯纯伯;一类混杂系统的鲁棒性分析与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年03期

    5 郑刚,谭民,宋永华;混杂系统的研究进展[J];控制与决策;2004年01期

    6 吴志伟;袁德成;韩坤;;基于混杂自动机的TCP网络拥塞控制模型[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3期

    7 李卫东;刘曰锋;;混杂系统研究综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01期

    8 张志学,马皓,毛兴云;基于混杂系统模型和事件辨识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海峰;混杂系统分析与控制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李卫东;混杂动态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浙江大学;2003年

    3 仝庆贻;混杂系统稳定性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卢建宁;基于LMI的若干混杂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综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艳;计量供暖系统的混杂自动机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吴若敏;混杂生产系统调度与实验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卢燕俊;基于混杂Petri网的城市交通系统建模[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林国;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诊断[D];浙江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继文;董国川;;经济系统的现代控制分析[J];太原机械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2 李泉溪;银兵;许根山;;风神轮胎高温循环水泵腐蚀现象[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孙家崑,孙梅鸾,,周鹰;往复工作台的计算机非线性智能控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4 钟建伟;;核函数加权FCM聚类算法下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高岩;陈征;;混杂系统的演化和生存[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周清泉;跟踪系统的配点综合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7 周清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选择[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8 贾诺,王辉;吊车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的极点配置法[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9 冯爱祥;周小娜;罗雄麟;;基于Petri网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年10期

    10 王宏文;李扬;冀海亮;王永伟;;基于LQR的剪切—闪光对焊机位置伺服控制建模与仿真[J];焊接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丰;李然;陈忠强;冯晓迪;万理想;;基于AMESim的全功能强力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加载系统的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Robust H_∞State Feedback Control for a Class of Switched Nonlinear Systems Based on La Salle Invariant Principle[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厉苏州;徐玲;刘飞;;SMB色谱分离过程的混杂系统建模与分析[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高艾;崔平远;崔祜涛;;小行星探测器软着陆自主导航与制导方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晓保;;列车变频空调应用节能效果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朱西平;支希哲;顾致平;;Hurwitz稳定性判据用于线性多变量系统问题讨论[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高军伟;原明亭;张彬;;切换系统动态区间软划分的研究[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烈;陈伦铭;;非零控制输出线性系统降阶观测器设计[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张维海;谭成;;复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检测性[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林;王庆光;闫新宏;;山钢集团3200m~3高炉矿槽皮带上料最优控制[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婷;离散时间Markov跳变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H_2/H_∞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权建洲;高速工况下H型桁架定位平台的建模与同步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傅林坚;大流量高响应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林潇;液压挖掘机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刘英杰;负载口独立电液比例方向阀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郭秀丽;采伐联合机机械手运动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林东亮;温室环境控制混合系统建模与分析[D];上海大学;2010年

    9 夏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网络协同编制优化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贾宁;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旭;基于ARM的电阻点焊控制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王坤;液体粘性传动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中波;自备热电厂工程电气部分研究设计[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建民;AUV水下回收预测与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许文靓;基于LMI的PLC功能块图和顺序功能图的相互转换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作阳;基于鲁棒性分析推断三羟基丙醛对两种酶的抑制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苏涛;甘油生物歧化生产1,3-丙二醇的混杂非线性动力系统辨识[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岱荣;空间多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齐秀飞;40t.m液气锤系统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屈海峰;基于嵌入式的矿井提升机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运萍;姬鹏军;;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供暖系统[J];机械与电子;2009年01期

    2 晁风芹;董华;彭冬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年04期

    3 李明海;鲁娟;任庆昌;;基于温度预测模型的供暖系统热源预测控制[J];暖通空调;200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强,苏颖;有限自动机在自动控制软件设计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赵洪山,米增强,任惠,杨奇逊;含有OLTC的电力系统的模型与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周恩泽,方修睦;供暖热水锅炉房的热负荷预测[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李秀改,岳红,高东杰;复杂工业过程新型控制方法——混杂系统控制理论的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1年05期

    5 张霓,吴铁军;一类不确定混杂动态系统的保性能控制及其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杨苹,吴捷,刘明建,谢运祥;DC-DC变换器的滑动模控制及其动态品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杨向宇,杨进,邹利平;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8 王宁,涂健,陈锦江;使用单个自适应神经元的智能控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9 曾克娥,谢庆国,付予力,万淑芸;供热网时滞过程中的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何贤会,高春华,王慧;基于混杂Petri网的混杂系统建模方法[J];机电工程;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霓;参数不确定线性混杂系统的鲁棒控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2 叶阳东;智能混杂系统建模、分析理论及应用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2年

    3 高军伟;切换系统建模、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兴云;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D];浙江大学;2005年

    2 曹锐;工业混杂系统递阶Petri网建模与优化[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皓;祁峰;张霓;;基于混杂系统的DC-DC变换器建模与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6期

    2 张建民;何怡刚;龙佳乐;朱彦卿;齐绍忠;;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9期

    3 刘庆珍,蔡金锭,王少芳;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系统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4期

    4 李轶,彭永进;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5年09期

    5 施正一;汪知恩;陆文雄;;磁阻传感器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陈玉庆;周士贵;闫绍敏;邵杰;杨辉;;电力电子电路设计型试验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4期

    7 余明杨;蒋新华;;电力电子电路的传输线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年08期

    8 杨媛媛;王友仁;崔江;;一种电力电子电路参数性故障的辨识方法[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王兆安;杨君;方钟平;;包含变压器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方法[J];电气传动;1992年03期

    10 刘明先;康勇;侯婷;刘新民;;RBF网络在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洋;任剑;李泽飞;郑应平;;混杂系统理论在机器人自动装配中的应用[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卢建宁;赵光宙;;一类不确定非线性混杂系统稳定性分析[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王强;袁德成;;混杂系统研究综述[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赵异波;何湘宁;;电力电子电路的数字化控制技术[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伍佳伟;郭西进;;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跳汰机排料系统仿真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赵川红;马皓;徐德鸿;;电力电子电路远程实验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阳斌;秦琳琳;吴刚;;基于混杂自动机的温室温度系统建模与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8 尹逊和;宋永端;孟祥龙;肖永康;;基于层次结构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有限预知控制策略[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蒙;李少波;;Matlab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巢鸿喧;钟诚;杜海江;;基于IGBT电路的缓冲回路设计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辽宁工学院 陈永真;[N];中国电子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聚;混杂系统理论及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高峰;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变桨距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廖伟志;混杂生产过程的混杂Petri网建模及分析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江伟;电力电子电路中复杂行为分析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胡乃红;电力电子电路中快标分叉及混沌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吴冀湘;电力系统分布式电压紧急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悦;混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8 张志学;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D];浙江大学;2005年

    9 褚晓东;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与控制决策[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于东升;电力电子电路中的分岔、混沌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宽;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潘文宾;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热泡式喷墨的建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晓冬;混杂系统理论在线路保护建模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4 毛兴云;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D];浙江大学;2005年

    5 白雪;混杂系统的模型转换与可达性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6 刘佳;基于混杂系统模型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D];天津大学;2010年

    7 陈妤;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新方法与故障预测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杨媛媛;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与故障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刘曰锋;一类混杂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10 孙凤艳;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2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02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3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