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空比可调的氮化镓纳米圆台阵列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效率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占空比可调的氮化镓纳米圆台阵列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效率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学设计 发光二极管 纳米图形化 纳米球刻蚀 光致发光
【摘要】:实验中在p-Ga N层制备单层密排的聚苯乙烯(PS)纳米球作为掩模,通过改变纳米球掩膜的直径,制作了周期性的占空比不同的Ga N纳米圆台阵列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归一化激发光功率后,p-Ga N层制备纳米圆台阵列的LED出光效率最高增加到参考样品的3.8倍。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计算表明,周期性纳米结构破坏了p-Ga N表面的全反射,增大了LED结构的光输出临界角,从而提高LED的光致发光效率。此外,利用可变的纳米球掩模刻蚀技术,可以在同一个周期下优化纳米圆台的尺寸从而进一步提高LED的出光效率,这可以用等效折射率与薄膜透射率理论来解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发光二极管 纳米图形化 纳米球刻蚀 光致发光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4061;11404067;11447181;6147503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0213)
【分类号】:TN312.8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普霖;半导体磁-光致发光研究[J];红外研究;1984年04期
2 马洪芳;硅中注入氮的光致发光研究[J];微电子学;1985年01期
3 张继森;金长清;;聚对苯撑光致发光的猝灭[J];发光快报;1990年03期
4 刘普霖,张素英,W.Ossau;碲化镉和碲镉锌的深低温光致发光研究[J];半导体学报;1991年03期
5 张丽珠,段家`,张伯蕊,金鹰,秦国刚;氢氟酸电解腐蚀硅制备的量子线阵的光致发光[J];半导体学报;1992年03期
6 彭英才;;多孔硅光致发光研究的最新进展[J];半导体光电;1993年03期
7 ;硅锗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已成功实现[J];真空科学与技术;1994年03期
8 顾诠,何杰,陈维德,许振嘉,谢小龙,梁建军,马智训,廖显伯;掺铒硅光致发光的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1999年03期
9 叶平;低温光致发光微计算机测试系统[J];发光学报;1986年03期
10 黄旭光,汪河洲,余振新;a-Si:H/a-SiN_X:H超晶格的瞬态光致发光[J];光电子·激光;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刚;丁维平;程光煦;章建荣;王敦辉;都有为;;束缚于13X分子筛的C_(60)光致发光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刘小兵;史向华;;多孔硅光致发光稳定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王萍萍;吴大军;陈国华;;聚芴/无机粒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4 周剑章;席燕燕;郭洪辉;林仲华;;导电聚合物对纳米半导体的光致发光的增强效应及其机理[A];全国第13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万寿科;卢励吾;陈廷杰;陆大成;刘祥林;王占国;;InGaN的光致发光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刘纯宝;王志光;臧航;宋银;金运范;魏孔芳;姚存峰;盛彦斌;马艺准;;高能重离子辐照注碳a-SiO_2薄膜的光致发光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曾宇昕;王水凤;程国安;肖志松;元美玲;;小束流稀土Nd~(3+)注入硅基薄膜材料结构及光致发光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8 元美玲;曾宇昕;王水风;;稀土Ce,Nd注入硅基薄膜光致发光特征[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9 翟斐斐;李祥;于宙;程兴旺;唐波;;微孔状ZnO薄膜的生长与光致发光性[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10 方应翠;章壮健;杨锡良;漆乐俊;李维卿;陆明;;纳米晶Si/二氧化硅体系的制备及光致发光增强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赵加积;为何起得早却赶个了晚集[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尹永琦;表面修饰ZnO纳米棒光致发光和表面增强光谱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杨涛;非水性sol-gel法合成稀土掺杂氧化铝的光致发光增强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新华;ZnS、ZnO、TiO_2微纳结构设计合成与光致发光、光电转换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丛伟艳;稀土掺杂包埋纳米晶硅硅基薄膜光学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朱江;硅纳米晶的光致发光增强及受激辐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陈匆;低维ZnO杂质缺陷行为及p型掺杂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云良;硅化镁LED材料的制备与器件的设计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汪桐宇;直径对一维ZnO纳米结构的发光性质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雷萌;Na掺杂单晶ZnO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贾少鹏;Ge基Ⅲ-Ⅴ族半导体能源材料生长与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红;光致发光稀土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6 叶春暖;硅基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于奎龙;蝴蝶光致发光增强光学复合结构研究及仿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曦;8-羟基喹啉金属络合物衍生物光致发光液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丁元力;6H-碳化硅(SiC)辐照特性的低温光致发光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昝祥;固相烧结多孔SiC的制备、结构、光致发光和电阻率[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37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03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