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抽取式红外气体分析系统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7-10-19 03:40

  本文关键词:抽取式红外气体分析系统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抽取式红外气体分析系统 SO_2 NO Lambert-Beer定律 浓度检测


【摘要】:由于工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热点话题,气体污染首当其冲。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法》的实施,环境整治已势在必行,这就迫切的需要能够实时、精确、高效、稳定的气体分析系统对气体的排放进行监测。本文设计了一套抽取式红外气体分析机柜。主要包括光路、电路、气路三大部分,集光、机、电、气于一体,同时配有红外光源、温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限位开关以及三种不同的数据采集模式,加上自己设计的前后吸收气室和微流量传感器组合,构成了整套以气体分析系统为核心的检测机柜。主要用于对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浓度的检测,尤以SO2和NO为典型代表。本文首先介绍了抽取式红外分析系统研究工作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原理,给出几种实验中涉及到的典型气体的红外光谱图,同时也给出了Lambert-Beer定律;然后,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方案,分别从光路、电路、气路三个方面详述了各自的设计方案,并且对实验中使用到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分别说明;根据总体方案,后续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分六块电路板设计,软件分下位机、上位机、PLC;最后利用前述实验设备搭建实验平台,完成相关实验,并对拟合曲线完成分析验证,对误差进行分析说明。实验结果表明,误差基本维持在±2%以内,基本符合国内外检测标准。
【关键词】:抽取式红外气体分析系统 SO_2 NO Lambert-Beer定律 浓度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31;TN219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 课题研究内容16
  • 1.4 论文章节安排16-18
  • 第二章 系统原理18-25
  • 2.1 气体分子类型18-19
  • 2.2 气体分子能级及能级跃迁19-20
  • 2.3 红外吸收光谱20-23
  • 2.4 Lambert-Beer定律23-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5-43
  • 3.1 系统总体方案25-27
  • 3.2 系统功能和技术参数27
  • 3.3 光路总体方案27-36
  • 3.3.1 红外光源28-29
  • 3.3.2 调制切光片29-30
  • 3.3.3 分析气室30-31
  • 3.3.4 滤光片31-32
  • 3.3.5 微流量传感器32-35
  • 3.3.6 限位开关35
  • 3.3.7 霍尔传感器35-36
  • 3.4 电路总体方案36-38
  • 3.4.1 气体分析系统电路36-37
  • 3.4.2 抽取式气体分析机柜电路37-38
  • 3.5 气路总体方案38-42
  • 3.5.1 气体分析系统气路38-39
  • 3.5.2 抽取式气体分析机柜气路39-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43-56
  • 4.1 接收板43-48
  • 4.1.1 放大滤波电路43-44
  • 4.1.2 模拟开关44-45
  • 4.1.3 积分电路45-46
  • 4.1.4 模数转换器46-47
  • 4.1.5 单片机47-48
  • 4.2 转接板48-49
  • 4.3 通信板49-51
  • 4.4 电源板51-52
  • 4.5 显示板52-53
  • 4.6 发射板53
  • 4.7 PLC逻辑控制电路53-55
  • 4.8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56-67
  • 5.1 软件初始化56-57
  • 5.2 模拟数字转化57-58
  • 5.3 翻转积分58-61
  • 5.4 通用串行通信接口USART61-63
  • 5.5 主函数63
  • 5.6 PLC逻辑部分63-64
  • 5.7 上位机软件64-66
  • 5.8 本章小结66-67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分析67-80
  • 6.1 系统整体实拍67-69
  • 6.2 实验数据分析69-78
  • 6.2.1 信号的翻转积分调节69-70
  • 6.2.2 定标70-75
  • 6.2.3 实验测量与结果分析75-78
  • 6.4 稳定性测试78-79
  • 6.5 本章小结79-80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80-82
  • 7.1 总结80
  • 7.2 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5
  • 附录85-89
  • 作者简历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界;谢品华;秦敏;凌六一;叶丛雷;刘建国;刘文清;;开放光路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城市大气氨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2期

2 于晓曼;刘文清;黄书华;孙友文;汪世美;;基于非分散红外原理的烟气检测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12期

3 张进美;王旭;谢平平;;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在煤气化装置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0年04期

4 刘清林;气体流量计量的全补偿计算法[J];燃气轮机技术;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云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与在线监测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洪涛;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工业气体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王相如;非分散红外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北大学;2011年

3 高星;吸收光谱法测量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气体浓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8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058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