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衬底温度的红外焦平面联合非均匀性校正
本文关键词:基于衬底温度的红外焦平面联合非均匀性校正
更多相关文章: IRFPA 联合非均匀性校正 衬底温度 神经网络算法 P-M模型算法
【摘要】:分别分析了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基于定标的非均匀性校正法(NUC)和基于场景的NUC算法各自的优势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合非均匀性校正方法。根据上电时刻焦平面衬底的温度值,从FLASH中提取事先存储的对应温度区间的增益和偏置校正参数,初步消除探测器的非均匀性。通过分析初步校正后图像残余非均匀性噪声的特性,提出了用具有保边缘特性的P-M滤波取代传统神经网络算法中的四邻域均值滤波来获得期望图像,从而减小了图像边缘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校正精度高,有效避免了因红外焦平面响应特性漂移而引起的图像降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IRFPA 联合非均匀性校正 衬底温度 神经网络算法 P-M模型算法
【基金】: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40204030GX) 长春市科技局重大科技攻关计划(14KG011)
【分类号】:TN219;TP391.41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医学以及森林防火等领域。然而由于制造工艺等方面因素,导致红外焦平面(IRFPA)存在严重的非均匀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因此需要对红外图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NUC)[1]。目前常见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畔,熊绍珍,孙仲林;无定形硅的N型掺杂与P型掺杂[J];半导体光电;1982年02期
2 孙科沸;李子全;李鑫;;衬底温度对射频磁控溅射制备氮化硅薄膜的影响[J];半导体技术;2007年06期
3 宋胜利,左敦稳,徐锋,王珉;大面积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衬底温度自回归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4 刘翠青;陈城钊;邱胜桦;吴燕丹;李平;余楚迎;;衬底温度对低温制备纳米晶硅薄膜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11期
5 郝殿中;韩培高;苏富芳;马丽丽;宋连科;孔德胜;;衬底温度对电子束沉积LaF_3薄膜性能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1年06期
6 李小换,朱满康,侯育冬,王波,严辉;衬底温度对ZnO薄膜氧缺陷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04年04期
7 马紫微;;衬底温度对SiCN膜生长的影响[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张霞;张晓丹;边楠;杨瑞霞;赵颖;;衬底温度对ZnO纳米结构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09年02期
9 薛守迪;杨成韬;解群眺;毛世平;;衬底温度对AlN薄膜结构及电阻率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11年03期
10 王笑夷;高劲松;陈红;王彤彤;申振峰;郑宣鸣;;射频功率和衬底温度对碳化锗膜中sp3杂化碳原子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桂;朱嘉琦;韩杰才;贾泽纯;姜春竹;;衬底温度对磁控溅射硅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赵艳;蒋毅坚;;衬底温度对氧化锌薄膜的光谱学特性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天勇;孔春阳;阮海波;秦国平;黄桂娟;李万俊;梁薇薇;孟详丹;赵永红;方亮;;衬底温度对ZnO:Mn薄膜结构及光电性质的影响[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4 殷景华;蔡伟;李美成;郑玉峰;王中;王培林;赵连城;;沉积衬底温度对PtSi/Si异质薄膜生长及表面形貌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欣;龙北红;田宏伟;于陕升;郑伟涛;于文学;;衬底温度对磁性Fe-N薄膜生长机制影响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桑敏;刘发民;王天民;;衬底温度对磁控溅射TiO_2薄膜的结构和光催化特性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高尚;连洁;宋平;马铮;王晓;吴仕梁;;衬底温度对PECVD法生长SiO2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周之斌;丁正明;崔容强;胡宏勋;孙铁囤;徐秀琴;陈东;;ITO薄膜:从(400)到(222)择优晶化[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雪梅;化学气相沉积硅基薄膜的性能及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杨通;P型ZnO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帆;镓铟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侯长民;ZnO薄膜的取向、缺陷、结构及光学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董艳锋;ZnO及其掺杂薄膜结构与性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芳;Ga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与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朋;硅基LiNbO_3压电薄膜多层结构的制备与表征[D];郑州大学;2009年
2 蔡利霞;衬底温度对低功率制备ZnO薄膜光学特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欢;基于反应力场的氧化锌薄膜沉积过程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4 刘谭谭;Sb_2Te_3薄膜制备及中波红外器件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郑志远;β-SiC薄膜制备及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6 林清耿;掺铝氧化锌薄膜的相关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7 曹乐千;C_(60)的制备及其掺银薄膜的结构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8 鲁萌萌;Ag掺杂和Fe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艳艳;用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AZO薄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于鹏;PFCVAD法制备ZnO薄膜结构及应变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9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05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