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液滴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液滴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流控芯片 微液滴技术 微胶囊技术 聚酯膜 PMMA
【摘要】:微液滴技术是使两种不溶合的液体和液体或者液体和气体形成液体包裹的液滴或者气泡的一种技术。相比于传统宏观技术,微液滴技术具有高效率、高通量、低消耗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微化工、生化、医药等领域。T型通道法是微液滴形成的一种重要方法,微纳米量级的液滴形成是一个多参数函数,变量较多,其大小、形状不仅和流体的流速、通道的尺寸有关,还和流体的粘性力、微观的表面张力、剪切力等参数有关,套用宏观流体力学中的理论公式进行微液滴制备的理论分析是有局限的。目前,微液滴制备的理论研究尚处在基础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模型,面对不同的流体,不同的驱动方法得到的理论公式甚至可能完全不同,给微液滴的控制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将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微液滴制备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推导出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T型通道内微液滴形成的理论模型,揭示在微尺度下微液滴的形成规律,为微液滴在生化领域的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为进行微液滴的实验研究,本文对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方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比较了CNC加工、光刻加工和激光加工的优缺点,确定了微流控芯片的激光加工方案,详述了PMMA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步骤。对微流控芯片的键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降低微流控芯片的键合难度和成本,提出了聚酯材料的新型微流控芯片键合方法,使芯片的键合成本大大降低,键合时间大大缩小,同时克服了热压键合流道变形、不易控制的难题,也避免了超声波焊接的高成本,本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微生化分析芯片的制作中。对微流体的驱动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筛选,提出了数字化微泵的流体驱动方案,搭建了一套基于数字化微泵的微液滴实验平台,对两通道的数字化微泵进行了自行设计和加工制作。本文分别对数字化微泵的机械结构、电路结构、软件算法进行了介绍,完成了样机,泵送精度可达0.1μl/min,满足微液滴实验的要求,性能优于市场上常用的数字化微泵。PMMA材料为亲水材料,为降低流动阻力,本文使用PDMS溶液对微流体通道的表面性质进行了改性处理。本文重点研究了微通道的尺寸、液相的流速两个参数对微液滴制备的频率与长度的影响规律。对微液滴制备的频率与长度进行计算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公式进行了修正,给出了拟合公式。本文还进一步通过改变微通道的宽度,研究了微液滴的分裂后子夜滴的体积比变化规律。将微液滴技术与微胶囊技术相结合,设计了T型微胶囊的微流控芯片结构,进行了微胶囊的制备实验并对生成的微胶囊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通过微胶囊液相的浓度分析实验,得出了微胶囊生成的最佳浓度。通过改变液相的流量,进一步研究了液相流量对微胶囊生成大小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微胶囊包裹酵母菌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将微液滴技术应用于微胶囊的生成,具有稳定、持续、可控的优点,解决了微胶囊生成粒径大小不可控的缺点。提供了微胶囊生成技术新思路,为微流控芯片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微胶囊包裹酵母菌实验的成功,为后续对于更多更复杂粒子的包裹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微液滴技术 微胶囊技术 聚酯膜 PMMA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4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6
- 1 绪论16-26
- 1.1 课题来源16
- 1.2 课题研究背景16-21
- 1.2.1 微液滴的制备17-18
- 1.2.2 微液滴的操控18-19
- 1.2.3 微液滴的应用19-21
- 1.3 存在的问题21-23
- 1.4 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23-24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24-25
- 1.5.1 主要研究内容24
- 1.5.2 论文结构24-25
- 1.6 本章小结25-26
- 2 数字化微泵的设计及制作26-36
- 2.1 数字化微泵的功能要求27
- 2.2 数字化微泵机械结构设计27-28
- 2.2.1 功能结构及机械结构分析27-28
- 2.3 机械传动结构单元选型28-29
- 2.4 数字化微泵硬件电路设计29-33
- 2.4.1 电路最小系统模块29-31
- 2.4.2 注射模块31-32
- 2.4.3 温度控制模块32-33
- 2.5 系统控制算法设计33-34
- 2.5.1 温度控制模块的PID控制算法33
- 2.5.2 步进电机的S型加减速控制算法33-34
- 2.6 数字化微泵研制实物图及测试分析34-35
- 2.7 本章小结35-36
- 3 微液滴的制备的实验研究36-52
- 3.1 PMMA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工艺现状36-37
- 3.2 液滴制备微流控芯片的结构37-38
- 3.3 液滴制备微流控芯片的加工38-42
- 3.3.1 实验设备与试剂38
- 3.3.2 加工流程38-40
- 3.3.3 通道改性40-41
- 3.3.4 微通道表面质量的表征41-42
- 3.4 微液滴的生成规律研究42-49
- 3.4.1 液相等速变化对液滴的影响44-45
- 3.4.2 液相非等速变化对液滴的影响45-46
- 3.4.3 芯片通道尺寸对液滴制备的影响46-48
- 3.4.4 微液滴制备的规律计算分析48-49
- 3.5 微液滴的分裂规律研究49-50
- 3.6 本章小结50-52
- 4 微液滴的应用研究52-68
- 4.1 微胶囊技术的简介52-54
- 4.1.1 微胶囊的制备材料52-53
- 4.1.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53-54
- 4.2 海藻酸微胶囊的生成原理54-55
- 4.3 微流控芯片的结构设计55-59
- 4.3.1 通过玻璃微喷射法产生微胶囊的微流控芯片的设计55-56
- 4.3.2 通过T型通道产生微胶囊的微流控芯片的设计56-59
- 4.4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59-60
- 4.5 微胶囊的制备60-65
- 4.5.1 实验设备60
- 4.5.2 实验试剂60
- 4.5.3 实验溶液的制备60-61
- 4.5.4 微胶囊制备过程61-62
- 4.5.5 微胶囊制备稳定性表征62-63
- 4.5.6 海藻酸浓度对微胶囊生成的影响规律63-64
- 4.5.7 液相流量对微胶囊生成粒径大小的影响规律64-65
- 4.6 微胶囊包裹酵母细胞的实验65-66
- 4.7 本章小结66-68
- 5 总结与展望68-70
- 5.1 总结68-69
- 5.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6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凌明祥;陈立国;;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微液滴操控[J];压电与声光;2013年04期
2 洪龙烨;郭峰;国世上;赵兴中;;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分离[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王心怡;李美花;闫卫平;唐祯安;;基于聚酰亚胺介质的单平面微液滴驱动芯片[J];微纳电子技术;2014年01期
4 谢丹;张鸿海;舒霞云;肖峻峰;曹澍;;气动膜片式多材料微液滴按需喷射技术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0年07期
5 朱丽;侯丽雅;章维一;;数字化微混合反应器的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11期
6 刘翔;高安然;李铁;周萍;王跃林;;基于静电力的微液滴驱动芯片[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2期
7 章安良;叶丽军;费景臣;;基于双压电基片油包微液滴微反应器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1年01期
8 李小华;;基于图像处理的MEMS微液滴体积测量方法[J];中国测试;2014年04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际标;王佳;王燕华;姜应律;;干湿交替下微液滴的形成和扩展行为[A];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史立涛;蒋成刚;周平;吴承伟;;微液滴在粗糙表面的电致振动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宋昱;何枫;;粗糙表面上微液滴的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环境与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董立春;;T型微米级通道内微液滴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A];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际标;王佳;王燕华;;微液滴现象与大气腐蚀[A];2004年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唐晓;王佳;李焰;;海洋大气腐蚀初始阶段微液滴体系的微区电化学分布特征[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7 贺丽萍;夏振炎;;微液滴形成及破碎的实验和数值研究[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郑修鹏;赵红平;冯西桥;;功能梯度材料微梁表面上的微液滴定向运动[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亚伟;张博;张现仁;;表面微观结构对其上纳微液滴/气泡的决定性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2分会:分离分析及微、纳流控新方法[C];2014年
10 曹刃拓;刘赵淼;;Y型交叉微通道内微液滴融合分裂过程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际标;大气腐蚀起始过程中的微液滴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2 梁利花;微液滴现象在大气腐蚀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许晓威;基于介电湿润效应的微液滴驱动机理与操作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长敏;微液滴在均匀性和非均匀润湿性表面上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荣莉;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液滴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任桂香;T型微米级通道内微液滴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09年
4 黄琛;基于荧光激活微液滴分选的超高通量酶活筛选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梁利花;大气腐蚀起始阶段微液滴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6 吴森洋;微液滴喷射成形的压电式喷头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王心怡;介电润湿法微液滴驱动芯片及其控制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史立涛;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微液滴电操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何渝;基于微液滴介质的微型静电式振动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凌明祥;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微液滴操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1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11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