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剂量效应致0.13μm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热载流子增强效应
本文关键词:总剂量效应致0.13μm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热载流子增强效应
【摘要】:空间科学的进步对航天用电子器件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绝缘体上硅(SOI)技术由此进入空间科学领域,这使得器件的应用面临深空辐射环境与地面常规可靠性的双重挑战.进行SOI 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电离辐射损伤对热载流子可靠性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对SOI器件空间应用的综合可靠性进行评估.通过预辐照和未辐照、不同沟道宽长比的器件热载流子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总剂量损伤导致热载流子损伤增强效应,机理分析表明该效应是STI辐射感生电场增强沟道电子空穴碰撞电离率所引起.与未辐照器件相比,预辐照器件在热载流子试验中的衬底电流明显增大,器件的转移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跨导特性曲线以及关键电学参数V_T,GM_(max),ID_(SAT)退化较多.本文还对宽沟道器件测试中衬底电流减小以及不连续这一特殊现象进行了讨论.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新疆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绝缘体上硅 电离辐射 热载流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475255)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N386
【正文快照】: 1引言航天用电子元器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复杂且恶劣的太空辐射环境,其可靠性问题显得异常突出;航天飞行器昂贵的造价、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无法修复性,使得器件可靠性成为设计制造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1,2].因此,开展应用于空间电子系统的元器件、特别是新型元器件的可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炯,李瑞伟,钱伟;反向关态电流在热载流子蜕变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半导体学报;1998年04期
2 高国平;曹燕杰;周晓彬;陈菊;;电路级热载流子效应仿真研究[J];电子与封装;2014年04期
3 任红霞,郝跃,许冬岗;N型槽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抗热载流子效应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0年07期
4 刘红侠,郝跃,朱建纲;沟道热载流子导致的 PDSOI NMOSFET's击穿特性(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1年08期
5 ;半导体物理[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1期
6 张文俊,沈文正,黄敞;SOI LDD MOSFET 的栅电流的模拟[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8年04期
7 ;半导体物理[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4期
8 陈学良,王自惠;非对称轻掺杂漏(LDD)MOSFET[J];半导体学报;1990年02期
9 徐静平,于军;N_2O氮化n-MOSFET's低温可靠性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12期
10 游海龙;蓝建春;范菊平;贾新章;查薇;;高功率微波作用下热载流子引起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特性退化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臻;;热载流子应力下金属诱导横向结晶氢化n型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场助产生漏电[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2 张猛;王明湘;;金属诱导横向晶化N型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同步交流电应力条件下的退化研究[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卫东;深亚微米MOS器件热载流子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2 陈勇;MOSFET热载流子退化效应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马丽娟;纳米小尺寸MOSFET中热载流子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鹏宇;RF LDMOS器件设计优化及热载流子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陆毅;抗热载流子效应的工艺及器件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朱臻;金属诱导横向结晶n型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热载流子应力下漏电特性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王彬;集成电路热载流子失效预警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吕志娟;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可靠性研究及其模拟[D];江南大学;2008年
6 饶伟;深亚微米LDD MOSFET器件热载流子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褚蕾蕾;异质栅MOS热载流子效应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冯志刚;I/O PMOSFET热载流子损伤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邢德智;超深亚微米NMOSFET中的热载流子效应[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陈庆;应变硅MOSFET热载流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2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12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