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CMOS包络放大器芯片设计
本文关键词:高效率CMOS包络放大器芯片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CMOS 包络跟踪 混合式包络放大器 双开关结构
【摘要】:无线通信技术已全面进入4G时代并已开始朝着5G通信进军。由于频谱资源的限制,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采用高峰均比的非恒定包络调制方式以获取高数据率。然而高峰均比的信号导致通信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长期工作在低效率的功率回退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时下研究热点之一。包络跟踪技术作为一种动态电源调制技术,能够明显改善功率放大器回退区效率。包络放大器是包络跟踪功放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其为功率放大器提供动态调制的电源,它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包络跟踪功放系统的性能。与此同时,模拟CMOS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民用通信集成电路领域必不可少的工艺基础。包络放大器的CMOS片上实现已成为未来包络跟踪技术应用于微型基站和低功耗移动设备的必然趋势。本文对CMOS包络放大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重点着力于提高包络放大器效率,本文主要工作为:1.对包络跟踪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结构以及对功率放大器效率提升的原理。简述了包络放大器的几种常见电路实现结构,并分析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2.对混合式包络放大器结构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结构和效率,讨论了其在各个工作状态下的电路原理,进行了必要的公式推导和理想功能性仿真。3.基于Globalfoundries 0.18um CMOS工艺,采用混合式包络放大器结构,设计了一款用于5MHz WCDMA包络跟踪应用的包络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其在3.3V供电下实现了27.5dBm输出功率和74%的效率,其功耗为24mW,芯片面积为0.5mm2,各性能参数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4.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式包络放大器结构,其在传统混合式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开关级与原开关级并联,讨论了其工作原理和效率,其效率相比于传统混合式结构获得了提升。然后基于TSMC 0.18um CMOS工艺,采用该改进结构设计了一款用于10MHz LTE包络跟踪应用的包络放大器。仿真结果表明其在3.3V供电下实现了28dBm输出功率和84.6%的效率,相比于传统结构效率提高了8%。其功耗为35.2mW,芯片面积为0.9mm2,各性能参数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22.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黎;丘水生;李志忠;;混沌抑制开关变换器电磁干扰的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2 陈亚爱;张卫平;周京华;刘坤;;开关变换器控制技术综述[J];电气应用;2008年04期
3 姜学东;周宇飞;王诗兵;陈军宁;;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及其在开关变换器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8年09期
4 包伯成;许建平;;开关变换器周期窗内吸引子共存现象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1期
5 丘嵘;丘水生;;正态频率调制降低开关变换器电磁干扰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年06期
6 丘嵘;丘水生;;随机频率调制降低开关变换器电磁干扰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2年03期
7 张黎,丘水生;滑模控制开关变换器的分析与实现[J];微电子学;2005年03期
8 辛伊波;赵顺东;;电流控制模式开关变换器研究[J];电子与封装;2006年04期
9 余明杨;曹剑平;;基于传输线模型的开关变换器数字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8年10期
10 王建华;张方华;龚春英;杨宁;;开关变换器两端口网络建模、分析及设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晓毅;;全桥准方波软开关变换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建华;张方华;龚春英;杨宁;;开关变换器两端口网络建模、分析及设计[A];2009安捷伦科技节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李楠;张天宝;;九开关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策略[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赵黎;李泰;;一种新型开关变换器的控制器实现的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林国庆;陈为;;新型恒功率输出开关变换器控制策略的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媛彬;;降压型开关变换器输入电压突变时的动态特性[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贺明智;许建平;周涛;宋张;陈妮;;数字V_2控制DC-DC开关变换器:算法与动态特性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汉 余俊芳;泵式电容开关变换器MAX619[N];电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荣;开关变换器多频率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树林;本质安全开关变换器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3 余明杨;变压器隔离全桥开关变换器的建模与应用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秦明;基于多级脉冲序列调制的开关变换器新型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伍言真;DC-DC开关变换器建模分析及其变结构控制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8年
6 周宇飞;DC-DC开关变换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及混沌状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7 徐红梅;典型离散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林波涛;DC-DC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分析及拓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9 谢玲玲;DC-DC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卢伟国;开关功率变换器的混沌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姝晗;谷值电流型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尚佳宁;直流开关变换器的精确建模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王红;双管正激软开关变换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梁宗泽;基于九开关变换器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崔恒丰;伪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动态参考电流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李军民;PFN充电系统中LCC软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王鹏云;一种光伏DC/DC开关变换器控制模块及上位机监控平台的设计[D];郑州大学;2016年
8 王焕男;基于软开关与混沌扩频技术的高EMC开关变换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胡晶;非线性系统典型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熊翼通;高效率CMOS包络放大器芯片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21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22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