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路径故障与局部拥塞的NoC容错路由算法
本文关键词:针对路径故障与局部拥塞的NoC容错路由算法 出处:《电子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片上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片上互连架构,克服了片上系统在发展中遭遇的瓶颈问题.然而,片上网络中的路由器故障以及路由器之间的链路故障都会造成网络性能损失.对此,文章提出一种针对路径故障与局部拥塞的No C容错路由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相隔节点间路径故障模型,该模型下的路由器以较小的开销为代价,动态感知两跳以内的路径故障状态.其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更能准确反映局部网络拥塞状态的拥塞模型来均衡网络流量.最后,当网络无故障时,算法保证走最优路径;有故障时,算法不仅可以实现容错还能保证网络具有良好的性能.实验表明,在无故障的情况下,本文方案相较于对比对象延迟降低了10%~20%,吞吐率提高了25%左右.在有故障的情况下,本文方案较对比对象的优势更加明显.
[Abstract]:As a new type of on-chip interconnection architecture, the on-chip network overcomes the bottleneck problem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chip system. Router failures in on-chip networks and link failures between routers can cause network performance losses. In this paper, a fault-tolerant routing algorithm for path failures and local conges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 of all, no C fault-tolerant rout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A path fault model between nodes is designed, in which routers dynamically perceive the path fault state within two hops at the cost of less overhead. A novel congestion model which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ongestion state of local networks is proposed to balance the network traffic. Finally, when the network is faultless, the algorithm guarantees the optimal path. When there is a fault, the algorithm can not only achieve fault tolerance, but also ensure the network has good performance. Experimen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st object delay, the proposed scheme reduces 10% or 20% in the case of no fault. The throughput is increased by about 25%. In the case of failure, the advantage of this scheme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object.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474036,No.61274036,No.6137102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No.1508085MF117)
【分类号】:TN47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核越来越多,多核以及众核系统中同时有超过一个任务在执行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单任务执行的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 C)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鉴于此,有研究者提出通过借鉴计算机网络和并行计算技术设计另一种新颖的片上互连架构——片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芬;吴宁;;功耗优化的片上网络协同映射[J];应用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2 杨晓强;;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0期
3 李忠琦;凌翔;胡剑浩;;片上网络系统网络层设计与研究[J];中国集成电路;2008年09期
4 王晓袁;杨银堂;;一种用于片上网络的交换开关结构[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6期
5 林世俊;苏厉;金德鹏;曾烈光;;虚通道数和时钟比率对片上网络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谢国梁;凌翔;胡剑浩;;片上网络的互连问题及解决措施综述[J];中国集成电路;2009年01期
7 李丽;许居衍;;片上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浅析[J];电子产品世界;2009年01期
8 张浩;张盛兵;;片上网络:一种新兴的片上系统设计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年02期
9 陈亦欧;胡剑浩;凌翔;;三维片上网络拓扑研究[J];电信科学;2009年04期
10 王坚;李玉柏;蒋勇男;;片上网络通信性能分析建模与缓存分配优化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原;郑焱;王红;杨士元;;不规则结构片上网络的测试方法研究[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付斌章;韩银和;李华伟;李晓维;;面向高可靠片上网络通信的低成本可重构路由算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祺;吴宁;葛芬;;片上网络仿真与性能评估[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景乃锋;毛志刚;;面向片上网络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齐树波;蒋江;李晋文;张民选;;面向片上网络的多播吞吐率和能量模型[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B辑)[C];2011年
6 张熙敏;李晋文;肖立权;;基于逃逸通道的片上网络拥塞缓解技术[A];第十六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二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欧阳一鸣;朱兵;梁华国;;一种用于片上网络的自适应路由算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苏琦;李玉柏;王坚;;用OPNET实现片上网络仿真[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欧阳一鸣;刘蓓;齐芸;;三维片上网络测试的时间优化方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彭福慧;尤志强;邝继顺;张大方;;一种基于BFT型拓扑结构片上网络低费用测试方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清华大学微处理器与SOC 技术研究中心 陈磊 王惊雷 李兆麟 汪东升;片上网络:解决CMP互连瓶颈[N];计算机世界;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兵;基于片上网络的通信路由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白海;片上网络映射算法研究和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陶海洋;片上网络低能耗和低延迟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陈雷;面向多核片上网络存取控制单元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0年
5 周升;多种片上网络拓扑结构性能评估[D];浙江大学;2010年
6 谢忆纯;片上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与仿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齐芸;片上网络通信架构的测试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洪佳洁;高性能低功耗片上网络设计中的功耗与延时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刘宇;片上网络中的同步与仲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代文博;减少推测多线程回退的片上网络优化设计与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3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40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