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石墨烯对多孔硅光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5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对多孔硅光学性能的影响 出处:《微纳电子技术》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石墨烯 多孔硅 电流密度 复合材料 光致发光


【摘要】:采用电化学腐蚀法,通过改变腐蚀电流密度制备出不同孔径的多孔硅衬底。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多孔硅进行光致发光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发现腐蚀电流密度会对其光致发光性能产生影响,当腐蚀电流密度为30 mA/cm~2时,制备出的多孔硅光致发光性能较好。通过湿法转移法将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出的石墨烯转移到多孔硅表面,利用喇曼光谱对石墨烯进行质量及层数检测。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可以改变多孔硅表面态,使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研究成果为多孔硅应用到光学传感器中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Abstract]:Porous silicon substrates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method and the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porous silicon were measur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will affect the photo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when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is 30 Ma / cm ~ 2:00. The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porous silicon are good. The graphene prepar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method is transferred to the surface of porous silicon by wet transfer method. The quality and layer number of graphene were measur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FTIRs were measur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aphene can change the surface state of porous silic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porous silicon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orous silicon in optical sensors.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微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404146)
【分类号】:TN304.12;TQ127.11
【正文快照】: 0引言多孔硅是硅片经过表面处理所得到的产物,其不仅兼具硅原有的性能还具有其他良好的性能如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室温下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因此多孔硅可以应用到MEMS和太阳电池中[1]。但是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性能易受到其表面态影响,其光学性能的不稳定会导致光学器件的失效。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彦斌,赵勇,张福义;红外指纹区特点及解析[J];现代仪器;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栋梁;葛道晗;程广贵;;石墨烯对多孔硅光学性能的影响[J];微纳电子技术;2017年09期

2 胡静璇;杜姗姗;任秀梅;程余波;周爱军;;橡胶基丙烯酸酯系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年10期

3 潘红玉;胡奇;李玉立;王鹏;;微波辅助酸酐改性黄麻对水中苯胺的吸附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4 纪炜坤;许绿丝;杨城君;刘小箐;苑媛;;酚醛泡沫的氧化对脱硫脱硝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5 徐娇;杨柳;谭帅霞;王进;刘鹏;;Py/GC-MS在聚酯材料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塑料科技;2016年02期

6 王虎军;郝一男;王喜明;王海珍;高扬;;三聚氰胺树脂增强沙柳纤维基轻质工程材料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11期

7 龙杰凤;刘少友;卿有益;;In对S-TiO_2纳米材料的吸附与缓释特性的调控[J];广州化工;2015年10期

8 杜玉成;孙广兵;郑广伟;;硅藻土/WO-PAM复合吸附剂制备及去除铯性能研究[J];非金属矿;2015年01期

9 朱少萍;席函晨;吕秋;周悦鹏;戴杰;乐传俊;张金涛;;几种含杂环席夫碱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能的研究[J];化学试剂;2014年11期

10 郝小旋;周秀秀;张姣;张志强;顾早立;夏四清;;厌氧发酵污泥燃料电池处理含铬废水的效能及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二军,杜远东,晁明举,王军;掺钛化学腐蚀法制备发光稳定的多孔硅[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年01期

2 赵毅,杨德仁,周成瑶,阙端麟;多孔硅与聚乙烯咔唑复合光电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3 宁瑾,刘忠立,刘焕章,葛永才;用氧化多孔硅作牺牲层制备悬空微结构[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3年03期

4 窦雁巍;胡明;崔梦;宗杨;;多孔硅的电化学制备与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03期

5 任鹏;刘小兵;;多孔硅发光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朱会丽;尹延锋;兰燕娜;莫育俊;;电化学脉冲腐蚀制备均匀发光多孔硅[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吴克跃;黄伟其;许丽;;多孔硅的形成和发光[J];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宋晓岚;徐大余;张晓伟;屈一新;喻振新;邱冠周;;多孔硅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8年02期

9 薛亮;李怀祥;于磊;胡明波;陈姗姗;;硝酸银水溶液处理新生多孔硅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8年10期

10 王冲;周小会;韩焕美;鄢琴;肖守军;;优化金属辅助法腐蚀液组分制备多孔硅[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卓昕;王丹妮;秦秀波;王宝义;魏龙;薛德胜;;退火对多孔硅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正电子湮没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汪婷;黎学明;李武林;;近似规整排列多孔硅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贺月娇;李怀祥;郭成花;薛成山;肖淑娟;李国铮;;N型多孔硅光致红、绿、蓝发光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吴恩超;许海洁;卜源;邱玮丽;马晓华;杨清河;;锂离子在多孔硅材料中的嵌脱行为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黎学明;纪新瑞;许林;;化学浸蚀温度对多孔硅粉形貌和比表面积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6 吕京美;程璇;谢水奋;徐仁;;制备多孔硅微结构的电化学表征[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7 马婷婷;马文会;陈秀华;吴兴惠;戴永年;;多孔硅的制备及应用[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08年

8 陈顺玉;李旦振;付贤智;;制备工艺对多孔硅光伏特性的影响[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李旦振;陈顺玉;付贤智;;多孔硅的光伏特性[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李宏建;彭景翠;瞿述;许雪梅;陈小华;夏辉;罗小华;;钝化多孔硅温度行为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长武;多孔硅光子器件的生物检测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2 李卓昕;多孔硅微结构及发光机理的正电子谱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赵岳;多孔硅的光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彭爱华;多孔硅基光电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朱江;真空镁热法还原全硅分子筛选合成多孔硅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邸玉贤;多孔硅力学性能的光力学方法与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赖川;多孔硅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李绍元;多孔硅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9 钟福如;纳米多孔硅光子器件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10 颜红;多孔硅表面增强亲和捕获蛋白及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检测[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金涛;多孔硅的制备及稳定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田新斌;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3 戴准;多孔硅制备工艺及其在硅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4 刘言言;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吉飞;多孔硅含能芯片的能量释放特性和规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施福贵;基于多孔硅/纳米金光子器件荧光增强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7 杨业汕;多孔硅气敏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陈宇;多孔硅电极的制备及其对双酚A的电化学检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孙迪飞;基于多孔硅/稀土光子器件荧光增强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10 薛康;荧光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4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404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