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新型分合式微通道混合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8:03

  本文关键词:新型分合式微通道混合性能的研究 出处:《西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微混合 微通道 微流体模拟 压力损失 混合性能


【摘要】:现代自然科技与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式就是微型化,微系统是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微流控芯片则是微系统的一个应用,它针对需要进行的生物或者化学实验研究,使用相应高端微机电加工的方法,以微通道为主体,将实验所用功能单元按照比例缩小到数百微米或者数百毫米的范围内加工到芯片之上,来实现整个实验室的各种反应、分离、检测等功能。微混合器作为微流控芯片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其混合效果的好坏对微流控芯片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提高微混合器上的微通道混合效率就成为目前研究领域的一个大方向。开发更多类型的微通道的以提高混合效率,满足研究与生产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而本文就微通道的开发这一研究领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分合式微通道结构,该结构可以通过加大流体分流对流程度来增加混合程度,使流体能够达到更加充分均匀的混合。本文通过Fluent数值模拟来对新型微通道混合性能进行研究。首先从分合角度及深宽比这两个方面对新型微通道的结构参数进行了数值优化,结果表明:新型分合式微通道混合效果最好的结构模型是θ=70。,H/W=1,即分合角度是70。,通道宽度是100 u m的微通道。当入口速度Vlm/s时微通道混合器能够达到高效的混合,混合指数小于0.03,特别当速度达到15m/s时微通道出口截面的混合指数已经减小到0.0032,基本达到了完全混合。其次,为了找到操作参数的变化对新型分合式微通道的影响规律,具体从入口速度、扩散系数和运动粘度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操作参数变化对混合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出了操作参数与通道长度的关联式,对微通道长度的制造与设计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最后,为了进一步证明新型分合式微通道的混合性能,在相同操作参数的条件下将其与直通道及Z型通道进行了对比,具体包括混合长度、混合时间及压降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速度条件下,新型分合式微通道达到一定混合程度时需要的混合长度及混合时间都小于另外两种通道,而且混合效率最高;新型微通道的压降在一定速度下虽然高于Z型通道,但相差甚少。总体比较而言,新型分合式微通道的混合性能优于其余两种微通道,压降损耗相差不多,可以作为微流体混合的实际应用。
[Abstract]:Miniaturization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way of modern 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icrosystem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icrofluidic chip is an application of microsystem. It aims at the biological or chemic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at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uses the corresponding high-e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 taking the microchannel as the main body. The functional unit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are scaled down to hundreds of microns or hundreds of millimeters and processed on the chip to achieve various reactions and separations in the whole laboratory. Micromix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icrofluidic chip. Its mixing effec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fluidic chip.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mixing efficiency of microchannel on micromixer has become a major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more types of microchanne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fluidic chips. High mixing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eet the needs of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a new type of split-close micro-channel structure is design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hannels. The structure can increase the mixing degree by increasing the flow degree of the fluid. In this paper, Flu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sed to study the mix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icrochannel. Firstly, the mix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icrochannel is studied from the angle of separation and the aspect ratio of depth to width.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re numerically optim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new type of microchannel mixing is 胃 ~ (70) / H / W ~ (-1), that is, the splicing angle is 70. 5. The channel width is 100u m and the mixing index is less than 0.03 when the inlet velocity is Vlm/s. In particular, when the velocity reaches 15m / s, the mixing index of the exit section of the microchannel has been reduced to 0.0032, which has basically reached the complete mixing.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the new micro-channel,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erms of inlet velocity,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kinematic viscosit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the mixing are obtain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and the channel length is fitted out, which has a great guiding effect on the manufacture and design of the microchannel length. Finally. In order to further prove the mix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icro-channel, it is compared with the straight channel and Z-type channel under the same operat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mixing lengt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mixing time and pressure dro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xing length and mixing time of the new micro-channel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channels under any speed conditions. And the mixing efficiency is the highest; Although the pressure drop of the new microchann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Z-type channel at a certain speed, the difference is very small. In general, the mix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icro-chann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microchannels, and the pressure drop loss is not much different. It can be used a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icrofluid mixing.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春霞,黄新波;微通道的流动阻力分析[J];微纳电子技术;2004年07期

2 刘婷婷,高杨,李磊民,胡莉;微通道冷却器的数值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S1期

3 王浩;吴慧英;郑平;;芯片微通道沸腾相变过程中流动交变现象探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S2期

4 高杨;白竹川;刘婷婷;袁明权;;微通道尺寸对开通道电渗泵性能的影响[J];微纳电子技术;2010年11期

5 喻世平;微通道传热的近似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1994年03期

6 程婷;罗小兵;黄素逸;刘胜;;基于一种微通道散热器的散热实验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7年06期

7 陈德良;冯彩玲;秦水介;;石英微通道内测量细胞表面电荷的研究[J];激光技术;2009年06期

8 陈从平;张涛;董小刚;;点胶微通道结构参数对胶体挤出过程影响规律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王艳;丁桂甫;张东梅;顾东华;;新型微通道散热器设计仿真[J];电子器件;2007年01期

10 韩宾;高杨;王保安;;V型微通道热沉的加工与测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东山;李锦辉;刘赵淼;;关于微通道相关问题研究方法现状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逄燕;刘赵淼;;温黏关系对微通道内液体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范国军;逄燕;刘赵淼;;微通道中液体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因素概述[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丽昆;逄燕;刘赵淼;;几何参数对微通道液体流动和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丽昆;刘赵淼;申峰;;几何参数对微通道黏性耗散影响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肖鹏;申峰;刘赵淼;;微通道中矩形微凹槽内流场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肖鹏;申峰;刘赵淼;李易;;凹槽微通道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周继军;刘睿;张政;廖文裕;佘汉佃;;微通道传热中的两相间歇流[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夏国栋;柴磊;周明正;杨瑞波;;周期性变截面微通道内液体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娄文忠;Herbert Reichel;;硅微通道致冷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陈杰;空调将进入微通道时代[N];科技日报;2008年

2 张亮;美海军成功为未来武器研制微型散热器[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亮;电动效应作用下微通道内液体流动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志华;微通道流场混合与分离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季喜燕;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贺占蜀;交错互通微通道多孔网格板制造及其强化传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范晓光;微通道内蒸汽及混合蒸气冷凝流动与传热[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金庆辉;微通道电泳芯片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7 刘江涛;微通道内单相和相变传热机理与界面特性[D];清华大学;2008年

8 全晓军;硅基梯形微通道内水蒸汽凝结换热特性及等温同向喷射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田田;微通道内气体流动换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甘云华;硅基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的可视化测量及其规律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征;超疏水微通道传递特性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晓玉;微通道光生物制氢反应器内微生物生长及传输特性[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焕玲;微通道换热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莹莹;网络化微通道散热器的设计仿真与温度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秉言;微通道中流动特性的大涡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6 赵向阳;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微通道系统研究及仪器设计[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逄燕;微通道内液体流动和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8 葛浩;新型微通道热沉的设计和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谢灵丹;微通道内微细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刘超;装有纵向涡流产生器的矩形微通道内的传热与流动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9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419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4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