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1 08:24

  本文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论文,希望能加深本专业的同学对该专业的认识。很好的,很全,看了会有新认识的。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研究

第2卷第1期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Vo.l2No.1

                 

2010年2月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onFeb.201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研究

吴伶锡,詹 杰,周仁龙

(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由14个模块组成,如果围绕特色课程体系的实施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多项创新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等。实践证明:效果较好,,能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课程体系;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3

  1998本科专业,复旦大学和兰州大学等名校的培养方案来制定我们的培养方案,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惑,经过7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对该专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因此,我们根据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的实际情况重新构建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努力探索该专业的专业特色。特色专业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主要内容之一。

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 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2,4,5]设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问题,不仅与学科发展有关,而且与学校定位有关,学校定位不同,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者的课时比重不同,教学内容要求也不同;我们学校是教学研究型大学,课时分配比例也就有了基本依据,总课时设为2500学时左右,课程分为5大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拓展专业口径是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保证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拓展专业口径,一是基础理论和技能拓宽;二是要专业基础课拓宽,使本专业的每个专业方向都拥有足够的基础平台;三是要拓展电子信息领域的广泛知识背景,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例如,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从模拟向数字及可编程数字硬件的转移,这一技术重点的转移使微电子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设计对象的性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导致了电子设计方法的重大变化;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加强EDA、DSP、SOC等课程的教学,充分体现新概念、新技术;同时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扎实基础,必须具备拓展电子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背景;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这

一 专业培养目标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方案既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又要体现学科交叉;既要体现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又要体现专业的实用性;既要体现专业口径的可拓展性,又要体现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本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当今最具生命力的领域之一,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个能使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在让学生全面发展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根据专业分方向,课程分层次、分阶段实施的基本思想,构建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平台”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力求符合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因此根据学科基础要求和学校的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为

[1-3]

:培养

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

①收稿日期:2009-08-11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G30706)

作者简介:吴伶锡(1964-),男,湖南湘乡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教学论、数字化测试技术研究。

105


  本文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47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