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发布时间:2016-10-24 17:40

  本文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出发,参考一流院校的办学思路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在质量为前提、为生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高起点、富有开拓创新的教学计划和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为目标,提出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1卷第1期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学科版)Vol.1.No.1

                          

2007年8月JournalofShanxiDato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Aug.200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杨成全,卢玉和,石云龙,王振义

(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摘 要: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出发,参考一流院校的办学思路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在质量为前提、为生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高起点、富有开拓创新的教学计划和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为目标,提出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 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874(2007)0120079204

  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从2001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此前,已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从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师资队伍建设、教材选择、实验室建设到学生管理,凡涉及到培养学生成才方面的事情无一不在考虑之列.经过6年的教学实践,有了第3届毕业生,我们又一次思考这一工作的总体情况,籍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的开设,把它们列入公共任选课(每个模块内至少选2学分),提高了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开设师范系列选修课,利用高师院校的优势,将教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列入培养目标,即开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实习和学科教学论等系列课程,在培养工科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基础教学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择业展宽门路,使毕业生既可以从事电子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也可以适应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形成高师院校电子类专业的办学特色.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模块课程,把握核心课程,放开选修课程,加强前沿学科和边缘交叉性学科的建设与教学,将新兴学科引入课程体系;增强专业适应性,使学生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平衡发展.

专业必修课模块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如机械制图、电路分析基础及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等,使本层次课程平台尽可能大,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铺垫宽厚的基础.在学习这些课程时,要求学生学习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比如学习模拟电

1 以高起点的教学计划为基础

  在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较高的物理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参照国内一流大学的教学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高起点且富有开拓创新性的教学计划,为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培养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学计划中,体现了保证专业必修课的教学质量,使培养对象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限选课(包括基本技能、能力培养2个模式)为提高专业水平创造良好的基础,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任选课注重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使培养对象达到本专业的应用、设计和开发能力;加强

收稿日期:2007202215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FAB050722]

作者简介:杨成全(19562),男,山西忻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物理学理论和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51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