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铜及钯包覆铜引线键合界面结构演变的原位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5 01:19

  本文选题:铜引线键合 切入点:钯包覆铜 出处:《东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摩尔定律的驱使下,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芯片集成密度越来越高。在该趋势下,芯片级互连结构尺寸不断缩小、密度不断增加,芯片中互连键合的可靠性等问题开始日益突出。在构建芯片互连结构的材料中,铜线因其价格便宜、电导高、热导率高、机械性能强等优势,是公认可替代传统互连金线的材料。然而,纯铜易氧化、硬度高等缺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该缺陷,半导体产业界近年来尝试引进钯包覆铜(palladium-coated copper,简称PCC)来代替铜线,用以克服纯铜易氧化的问题。然而,由于芯片后续封装工艺中需经受高温退火等处理步骤,并且某些芯片在未来服役中会承受高温环境,而退火处理和高温环境均可能导致键合界面结构发生变化,因而,深入研究铜基引线键合结构在高温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结构演化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无论是纯铜引线键合还是PCC引线键合,在退火处理过程中其界面微观结构演变的机理都尚不清楚。特别是PCC引线键合中Pd元素的扩散行为和大量空洞的形成等机制,都没有获得清楚的理论解释。透射电子显微镜拥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搭载快速相机,透射电子显微镜还可以实时观察材料结构的动态演化。通过结合多功能样品杆(对样品进行多外场负载、力电性能测试等),透射电子显微镜还可以对材料实现原位处理和同步观测。因而,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是研究互连结构界面在多种处理环境中结构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先进方法。本课题通过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在铜引线键合和PCC引线键合块材中制备了厚度小于100 nm、适合透射电镜观测的样品,通过原位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上述不同引线键合体系在原位退火条件下的结构演变。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铜引线键合界面原位退火实验研究:(1)界面结构演变的成分分析。退火前颗粒状的Cu-Al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简称IMC)分布在键合界面,主要成分为Cu9Al4,次要成分为CuAl2。50~220℃下退火处理24小时后,Cu-Al IMC的成分是:靠近Cu一端为Cu9Al4,远离Cu的一端为CuAl2。(2)IMC反应速率计算。基于原位观测Cu-Al IMC的动态生长过程,计算得到了Cu-Al IMC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和激活能,修正了Cu-Al IMC生长公式。(3)热可靠性分析。Cu-Al引线键合界面由于键合之前Al焊盘表面被氧化,在Cu-Al引线键合界面存在一层氧化铝,导致退火处理后键合界面处空洞的产生。空洞的形成降低了键合强度并增加了接触电阻,成为铜引线键合热失效点。同时,在50~220℃下退火24个小时后,Cu-Al IMC层中没有形成空洞。2、钯包覆铜引线键合界面原位退火实验研究:(1)界面结构演变的成分分析。退火前颗粒状的Cu-Al IMC分布在键合界面,成分为Cu9Al4。250℃下退火15个小时后Cu-Al IMC的成分是,靠近Cu一端为Cu9Al4,另一端为CuAl2,该结果与铜引线键合原位退火实验研究一致。同时,在IMC层中没有探测到Pd原子信号,因而认为Pd原子不参与键合界面IMC的形成。(2)热可靠性分析。250℃下退火15个小时后,铜层中形成了一个直径约3μm的空洞。分析认为,PCC引线键合由于外层100~200 nm厚的Pd层的存在,在形成铜球(free air ball,简称FAB)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铜晶粒。晶粒的连接处晶体的缺陷比较多,在高温下金属更容易融化和扩散。这导致了退火条件下PCC引线键合中大量空洞的形成,降低了PCC引线键合的热可靠性。本论文认为,尽管PCC引线键合可以有效地解决铜易氧化的缺陷,却引入了新的缺陷。本论文研究了铜及钯包覆铜键合结构在退火条件下的成分相和结构演化,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对优化铜及钯包覆铜引线键合工艺和提高芯片封装引线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4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Hui Wang,Dave DeGrappo;引线键合应用中的无延伸技术(英文)[J];半导体技术;2003年06期

2 何田;引线键合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4年10期

3 晁宇晴;杨兆建;乔海灵;;引线键合技术进展[J];电子工艺技术;2007年04期

4 黄华;都东;常保华;;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J];焊接;2008年12期

5 Yair Alcobi;;微细间距引线键合中的可靠性提高工艺(英文)[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8年12期

6 吕磊;;引线键合工艺介绍及质量检验[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8年03期

7 张崎;姚莉;;金属外壳引线键合可靠性研究[J];电子与封装;2009年03期

8 余斋;王肇;程俊;田怀文;;热压超声球引线键合机理的探讨[J];电子工艺技术;2009年04期

9 陆裕东;何小琦;恩云飞;;三维封装中引线键合技术的实现与可靠性[J];微电子学;2009年05期

10 冯武卫;孟庆丰;谢友柏;;利用压电换能器电信号检测引线键合质量[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以忠;张春霞;张锐;;引线键合机大物距高放大率光学系统的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孔凡芝;何静;王以忠;;用于引线键合的灰度相关匹配定位算法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李安宁;连雪海;金大元;;微波混合电路中的引线键合技术[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冯武卫;孟庆丰;谢友柏;范虹;;超声引线键合质量检测方法研究[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宋智军;;四通道光电耦合器微组装中的内引线键合[A];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一民;引线键合系统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婷婷;基于机器视觉的IC芯片焊点定位检测与误差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金良;铜引线键合工艺中焊盘内伤失效机理研究和改进[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肖春雷;全自动引线键合机数字化超声波发生器研究与设计[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薛瑞;超声功率和键合压力对金丝热超声键合质量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杨庆龄;铜及钯包覆铜引线键合界面结构演变的原位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易辉;全自动引线键合机系统软件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7 李浩;智能引线键合机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先青;全自动引线键合机产品检测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刘长宏;面向引线键合工艺的质量影响因素与规律的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10 胥晓;引线键合线弧成形规律及其实验平台运动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3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613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0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