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接收角同步辐射红外光束线的优化设计
本文选题:光学设计 切入点:同步辐射红外光束线 出处:《光学学报》2016年11期
【摘要】:对同步辐射红外光束线中由两个相同光学参数的超环面镜组成的对称式光学系统的像差和超环面镜缩放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使用3倍压缩比的超环面镜可将上海光源同步辐射红外光束线站BL06B的500μm波长的红外光在金刚石化学蒸汽沉积(CVD)窗上的透射率优化到50%左右;光学设计软件Zemax光线追迹结果表明,该对称式结构的像差不影响中红外光束的聚集性能。Synchrotron Radiation Workshop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使用3倍压缩比的超环面镜和直径15mm的金刚石CVD窗获得的光子通量与使用1倍压缩比的超环面镜和直径45mm的金刚石CVD窗获得的光子通量相当,但前者的碳峰吸收约为后者的37%。由两个3倍压缩比的超环面镜组成的对称式光学结构在兼顾近中红外性能的同时,优化了同步辐射红外光束线在远红外波段的性能。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erration and zoom ratio of a symmetric optical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ultra-toroidal mirrors with the same optical parameters in the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frared beam line is analyzed.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500 渭 m wavelength infrared light of the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frared beam line station of Shanghai light source can be optimized to about 50% on the diamon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window by using the ultra toroidal mirror with 3 times compression ratio. The optical design software Zemax ray trac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infrared light at 500 渭 m wavelength is about 50%. The aberration of the symmetric structure does not affect the aggreg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id-infrared bea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Workshop show that, The photonic fluxes obtained by using 3 times compression ratio ultra torus mirror and diameter 15mm diamond CVD window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btained by using double compression ratio ultra ring mirror and diameter 45mm diamond CVD window. But the carbon peak absorption of the former is about 37% of that of the latter. The symmetrical optical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toroidal mirrors with 3 times compression rati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ear and middle infrared properties and optimiz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frared beam line in the far infrared ban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52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1405258)
【分类号】:O4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并恢复同步辐射运行[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1期
2 杨传铮;程国峰;黄月鸿;;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三讲 同步辐射中的散射术及其应用(二)[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8年12期
3 杨传铮;程国峰;黄月鸿;;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一讲 同步辐射光源的原理、构造和特征(续)[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8年02期
4 程国峰;杨传铮;黄月鸿;;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二讲 同步辐射中的衍射术及其应用(一)[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8年03期
5 程国峰;杨传铮;黄月鸿;;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二讲 同步辐射中的衍射术及其应用(二)[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8年04期
6 程国峰;杨传铮;黄月鸿;;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二讲 同步辐射中的衍射术及其应用(六)[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8年08期
7 杨传铮;程国峰;黄月鸿;;同步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三讲 同步辐射中的散射术及其应用(五)[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9年03期
8 钱云龙;同步辐射[J];自然杂志;1979年08期
9 邵明珠;迅速发展的同步辐射[J];核物理动态;1984年01期
10 景成详;林奇关于同步辐射的报告[J];核物理动态;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夷;;发光与同步辐射[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2 麦振洪;;同步辐射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高兴宇;;基于同步辐射的磁性表征[A];2012中国功能新材料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磁材料及器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冼鼎昌;;新世纪的同步辐射[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大会特邀报告汇编[C];2004年
5 麦振洪;;同步辐射及其应用[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刘付轶;;同步辐射在原子分子物理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朱京涛;黄秋实;王占山;;基于多层膜技术的同步辐射硬X射线微聚焦波带片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田友伟;包刚;陆云清;郑莹;殷洁;杨建平;;周期量级线性激光同步辐射的频谱特性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崔明启;孙立娟;朱杰;陈凯;鄢芬;席士博;刘利娟;赵佳;郑雷;赵屹东;周克瑾;马陈燕;王占山;朱京涛;薛松;;北京同步辐射软X射线偏振测量装置及其应用[A];第七届全国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五届核反应堆用核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金建峰;肖维灵;陈海波;;同步辐射前端挡光元件弯曲冷却管道对流传热分析[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神奇的光[N];科技日报;2002年
2 罗晖;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告竣[N];科技日报;2004年
3 记者 王小龙;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实现小型化[N];科技日报;2013年
4 李大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第二阶段改造完成[N];科技日报;2007年
5 瞿剑;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停机改造[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亮;同步辐射软X射线辐射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杨科;基于同步辐射实验方法的低维系统物理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王国栋;Fe-ZnO界面的同步辐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王海波;Sr_2CuO_(3+δ)高温超导样品中微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刘艳萍;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研究拉伸诱导聚烯烃的相转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张旺;铁磁薄膜与极性ZnO表面相互作用的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文锐;软X射线单细胞辐照损伤的实验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王晓涛;北京同步辐射生物大分子光束线性能监测系统[D];兰州大学;2006年
3 王鹤;北京同步辐射1W2A小角散射光束线的设计与建造[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鹏波;遗态氧化锌的同步辐射XAFS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屈卫德;同步辐射单色器晶体面形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6 孙鹏飞;同步辐射微束荧光CT及其稀土元素定量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年
7 周绍辉;L-缬氨酸和L-异亮氨酸的同步辐射光电离解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曹继红;一种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辐射标定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孙金大;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成像研究NO~+ c~3Π (v’=0)态解离动力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56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65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