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有机-无机混合阳离子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5-01 06:16

  本文选题: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 + 混合阳离子 ; 参考:《科技导报》2017年17期


【摘要】: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制备方便、光学带隙可调、电荷传输性能优异等特性,正成为新一代革命性的半导体光电材料。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钙钛矿材料的量子产率已经超过90%。材料合成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在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包括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和晶体管等。本文回顾了有机-无机混合阳离子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材料晶体结构、纳米晶合成过程、器件制备及其光电特性表征。有机-无机混合阳离子为高量子产率钙钛矿纳米晶的合成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制备高亮度、高效率发光二极管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
[Abstract]:Th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 is becoming a new generation of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preparation, adjustable optical band gap and excellent charge transport perform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the quantum yield of perovskite has exceeded 90%.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synthesis has promoted its applications in opto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solar cells, light-emitting diodes, photodetectors and transistors. In this paper,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organic-inorganic mixed cationic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is reviewed, including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aterials,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nanocrystalline, the fabrication of device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The organic-inorganic mixed cations have opened up a new 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with high quantum yield, and also provided a new idea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luminance and high efficiency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作者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021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674074)
【分类号】:TN31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培君;修复发光二极管简法[J];家庭电子;2000年07期

2 张仕能;;发光二极管接反了[J];电子制作;2000年01期

3 蒋大鹏,尹长安,申德振;速发展的高亮度和白色发光二极管[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05期

4 蒋大鹏,尹长安,申德振,范希武;21世纪的白色发光二极管[J];光机电信息;2001年03期

5 刘洪楷;发光二极管在侦察中的应用[J];光机电信息;2001年12期

6 周月;白色发光二极管照明用于节能型路灯[J];光机电信息;2001年12期

7 一凡;紫外线发光二极管[J];微电子技术;2001年04期

8 张粹伟;发光二极管的进一步发展[J];中国照明电器;2001年01期

9 ;采用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前照灯[J];光机电信息;2002年03期

10 ;发光二极管能加速创面愈合[J];光机电信息;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晓亮;沟黑登志子;Claire Heck;谷垣宣孝;平贺隆;;利用真空喷雾法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中制备双层和梯度结构[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邵介圣;彭海洲;梁子冲;;新型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和在交通信号灯中的应用[A];海峡两岸第七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C];2000年

3 王卓;刘昌龙;吕依颖;张晓东;尹立军;;基于位错工程的硅基发光二极管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4 方志烈;;超高亮发光二极管及其应用的现况与展望[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5 欧阳征标;李景镇;朱骏;张登国;孙一翎;;高效率光子晶体发光二极管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6 蔡伟智;;半导体照明光源——发光二极管失效机理探讨[A];2007年中国(厦门)LED照明与装饰论坛暨城市夜景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哲艮;;太阳能发光二极管照明[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许振军;;发光二极管吸湿问题探讨[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王瑗;潘葳;李向亭;;基于发光二极管的普朗克常数的测量[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方志烈;;白色发光二极管研究进展[A];海峡两岸第十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蓝建中;日本可杀菌发光二极管研制成功[N];中国食品报;2010年

2 武汉 余俊芳;新型发光二极管[N];电子报;2010年

3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发光二极管点亮光明前程[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建琛 通讯员 李静;我科研人员破解深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应用难题[N];科技日报;2013年

5 张巍巍;彩色高效硅基发光二极管问世[N];中国能源报;2013年

6 吉林 王维平 王宏大;巧用发光二极管三例[N];电子报;2007年

7 记者 任海军;中国科学家发明“塑料”发光二极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记者 祖铁楠;我国白色发光二极管研究又攀新高[N];中国电子报;2001年

9 顾定槐;瓦克创新发光二极管光学透镜工艺[N];中国化工报;2009年

10 王小龙;超薄发光二极管软片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冰;改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及光萃取效率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何素明;光谱法发光二极管结温测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湘潭大学;2014年

3 聂海;聚合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赵佳;利用金属—介质纳米结构增强LED发光的FDTD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余磊;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实现高性能聚合物发光二极管[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郭洪辉;一维纳米ZnO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光二极管[D];厦门大学;2009年

7 蒋大鹏;白光LED及相关照明器件工艺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黄艳;新型聚对苯乙炔(PPV)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发光二极管和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莫小明;低维ZnO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于新刚;GaN基功率型LED器件及汽车前照灯散热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舰;溶液法在制备高效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郭苑;倒装LED封装及其散热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魏璇;GeSn发光二极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陈涛;结构优化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5 李浩;交流发光二极管(AC LED)发光特性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6 代颖;极化效应对近紫光LED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7 张重阳;有机太阳能电池阴极界面修饰及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杨;发光二极管正向电学特性[D];天津大学;2012年

9 赵盼盼;发光二极管的光色自动检测系统[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建浦;新型(艹北)聚酰亚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28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828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1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