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影响化学机械抛光4H导电SiC晶片表面质量的关键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5 15:58

  本文选题:碳化硅 + 化学机械抛光 ; 参考:《人工晶体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选用二氧化硅抛光液抛光4H导电SiC晶片表面,探究影响SiC晶片表面质量的关键参数,获得更高的去除效率和表面质量。实验结果表明,SiC表面的氧化是氢氧根离子和双氧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保持压力不变并增加氢氧根离子或双氧水的含量,SiC表面去除速率先增加后保持不变。在更大的压力下增加氢氧根离子的含量,SiC表面的抛光去除速率进一步增加。通过优化的抛光参数,SiC表面的抛光去除速率达到142 nm/h。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保持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氧化作用与机械作用相匹配,是获得高抛光效率和良好的表面质量的关键。表面缺陷检测仪(Candela)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测试结果表明,SiC抛光片表面无划痕,粗糙度达到0.06 nm。外延后总缺陷密度小于1个/cm2,粗糙度达到0.16 nm。
[Abstract]:The surface of 4H conductive SiC wafer was polished by using silicon dioxide polishing liquid, and the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urface quality of SiC wafer were investigated to obtain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and surface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xidation of sic surface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hydrogen hydroxide ion and hydrogen peroxide. Keeping the pressure constant and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hydroxide ion or hydrogen peroxide the removal rate of sic surface firstly increases and then remains unchanged. The removal rate of sic surface was further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hydroxide ions under higher pressure. The removal rate of sic surface is up to 142 nm / h by optimizing polishing parameters. The further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keeping the oxidation and mechanical action matching in the process of 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 is the key to obtain high polishing efficiency and good surface quality. The results of surface defect detector Candela and AFM) show that there is no scratch on the surface of sic polishing wafer and the roughness is 0.06 nm. The total defect density is less than 1 / cm ~ 2 and the roughness is 0.16 nm.
【作者单位】: 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4AA041402)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Z141103001814088) 新疆兵团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
【分类号】:TN30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志瑞;鲁进军;李耀东;王继;林霖;;300mm硅片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分析[J];半导体技术;2006年08期

2 孙禹辉,康仁科,郭东明,金洙吉,苏建修;化学机械抛光中的硅片夹持技术[J];半导体技术;2004年04期

3 修树东;倪忠进;陈茂军;;化学机械抛光的研究进展[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8年06期

4 许旺;张楷亮;杨保和;;新型铜互连方法——电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9年06期

5 武彩霞;刘玉岭;刘效岩;康海燕;;一种去除化学机械抛光后残留有机物的新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01期

6 刘涛;高慧莹;张领强;陈学森;;化学机械抛光压力控制技术研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0年09期

7 涂佃柳;刘晓斌;;化学机械抛光中的颗粒技术[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1年02期

8 戴媛静;裴惠芳;潘国顺;刘岩;;钛基片的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储向峰;王婕;董永平;乔红斌;张王兵;;过氧化氢抛光液体系中钌的化学机械抛光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邢星;王良咏;刘卫丽;谢华清;宋志棠;蒋莉;邵群;程继;熊世伟;刘洪涛;;蓝宝石化学机械抛光液作用机制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进;雒建斌;路新春;潘国顺;;硅片化学机械抛光碰撞去除机理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谭刚;吴嘉丽;;硅衬底的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苏建修;郭东明;康仁科;金洙吉;李秀娟;;硅片化学机械抛光时硅片运动形式对片内非均匀性的影响分析[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4 谭刚;;硅晶圆CMP抛光速率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刘静;我市又一国际合作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N];廊坊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彩玲;300mm硅片化学机械抛光设备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敬远;硅片化学机械抛光加工区域中抛光液动压和温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曾旭;新型铜互连扩散阻挡层钌、钌钽合金、钼基薄膜的化学机械抛光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徐驰;基于摩擦力在线测量的化学机械抛光终点检测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冯春阳;纳米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建模与仿真及可制造性设计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鲁海生;新型铜互连阻挡层Co/TaN的化学机械抛光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苏建修;IC制造中硅片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永光;基于分子量级的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机理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贾艳明;面向化学机械抛光的成品率驱动的布线算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10 刘瑞鸿;二氧化硅介质层CMP抛光液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波;新型铜互连阻挡层材料Ru的CMP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林广川;化学机械抛光中颗粒运动与材料去除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连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二氧化硅介质层的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俞栋梁;铜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的抛光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刘立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二氧化硅介质化学机械抛光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6 杜志友;关于铜互连化学机械抛光液的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刘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钨插塞的化学机械抛光机理[D];天津大学;2012年

8 孔建军;晶片化学机械抛光中的质量问题的研究及解决[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王东海;氟化钙晶体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大鹏;硅微通道阵列结构的化学机械抛光及清洗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8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848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