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硅微通道板化学机械抛光及微通道整形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04:06

  本文选题:硅微通道板 + 化学机械抛光 ; 参考:《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以硅材料为基础制作微通道板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硅微通道板相相对于传统工艺的微通道板具有更多优点,比如高分辨率、高深宽比、高电子增益、低功耗等,被广泛的应用于离子探测、微光夜视等领域。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在硅微通道板制备工艺过程中,对化学机械抛光和硅微通道结构整形技术进行了优化与改进,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真空填蜡的方法实现对硅微通道阵列结构孔道的保护,并优化了化学机械抛光的工艺与去蜡清洗工艺,实现了对硅微通道板的化学机械抛光。(2)研究了硅微通道阵列结构整形的方法与实验条件,并优化实验工艺条件,制备出正方形孔形的硅微通道阵列结构。(3)利用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对硅微通道阵列结构等径区域进行研究,测得等径区域所占比重,并优化整形实验条件获得更高比重等径区域的硅微通道阵列结构。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abricating microchannel plate based on silicon material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t home and abroa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icrochannel plate, silicon microchannel plate has mor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resolution, high aspect ratio, high electron gain. Low power consumption is widely used in ion detection, low-light night vision and other fields. In this paper,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olishing and silicon microchannel structure shaping technology are optimized and improved in the process of fabrication of silicon microchannel plate by mean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i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using vacuum wax filling method to protect silicon microchannel array structure, and optimizing the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process and dewaxing cleaning process. The methods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silicon microchannel array structure shaping are studied, and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conditions are optimized. The silicon microchannel array structure with square pore shape was prepared. The equal diameter region of silicon microchannel array structure was studied by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method, and the proportion of equal diameter region was measured. The structure of silicon microchannel array with higher specific gravity and equal diameter was obtained by optimizing the shaping experiment conditions.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30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江,张大慰;微通道板的再生[J];高速摄影与光子学;1987年03期

2 潘京生;微通道板及其主要特征性能[J];应用光学;2004年05期

3 黄永刚;黄英;张洋;刘辉;李国恩;;硅微通道板的研究进展[J];应用光学;2011年05期

4 张素勤;;多层倍增电极的微通道板[J];应用光学;1991年05期

5 闫金良;微通道板离子阻挡膜[J];应用光学;1996年01期

6 闰金良,孟淑英,,向世明;微通道板增益疲劳机理研究[J];应用光学;1996年04期

7 阎金良,石中和;微通道板防离子反馈膜新工艺[J];光子学报;1998年07期

8 徐江涛;张太民;;微通道板质量污染对二代倒像微光管性能的影响[J];真空电子技术;2008年06期

9 周旭辉,刘世才,陈德炎,徐宗和;微通道极电子冲刷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10 黄敏;多阳极微通道阵列探测器件[J];光电子技术;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燕红;陈小梅;丛晓庆;周建勋;;微通道板增益变化与噪声因子关系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缪坤治;宁进;;降低微通道板固定图案噪声的途径与实践[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乐务时;陈楠;龙高群;;微通道板真空烘烤氢还原工艺[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4 罗春平;梁汉东;孙东旭;;微通道板表面涂层的TOF-SIMS分析[A];2007年全国质谱学会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质谱仪器和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金德义;李树德;陈文奎;于红梅;;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综合参数测试装置的研制[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4年

6 杨杰;赵文锦;;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温度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赵文锦;徐汉成;;高密度矩阵阳极动态模拟测试实验研究[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戴莉;微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黄永刚;微通道板电性能及其导电机制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3 慈朋亮;硅微通道板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延军;二维电子倍增器及其新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颂红;微通道内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成形与传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琳琳;基于阵列刻蚀的微通道板制备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代伟;多层分叉微通道散热器的水冷散热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王文文;大面积光电倍增管地磁场性能影响和寿命老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吴柯鑫;硅微通道板化学机械抛光及氧化绝缘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5 梁超;高分辨率硅微通道板基体制备技术[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海斌;硅微通道板化学机械抛光及微通道整形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7 田菲;硅微通道氧化特性的进一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正君;微通道板化学处理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吴奎;微通道板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10 袁丁;由光辅助电化学刻蚀制备大面积p型硅微通道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9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859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b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