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镜驱动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本文选题:变形镜 + 控制电路 ; 参考:《现代电子技术》2017年22期
【摘要】:96通道变形镜驱动器内含6个驱动模块,每个驱动模块含有16个输出通道,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控制这6个驱动模块,并实现与上位机、图像处理模块的交互通信,设计了变形镜驱动器控制电路。该电路包含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中硬件设计包含了电源设计、接口设计和FPGA设计,旨在实现高速向CPCI总线传输来自SPI接口的驱动矢量数据,同时把这些数据以适当的速度发给上位机。软件设计包括FPGA程序和NIOS系统程序设计,其中NIOS程序旨在实现上位机对上位机指令或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发送,以及对系统参数的配置以及驱动模块参数的保存等。结果表明,该电路不仅能够以200 f/s的速率正确接收并发送来自图像处理模块的驱动矢量数据,还能够正确收发来自上位机网口或者串口的控制指令,实现单通道与驱动矢量的切换、驱动矢量数据源的切换、单通道电压设置、放大器参数调试和保存以及通道数据读取、回传等功能,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
[Abstract]:The 96 channel deformable mirror driver contains 6 driving modules, and each drive module contains 16 output channels. In order to manage and control the 6 driving modules more effectively, and to realize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host computer and image processing module, the 96 channel deformable mirror driver contains 16 output channels. The control circuit of deformable mirror driver is designed. The circuit includes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The hardware design includes power supply design, interface design and FPGA design. The purpose of this circuit is to transmit the driving vector data from SPI interface to CPCI bus at high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hese data are sent to the upper computer at the appropriate speed. The software design includes FPGA program and NIOS system program design, in which the NIOS program aims to realize the receiving, processing and sending of the instructions or data, the configuration of system parameters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driver modu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rcuit can not only correctly receive and transmit the driving vector data from the image processing module at the speed of 200 f / s, but also send and receive the control instructions from the upper computer network port or serial port correctly. The functions of single channel and drive vector switching, driving vector data source switching, single channel voltage setting, amplifier parameter debugging and saving, channel data reading and retransmission are realized.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AA20158022006)资助项目
【分类号】:TH74;TN4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伏波,乔大勇,苑伟政,姜澄宇;几种分立式微变形镜的性能模拟与比较[J];光学仪器;2005年05期
2 马剑强;刘莹;陈俊杰;李保庆;褚家如;;200单元硅基单压电变形镜的设计与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8期
3 杜荣清;张小军;;大行程变形镜有限元分析[J];光电工程;2011年05期
4 林旭东;刘欣悦;王建立;王富国;卫沛锋;;137单元变形镜的性能测试及校正能力实验[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2期
5 赵洪志,赵达尊,沙定国;分块式变形镜的计算机模拟[J];光学技术;1993年01期
6 李邦明;沈建新;廖文和;张运海;;微机械薄膜变形镜校正性能及控制算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7期
7 林旭东;刘欣悦;王建立;李洪文;王富国;卫沛锋;王亮;姚凯男;贾建禄;;961单元变形镜研制及性能测试[J];光学学报;2013年06期
8 郭爱林;朱海东;杨泽平;唐仕旺;谢兴龙;朱健强;;基于驱动器位置相位校正的变形镜控制算法[J];光学学报;2013年03期
9 林旭东;刘欣悦;李洪文;王建立;;变形镜及其驱动器的动态响应测试研究[J];红外技术;2011年11期
10 余洪斌,陈海清,竺子民,李俊,张大成,李婷;一种新型微变形镜键合技术[J];光电工程;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饶伏波;乔大勇;苑伟政;姜澄宇;;分立式微变形镜的单元排列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马剑强;刘莹;李保庆;褚家如;;新型单压电片变形镜的设计与表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靳冬欢;王三宏;;关于新型MEMS变形镜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的展望[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杨再荣;韩琰;郭全中;;KC-400型X线机摄影控制电路的改造[A];新疆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苏 施建明;两罐不间断供水控制电路[N];电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汪为民;表面工艺静电驱动MEMS变形镜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孙飞;液晶—变形镜的高低阶式自适应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3 马剑强;压电厚膜驱动的变形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杨华峰;用于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空间校正能力的组合变形镜波前校正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许晓慧;基于PZT厚膜的MEMS微变形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轶群;多层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变形镜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刘浩;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乔大勇;基于MEMS技术的自适应光学微变形镜的设计与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何洋;MEMS微变形镜的系统级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李开成;大冲程高表面质量MEMS微变形镜实现技术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虞益挺;MEMS微变形镜设计及其薄膜残余应力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44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94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