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A和STFFT算法的辐射EMI噪声分析与诊断方法
本文选题:电磁兼容 + 独立分量分析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现代科学向着高频、高速、高灵敏度、高安装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电器设备已经渗入工业、农业、军事和家庭等各个领域,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使得人类居住的环境日益恶化。目前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方法都只能从理论和建模方面分析辐射问题,而无法判定噪声源,且其理论结果与实际有着一定的误差,因此复杂电子设备电磁辐射噪声源的识别和诊断成为了EMI故障分析中最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ICA和STFFT算法的辐射EMI噪声分析与诊断方法”,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从基础理论出发,对复杂电子设备的辐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全面的、快速的多辐射源溯源方法。(2)研究复杂电子设备多辐射源的筛选方法和定位方法。将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应用于多辐射源辐射噪声分析,将混合的辐射电磁干扰噪声信号分离成若干个独立的噪声信号,作为辐射噪声超标源头的备选信号。将时频分析方法应用于多辐射源辐射噪声研究,对分离后的独立辐射电磁干扰噪声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出各信号的时频特征,从而诊断出引起辐射超标的主要原因。(3)通过三组验证实验,分别将该方法应用于双共模模型、双差模模型和共差模混合模型中,成功将混合辐射噪声信号分离并且找出辐射超标的原因,验证了该筛选定位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两个实际的复杂电子产品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成功找出了辐射超标的原因,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使得产品通过标准测试。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提出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复杂电子设备的多辐射源溯源研究,可以准确快速地定位辐射源,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今后的辐射电磁干扰研究和工程人员的整改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Abstract]:Modern science is developing towards high frequency, high speed, high sensitivity, high installation dens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all kind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have penetrated into various fields such as industry, agriculture, military and family, etc.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which make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human beings deteriorate day by day. The current EMC analysis methods can only analyze the radiation problem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y and modeling, but can not determine the noise source, and its theoretical results have some errors with the practice. Therefor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noise source of complex electronic equipment has become the biggest challenge in EMI fault analysis. Aiming at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thod of radiation EMI noise analysis and diagnosis based on ICA and STFFT algorithm,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1)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the radiation mechanism of complex electronic equipment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and fast tracing method for multiple radiation sources is proposed. The screening method and location method for multiple radiation sources in complex electronic equipment are studied. The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radiation noise analysis of multiple emitter sources. The mixed radiated EMI noise signals are separated into several independent noise signals, which are used as alternative signals for the source of the radiated noise exceeding the standard. Th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radiation noise from multiple radiation sources, and the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ignal are extracted by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the separated independent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noise signal. Thus, the main cause of radiation exceeding the standard is diagnosed. (3)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double common mode model, the double differential mode model and the common difference mode mixed model respectively through three groups of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The mixed radiation noise signals are separated and the reason of radiation exceeding the standard is found out, which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The last two practical cases of complex electronic produc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find out the cause of radiation exceeding the standard successfully, and take corresponding rectification measures to make the product pass the standard tes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be applied to the traceability of multiple radiation sources of complex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an locate the radiation sources accurately and quickly, and take corresponding corrective measures.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the rectification research of engineer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勤;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汉召开[J];高电压技术;2000年04期
2 王勤;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汉召开[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0年03期
3 ;中国电磁兼容网开通[J];电工技术杂志;2000年04期
4 徐敏荣;计算机电磁兼容不容忽视[J];电子科技;2000年05期
5 滕俊恒;电磁兼容认证工厂质量体系要求[J];电子质量;2000年08期
6 肖小军;电磁兼容(EMC)技术的发展动态[J];湖南电力;2000年02期
7 侯冬云;2000年电磁兼容学术交流会在厦门召开[J];舰船电子工程;2000年06期
8 腾俊恒;电磁兼容与电磁兼容认证[J];家用电器科技;2000年04期
9 张凤太;高速公路隧道电力及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J];基础自动化;2000年03期
10 王彦玲;电磁污染与电磁兼容[J];山西电子技术;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晖;覃宇建;刘培国;;舰船电磁兼容仿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陈绍魁;;智能化电器及系统的电磁兼容[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刘鸿琴;;浅谈电磁兼容及其测试[A];2001年电子测量新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4 赵刚;;序[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5 于延霞;;快轨车电磁兼容解决措施[A];2008年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学术年会——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建国;;无线超短波电磁兼容环境监测方法研讨[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敏;蓝天翼;;车载平台电磁兼容的数值仿真[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李永明;俞集辉;;从电气工程类学生中培养电磁兼容人才的探讨[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小宇;;电磁兼容学科综述[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10 宋云;张进;;电磁兼容与可靠性[A];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巍;电磁兼容困扰家电企业[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吴健南 青云;EMC认证向无形“杀手”宣战[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文新 本报记者 张锋;电磁兼容: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N];解放军报;2005年
4 黄小琴 曾轶群;203所的EMC[N];中国航天报;2006年
5 朱明杰 吴慎山;欧盟的电磁兼容指令[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诸玲珍;EMC:新需求催生新技术 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至关重要[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晓光;手机上市要通过电碰兼容认证[N];江苏经济报;2000年
8 小令;打造检验检疫电磁兼容检测平台[N];苏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特约撰稿人 白同云;电磁兼容认证与有关法规[N];中国电子报;2000年
10 记者 刘伊婷;电磁兼容不合格仍是主要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卢中昊;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李高升;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白保东;电磁兼容暗室特性的时域分析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4 吴定超;汽车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旭锋;传输线理论及电磁兼容计算的半解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李勃;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软件平台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杨开宇;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樊宽刚;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辐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黎淑兰;基于无耗和有耗介质基底的串扰理论研究和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灿;转向架失稳检测装置电磁兼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小飞;基于小波分析和FastICA算法在电磁兼容中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夏欢;基于ICA和STFFT算法的辐射EMI噪声分析与诊断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艺平;煤矿用产品电磁兼容测试技术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5 张玉莲;电磁兼容仿真建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方俊;城市地铁电磁兼容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7 黄柯乐;电磁兼容仿真平台实体数据及后处理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梁U,
本文编号:1959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95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