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容错电路系统设计技术
本文选题:复杂电磁环境 + 冗余容错 ; 参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为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中冗余容错电路系统容错形式单一、容错能力有限、冗余单元利用不充分和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交互式-协同故障容错(ICFT)技术。根据整个电路系统预期输出信号,利用硬件本身冗余无故障单元替换故障单元。结合硬件演化(EHW)和补偿平衡技术(RBT),当冗余无故障单元不足时,采用被动式ICFT技术对既有故障实现容错。当采用被动式ICFT技术失败时,采用主动式ICFT技术,通过注入故障并重新分配子电路功能实现容错。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冗余容错(CRFT)和硬件演化(EHW)相结合的技术CRFT-EHW相比,采用ICFT技术能够容忍的工作电路最大故障单元累积量为41个,远大于采用CRFT-EHW技术时的16个。
[Abstract]:A novel interactive cooperative fault tolerance (ICFT)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ingle fault-tolerant form, limited fault-tolerant capability, inadequate use of redundant units and low reliability i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s. According to the expected output signal of the whole circuit system, the fault unit is replaced by the redundant fault-free unit of the hardware itself. Combined with hardware evolution (EHW) and compensation balancing (RBT), passive ICFT is used to implement fault tolerance for existing faults when redundant fault free units are insufficient. When the passive ICFT technology fails, the active ICFT technique is used to realize fault tolerance by injecting faults and reallocating sub-circuit func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CRFT-EHW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redundancy fault-tolerant (CRFT) and hardware evolution (EHW), the maximum cumulative amount of fault units in working circuits that can be tolerated by ICFT is 41, 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with CRFT-EHW.
【作者单位】: 军械工程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1153,61372039,61601495)
【分类号】:TN7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本龙;赵宏宇;刘兵;;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指挥效能评估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10期
2 邹阳森;刘东;杨建文;高嵩;赵团结;;复杂电磁环境系统的效能评估[J];兵工自动化;2009年11期
3 吴三元;侯志楠;程红跃;熊永坤;;复杂电磁环境评估方法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0年05期
4 路军杰;祁月辉;袁健全;;全弹复杂电磁环境试验系统构建设想[J];航天电子对抗;2012年06期
5 汪连栋;许雄;曾勇虎;韩慧;杨晓帆;;复杂电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13年02期
6 邱世锋;;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的初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0期
7 蒙洁;戚宗锋;李林;胡明明;;复杂电磁环境质量的评价与控制[J];航天电子对抗;2013年04期
8 张显;詹海洋;王宇;冷巍;;一种复杂电磁环境的构建方法[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许雄;汪连栋;曾勇虎;韩慧;洪丽娜;;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的研究思路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13年06期
10 高岩;于博;;复杂电磁环境特性[J];四川兵工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敏;;浅谈复杂电磁环境及其度量[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2 陈家榕;梁奉兴;;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装备保障问题初探[A];武备维修保障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3[C];2013年
3 徐远哲;;信息化作战条件下的复杂电磁环境分析[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戚学文;孙永侃;熊正祥;李雪飞;;基于复杂电磁环境的情报探测模型研究[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余志勇;邱迎锋;钞锋;;训练场区复杂电磁环境设置系统[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大为;周鹏;刘琼俐;;复杂电磁环境下指挥控制装备通信保障实战化训练研究[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贾立印;肖凯宁;胡莉琼;卢西义;钟圣;;无线通信装备复杂电磁环境效应测试平台研究[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晶;李智;来嘉哲;;基于宽角抛物方程的复杂电磁环境建模与仿真[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耿奎;冷锋;刘德胜;;复杂电磁环境下反导作战仿真研究[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向刚;赵希国;李贺佳;;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可视化研究[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平社;夯实复杂电磁环境训练的基础[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张树德;复杂电磁环境中如何练本领[N];解放军报;2007年
3 刘时名邋盛巍;把复杂电磁环境贯穿训练全程[N];解放军报;2007年
4 何教茂 雷鸣 记者 林少华;大力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N];战士报;2007年
5 安卫平;扎实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N];中国国防报;2007年
6 吴亮林;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N];战士报;2007年
7 李辉忠;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必须遵循训练规律[N];战士报;2007年
8 刘克科;复杂电磁环境下抓好部队训练的思考[N];战士报;2007年
9 宋艳华邋特约记者 姜玉坤;推动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见实效[N];解放军报;2008年
10 李大勇邋特约通讯员 谭长俊;“复杂电磁环境在哪里?”[N];解放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啸;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信息网络的渗流与鲁棒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李宗利;面向发射任务的复杂电磁环境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洁;面向服务的复杂电磁环境电磁态势可视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唐洋;复杂电磁环境三维态势可视化软件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郑铁龙;基于NCW的复杂电磁环境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孙清清;复杂电磁环境下ADS-B性能评估和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李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文绮;复杂电磁环境复杂度度量[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赵紫阳;机载电台复杂电磁环境下模拟仿真技术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8 徐伟;复杂电磁环境系统控制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韩雪;基于测量数据的复杂电磁环境构建与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陈捷;复杂电磁环境效应仿真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0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11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