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一种双频带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8-07-11 14:51

  本文选题:频率选择表面 + 双频带 ; 参考:《微波学报》2017年S1期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8.5~11 GHz频段及35.5~37.5 GHz频段上的双层双频带频率选择表面结构。根据该FSS的物理结构建立了其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的上层可视为一个容性面,下层可视为感性面。利用CST软件对所设计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所给出的电路模型得到的结果可以很好地拟合。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得知,该结构在所需的X波段及Ka波段内均有良好的频率选择特性。第一通带由感性面与容性面耦合实现,第二通带通过单元间电容和下层十字形结构形成的等效电感谐振实现。本文所设计FSS结构单元尺寸很小,相对于第一谐振点9.63GHz不足1/5波长,介质板厚度为0.1mm。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double-layer double-band frequency-selective surface structure working in the frequency band of 8.5 GHz and 37.5 GHz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FSS, the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upper layer of the model can be regarded as a capacitive surface and the lower layer as an inductive surface. The designed model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CST software,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an be fitted well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given circuit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has good frequency selection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X band and Ka band. The first pass band is realized by coupling the inductance surface with the capacitive surface, and the second band is realized by the equivalent inductance resonance formed by the capacitance between units and the lower cross structure. The size of the FSS structur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very small, less than 1 / 5 wavelength relative to the first resonance point of 9.63 GHz,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dielectric plate is 0.1mm.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分类号】:O4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秋;高劲松;冯晓国;;一种新型复合单元频率选择表面[J];微波学报;2008年01期

2 舒楠;张厚;李圭源;徐海洋;;基于曲折线单元的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0年04期

3 杨国辉;李忻媛;吴群;;具有高角度和极化稳定度的频率选择表面[J];微波学报;2010年S1期

4 沈忠祥,华荣喜;多层频率选择表面的分析[J];电子学报;1992年06期

5 张桐;王晓鲁;李宛露;高前超;杨国辉;;基于十字形的改进新型频率选择表面[J];微波学报;2010年S2期

6 乔学增;李姣;李昱科;骆兴芳;;一种可调复合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史为民;章文勋;;准三维频率选择表面的矢量模式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8 孙艳军;董连和;陈宇;冷雁冰;;频率选择表面的分析方法和仿真技术研究[J];红外;2010年03期

9 郭兴旺;李尚生;陈佳林;;影响频率选择表面传输特性的参数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2年11期

10 赵芳芳;曹群生;胡明春;;有限大曲面频率选择表面的建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强;闫敦豹;袁乃昌;付云起;;频率选择表面的有限元分析[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2 姜荣;逯贵祯;张锋;李艳霏;;螺旋结构频率选择表面的吸波特性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鲍峻松;伍瑞新;钱祖平;杨帆;项阳;;随机分布电阻贴片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吸波特性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4 杨红玉;龚书喜;张鹏飞;查锋涛;谭瑞;;高频率稳定性的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张桐;王晓鲁;李宛露;高前超;杨国辉;;基于十字形的改进新型频率选择表面[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林宝勤;张辉;袁乃昌;;谱域法分析含单轴各向异性介质衬底的频率选择表面[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7 卢俊;孙连春;;任意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的有效分析方法[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卢俊;孙连春;;任意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的有效分析方法[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昌委;王秉中;;用于频率选择表面设计与优化的FDTD/GA算法[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李江;李春晖;陈国瑞;;频率选择表面研究[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书峰;频率选择表面的小型化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建;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及其在雷达罩上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左钰;新型三维频率选择结构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天尧;双频带频率选择表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冯波;时域有限积分技术的周期边界理论及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3 韩越;频率选择表面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翔宇;新型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与应用[D];安徽大学;2016年

5 尹柏林;新型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与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高超;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全介质频率选择表面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方家萌;不可展频率选择表面的加工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颖;基于组合单元的频率选择表面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经纬;宽通带的频率选择表面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李成凯;频率选择表面的宽带及多频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15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115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