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
本文关键词: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过程,是在学生被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后,教师;及时提出具有启发性且能覆盖当前所教知识点的问题,;学生活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进入学习情境、做好;学习准备情境创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动机播放情境;分析问题、思考初步方案、形成行动计划;启发思考提出启发问题、提供学习策略的方法指导提问;收集、分析、加工、;提供认知工具、监控评价信息;自主学习与
过程,是在学生被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后,教师
及时提出具有启发性且能覆盖当前所教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分析情境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过程而言,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围绕教师提出的与某个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协作情境围绕学生协作交流过程,在自主探究地基础上,组织学生以讨论形式开展小组或班级内的协作与交流,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认识与理解。点评情境则是针对总结提高过程,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来补充和完善全班学生仍然存在的不足,以便全面、深刻地达到与当前所学知识点有关的教学目标的要求。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过程可如图6所示。
学生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进入学习情境、做好
学习准备情境创设
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动机播放情境
分析问题、思考初步方案、形成行动计划
启发思考提出启发问题、提供学习策略的方法指导提问情境
收集、分析、加工、
提供认知工具、监控评价信息
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提供资源分析情境
和方法的指导
讨论、共享资源和信息、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和方法、意义建
协作交流
提供协作和问题解决工具、协作策略指协作情境
构导、组织并参与讨论
讨论、反思、自评和互评、拓展、迁移
总结提高
总结点评、提出拓展迁移的问题和情境
点评情境图6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过程
2.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通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最终都需要在课堂师生的教与学行为中体现;同样地,电子书包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理念、模式、策略和方法等最终也都需要体现在课堂师生的教与学行为中。
表3
不同层次的教学行为
行为层次名称
举例
特点表征
操作行为
与工具无关,无行为主体的目的
行为要素
说、写、听、看性,无教学意义
微观板书、提问、汇
行为
行为对报、展示、陈述、由“说”、“写”等行为要素构成
实验由微观行为按照一定序列组合而
中观提问-讲解-实成。一连串的行为序列形成的行
行为
行为链验-汇报-归纳-为链,承载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总结单元,针对某个具体教学内容时
才有意义
指向同一个任务目标的一个或多
宏观由多个行为链个行为链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组合行为
活动
组成而成,一系列活动构成教学板块,
进而完成课堂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2期/总122期
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电子
书包】
(1)教学行为及其层次
教学行为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通常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比较复杂,层次有别,如说、写等是行为,讲解、倾听、演示等是行为,“讲、问、评、结”的过程也是行为。我们还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定义行为。从行为的动态结构上看,教学行为包括4个不同层次,如表3所示。(历晶等,2012)
(2)课堂教学行为链分析
操作是最基本的行为要素,是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的实现单位。在课堂中“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总是共生共存,形成“教学行为对”的。若干个“教学行为对”按照一定方式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教学行为链”,也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若干个教学行为链组合起来形成更大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链如图7所示。它是由播放行为对、提问行为对、分析行为对、协作行为对和点评行为对组成。其中每个行为对又都是由学生行为要素和教师行为要素组成。如播放行为对中的“观看”是由学生行为要素“看”和“听”组成;“陈述”是由教师行为要素、“看”和“听”组成。
行
为播学生行为要素
教师行为要素对放
观看、陈述看、听
说、看、听
行
学生行为要素教师行为要素
为提对问
提问、记录看、听、写
说、写
行为分查阅、记录、
学生行为要素教师行为要素
对析指导看、听、写
说
行
学生行为要素为协
讨论、记录教师行为要素
对作
指导说、听、写
听、说
行
学生行为要素为点教师行为要素
对评
记录、点评听、看、写
说、写
图7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链
3.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
从教学论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总是对应某一主题,将其称为“课堂内容”。教师在完成这个主题教学时,通常会将“课堂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将每一部分称为教学板块,每一板块承载并完成一个教
.89.
“说”
【电子
书包】
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
学任务实体,可以将其称为“板块内容”。为了完成“板块内容”教学,教师会通过将它分解为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来进行,每个任务对应的教学内容称为“单元内容”。每个教学任务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更具体的活动组成,每个活动完成一个具体的、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将其称为基元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最小的任务单元。(何克抗等,2008a)因此,从教学内容上看,每节课可以分为“课堂内容”、“板块内容”、“单元内容”和“基元内容”4个层次。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同样也是由这4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构成。
从教学行为上分析,任何层次的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学活动完成。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实现单位,由不同的教学行为对相互链接完成。每个行为链完成一个最小的教学内容单位即基元内容;行为链相互连接构成单元活动,完成单元内容。其中,教学行为链之间关系有两种类型,一是并列关系,二是先后逻辑顺序关系。一系列的单元活动形成板块的教学活动,完成板块内容。若干个板块活动形成课堂活动,完成课堂的教学。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可如图8所示。
课堂内容
课堂活动
板块内容1板块内容n板块活动n
板块活动1
单元内容1单元内容n单元活动n单元活动1基元内容1基元内容n教学行为链n教学行为链1
图8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
五、应用案例
校“电子书包项目”2012年2月28日,上海市闵行区启动,其中包括30所小学、407所学所中学和3所高中学校。这些试点学校已在2012年9月入学的三年级、六年级(初中预备班)和十年级(高一)中选择两个班级参与试点,主要内容为建构数字化智慧“教与学”模式以及“教育云”学习环境和服务平台等。
闵行中学作为上海市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3所试点高中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在电子书包应用试点方面积累了一些成果。首先,以闵行中学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自主、探究、协作”的课堂互动学习应用模式,定义电子书包使用终端产品中应配置的教学功能,,以此来开发符合闵行中学的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其次,以目前采用的毕博教学管理平台作为电子书包.90.
应用的基础平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整合“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和“考试管理系统”等,形成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支持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教学的一体化软件平台。最后,选择高一年级实验班的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设计和开发电子课本、电子学案和教学资源样例。
1.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及功能
笔者所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了闵行区电子书包应用试点项目和闵行中学电子书包应用试点,并根据闵行中学在应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教学时的实际需求,自行开发了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如图9所示)。该软件系统由教师PC端、教师Pad端和学生Pad端组成。教师Pad端和学生Pad端启动时都需要连接到服务器PC端,教师Pad端和服务器PC端相互控制,服务器PC端和学生Pad端相互控制。在工作状态下,教师Pad端会发出指令,服务器端会执行命令,然后和学生Pad端进行互动。
启动
连接
工作状态
线
教师Pad
在d1.教师发出指令
aP师教2.服务器执行指令
线
服务器
在daP生学3.学生机互动协作
学生Pad
图9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系统构成
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系统的功能也可以从教师PCPC端、教师Pad端和学生Pad端分析。教师析、屏幕锁定、屏幕广播等;教师端主要功能有监控、上课、问答管理、测验分Pad端主要功能包括讲义播放、问答管理、随堂测验、状态监控、屏幕锁定等;学生Pad端主要功能有讲义播放、问题管理、文件上传、屏幕共享、随堂测验等,具体如图10所示。
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系统
教师PC端教师Pad端学生Pad端
状问测屏
屏讲问随屏状屏讲问文屏随态上答验幕幕义答堂幕态幕义题件幕堂监课管分锁广播管测共监锁播管上共测控理析定播放理验享控定放理传享验
图10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功能结构
2.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应用
以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在闵行中学物理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2期/总122期
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例,从20132012年9月到
进行电子书包试点应用,初步验证了电子书包不仅年1月,物理学科教师采用课堂教学互动软件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成绩。在期末考试中,电子书包应用试点班的平均成绩达九十多分,比未采用电子书包的班级学生平均成绩高出十多分。
经过对该软件已实现功能和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得到该软件对课堂教学师生活动的支持,如表4所示。
表4
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支持
课堂教学互动软件课堂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教学行为教师PC端教师Pad端学生Pad端
播放情境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
提问情境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
分析情境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协作情境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点评情境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
√
注:“√”表示支持;“×”表示不支持;“/”表示无关系
从表4可以看出,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
虽然较好地支持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播放情境、提问情境和点评情境,但对分析情境与协作情境的支持存在不足。学科教师对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如何更好地支持分析情境和协作情境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在支持课堂教学分析情境方面,建议考虑将课堂教学互动软件与闵行中学所使用的毕博教学管理平台进行集成,以实现教学资源、试题等共享,从而真正将课前、课中和课后融为一体;在支持课堂教学协作情境方面,建议将学生们针对问题所进行的发言,以类似于QQ群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之间实时沟通,进而不仅实现师生之间纵向交流,还实现生生之间横向交流。
六、总结
电子书包应用能有效促进教学模式从“传递-接受”模式向“探究性”模式转变。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书包及其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电子书包的内涵、体系结构、功能、作用、应用及推进方式;其次对课堂教学的“传递-接受”和“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并分析了电子书包在教学模式转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2期/总122期
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电子
书包】
变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再次在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链,构建了课堂教学行为模式;最后将该模式应用于闵行中学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初步证实了该课堂教学行为模式能有效促进“学”与“教”,并能为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完善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与实现[1]陈雷,王文杰(2008).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书包设计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J].杜军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基于S3C2410,(8):64-68.
的电子书包设计与实现[J].研究之一[3]何克抗,吴娟,(6):41-44,48.
(2008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究之二[4]——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7):5-8.
—何克抗,吴娟(2008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三[5]—“传递-接受”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8):8-13.
—何克抗,吴娟(2008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研究[6][J].胡卫星—“探究性”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张婷(2011).[J].现代教育技术,(9):5-10,27.
,(12):120-123.
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4):111.
[7]黎加厚(2011).“电子书包”的遐想[J].远程教育杂志,教育[8],(11):5-6,11.
历晶,郑长龙,付立海(2012).解构课堂教学过程[J].化学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9]吴永和,祝智庭,何超(2012).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70-80.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学具的现状梳理与体系框架[10]郁晓华,雷云鹤,祝智庭等(2013).变革理念下的虚拟教育传播与技术[11]张迪梅(2011).电子书包架构及其教学应用模式初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68-75.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2]朱忆梅(2011).,(1):12-15.
电子书包引入课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13]祝智庭,郁晓华,(35):47-49.
(2011).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eBag-the[14]Brodersen,C.,Christensen,B.G.&Gr,(4):24-27,34.
[J].uu456.com/view/cb1a61de195f312b3169a50a.html.
digitalschoolbag[EB/OL].[2012-12-20].?nb?k,K.etal.(2004).Schoolbag,A[15]Chabert,G.,Marty,J.C.&Caron,B.[2012-12-20].
CSCWWorkspace:Presentationetal.(2005).TheandEvaluation[EB/OL].Electronicof[16]Chang,C.-Y.&Sheu,J.-P.(2002).DesignandImplementationLearning[A].ProceedingsadHocClassroomandWirelessandMobileTechnologiesofeSchoolbagIEEEinInternationalSystemsforEducation[C]:8-14.
WorkshopUbiquitousonEnvironment[17]Martel,C.&Vignollet,L.(2002).An[J/OL].[2012-12-21].(下转第106页)
.91.
【技术
应用】
情感计算在网络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功能、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
aBasisforIntelligentBehavior[J/OL].[2012-09-01].
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27.6703&rep=rep1&type=pdf.
[25]Minsky,M.(1988).TheSocietyofMind[M].NewYork:Simon&Schuster.
[26]Picard,R.(1997).AffectiveComputing[M].London:TheMITPress.
[27]Scherer,K.R.&Grandjean,D.(2008).InferencesfromFacialExpressionsofEmotionHaveManyFacets[J].CognitionandEmotion,22:789-801.
收稿日期2012-11-06
责任编辑
汪
燕
ApplicationofAffectiveComputinginWeb-BasedDistanceEducationSystem:
Functions,CurrentResearchandKeyProblems
LiYongfan,LiLicheng
Abstract:Emotionabilityisanimportantsymbolofhumanintelligence.Emotionabsencecanaffecttheteachingqualityofweb-baseddistanceeducationandthelearningeffectoflearners.Affectivecomputingisanewresearchdirectionofthenaturalhumancomputerinteraction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field.Inweb-baseddistanceeducationsystem,theapplicationofaffectivecomputingtheoriesandtechniquescanfurtherenhancethefunctionofweb-baseddistanceeducation,helpteachersmonitortheemotionalchangesofdistancelearnersandadjustteachingstrategiesandmethods.Itcanalsogivereal-timeaffectivefeedbacktolearners,leadingtotheoptimizationoftheteachingquality.Sofar,theappliedresearchofaffectivecomputingondistanceeducationathomeandabroadisatitsbeginningandexploringstage.Intheconstructeddistanceeducationsystem,sufficientattentionhasnotbeenpaidtophys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theemotionbetweentheteachersandstudents,tomultimodalmechanismforemotionalinformationfusion,ortocharacteristicofnetworkvirtualhumancomputeremotioninteraction.Thedistanceeducationsystemprototypehasgreatdifficultiesinaspectsofemotionalsynthesisandexpressionandrealizationofintelligentman-machineemotioninteraction.Therefore,inordertoconstructanatural,humanizedandintellectualizedweb-baseddistanceeducationsystemconsistentwithhumanemotion,itisnecessarytorealizethekeytechniquesoncorrectrecognitionandextractionoffacialexpressionsandvoicesignalsofteachersandstudents,multimodalmechanismforteacher-studentemotionalinformationfusionandnaturalhumancomputerinteraction.
Keywords:Web-BasedDistanceEducationSystem;AffectiveComputing;NaturalHumanComputerInteraction;MachineIntelligence;AppliedResearch
(上接第91页)
[18]Selke,H.(2006).KnowledgeManagementinSchools:FromElectronicSchoolbagtoSocialSoftware[A].Preceedingsofthe1stEuropeanConferenceonTechnologyEnharvedLearning:Innovative
ApproachesforLearningandKnowledgeSharing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C].Heidelberg:Springer-VerlagBerlin:398-410.
收稿日期2013-01-01
责任编辑
汪
燕
BehaviorPatternAnalysisofClassroomTeachingBasedonApplicationofE-Schoolbag
XuXianlong,SuXiaobing,WuYonghe,WangXinhua
Abstract:E-Schoolbagisaproductcausedbyapplication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intoeducationfield.Alsoitisabasiccomprehensiveeducationalservicesystemforpersonalitydevelopmentofstudentsbymeans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educationaltechnology.Applicationofe-Schoolbagcanpromoteessentialtransformationofteachingconception,teachingobjectives,operationprocedures,realizationconditionsandteachingevaluationsandsoon,whichwillbringaboutthechangeofteachingmodeintheend.Currently,itisusuallyobservedthatthemodeoflearningterminal,educationalcontentsandserviceplatformisadoptedintheconstructionofe-Schoolbagsystem.However,itisnotconsistentwitheducationconceptionofintegrativeteachingmodelofinternalclassroomwhichemphasizesthecombin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withclassroomteachingprocesses.Thesampleapplicationandpromotionprocessofe-Schoolbagshouldnotbesimplyappearanceofdigitaltextbooks,butpromotionofformulatingdigitaltextbooksandresourcestandardssystem,ofresearchingintocontentsandserviceplatform,ofdevelopingclassroomteachinginteractivesoftwareandofsolvingtheissueofinformationbidirectionaltransmissioninclassroomteachingprocessbyuseofdigitaltextbooks.Therefore,itisverynecessarytoanalyzeclassroomteachingprocessesforapplicationofe-Schoolbag.Classroomteachingprocessesandbehaviorpatternforapplicationofe-Schoolbagarepresented.Thepreliminaryresultsofapplyinge-SchoolbaginMinhanghighschoolinShanghaiprovethat:e-Schoolbagcannotonlystimulatestudents'learninginterest,butalsoimprovestudents'performance;situationsforplaying,askingquestionsandreviewinginclassroomteachingprocessesaresupportedbyclassroomteachinginteractivesoftwaredevelopedbyourown,butitislackofsupportforthesituationsforanalysisandcollaborationinclassroomteachingprocesses.
Keywords:E-Schoolbag;ClassroomTeaching;BehaviorChainofTeaching;TeachingMode;BehaviorPattern
.106.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2期/总122期
下载地址:34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Doc
【】最新搜索
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
地铁车站等级划分表
塑胶模具成型资料45
数据、模型与决策论文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整理09
双色球开奖历史数据2003年-2016年_图文
超内涵冷笑话61
非洲教案40
城投公司主要职责
50盈余结构信息含量的实证检验
本文关键词: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2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