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光模块中刚柔线路板电连接宽带阻抗匹配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3 20:00
【摘要】:文章分别对光收发组件中50Ω柔性线路板和50Ω刚性线路板,以及25Ω柔性线路板和50Ω刚性线路板间的电互连阻抗匹配进行了设计、仿真与实验验证。对于50Ω_50Ω刚柔板的高频连接,通过对其返回路径的通孔位置优化设计,使反射损耗S11在高频段降低约11%,插入损耗S21减小19%;对于25Ω_50Ω刚柔板的高频连接,提出新的优化方式:在硬板信号线的金手指上做通孔设计,并提取该结构的寄生参数,构建电路模型。该结构大幅提高了连接处容性阻抗,降低了阻抗失配,使得S11在高频段降低约38.2%,S21减小约34%。提出的柔性线路板与刚性线路板的电互连方式,能实现传输线间的阻抗匹配,减小信号反射和插入损耗,提高光模块传输质量,对于光器件的接入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mpedance matching between 50 惟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50 惟 rigid circuit board, 25 惟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50 惟 rigid circuit board is designed, simulated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 For the high frequency connection of 50 惟 _ 50 惟 rigid and flexible plate, the reflection loss S _ 11 and insertion loss S _ 21 are reduced by about 11% and 19%, respectively, by optimizing the through-hole position of the return path of 50 惟 _ 50 惟 rigid and flexible plate. For the high-frequency connection of 25 惟 _ 50 惟 rigid and flexible plate, a new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through-hole design is made on the golden finger of the signal line of the rigid plate, and the parasitic parameters of the structure are extracted, and the circuit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structure greatly increases the capacitive impedance at the junction and reduces the impedance mismatch, which reduces S11 by 38.2% and S21 by about 34% in the high frequency region. The proposed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ode betwe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rigid circuit board can realize impedance matching between transmission lines, reduce signal reflection and insertion loss, and improve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optical modules. It is of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for optical device acces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15AA016904)
【分类号】:TN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aul Rako;;用专业软件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J];电子设计技术;2010年06期

2 陈辰;信号完整性工具汇入主流[J];电子产品世界;1996年12期

3 魏敬和,陈军宁,柯导明,吴建辉,陆生礼;一种分析高速时钟网络信号完整性的有效方法[J];电子学报;2004年02期

4 张希;行波折反射法在信号完整性的研究中的应用[J];印制电路信息;2005年01期

5 张楷;;高速并行总线信号完整性测试技术[J];中国集成电路;2007年01期

6 周俊;许凯华;刘玉华;董淑云;;基于仿真的高速电路主板系统信号完整性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08期

7 黄震;;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探讨[J];舰船电子对抗;2010年03期

8 王寅;;高速电路中的信号完整性及仿真[J];电子测试;2010年08期

9 焦键;;集成电路中信号完整性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10 王婷;;信号完整性仿真自动化的概念与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京;夏建峰;黎铁军;窦强;;电子封装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研究[A];第十六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二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苏琦;郭昕;李研;;片上信号完整性研究与测试[A];第十六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二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骆再红;石丹;高攸纲;;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串扰仿真及分析[A];电波科学学报[C];2011年

4 曹诚;费元春;;高速电路中关于信号完整性的几点分析[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5 姚春莲;葛宝珊;;图像编码器硬件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征帆;;高速集成电路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与电磁场微波技术[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肖洪涛;董惠;张磊;;基于SI仿真的高速电路设计方法[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常晓夏;旷章曲;吴南健;邓中亮;;通信SoC设计中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A];2005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小平;黄卡玛;陈谊;;基于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的高速PCB设计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毕晓莹;;高速PCB设计与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A];第七届全国印制电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 CAD研究所 孙玲玲 彭嵘;信号完整性对EDA工具的挑战[N];计算机世界;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冬初;高速数字电路的信号传输及其噪声抑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张华;高速互连系统的信号完整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陈建华;PCB传输线信号完整性及电磁兼容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苏浩航;深亚微米VLSI电源/地线网络信号完整性主要问题的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申振宁;板级与封装级电路系统电磁完整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丹;高速高密度PCB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马剑锋;复杂互连结构信号完整性建模及故障测试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姜攀;板级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电磁干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杨章平;高速PCB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李牛;HDMI视频接口电路信号完整性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陈瑜琨;基于ATCA架构的高速交换设备信号完整性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虹杨;纳米工艺ASIC物理设计的实现和信号完整性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8 何彭;基于HFSS的高速PCB信号完整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鲁莹;高速电路PCB的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仿真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原玉章;基于ODB++的印刷电路板信号完整性审查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53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453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