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封装材料的热耗散能力分析与验证
发布时间:2019-07-16 10:45
【摘要】:随着器件功率密度的不断提升,散热问题已成为微电子器件封装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金刚石/铜(CuC)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作为新一代散热材料应用于高功率密度器件的封装中。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FEA)的方法对比了一款功耗为70 W的Ga N器件在应用不同热沉材料封装后的芯片结温和结-壳热阻,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测试了该款器件在使用新型金刚石/铜材料和常规的多层复合材料铜-钼铜-铜(Cu-Mo Cu-Cu,CPC)作为热沉后的结-壳热阻。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热沉材料,CuC可以大幅度降低芯片结温,在器件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采用CuC热沉材料的芯片热阻较采用CPC热沉材料的芯片热阻低19.74%,CuC热沉的热耗散能力高达4 464 W/cm~2。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4-6]。芯片封装的热特性通常采用结-壳热阻来衡量,以此表征封装体本身的散热能力。对特定产品进行热阻分析时,应根据相应的应用条件,选择合适的仿真方法。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Work-bench分析了CPC和CuC两种热沉的结-壳热阻,对比了多种材料的散热能力,同时对实际封装的器件进行测试,并将实测与仿真结果相互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CuC比CPC的热阻小,且在多种常用材料中CuC散热性能最好。1热沉材料本文实验基于一款功耗为70W,工作频率在L波段的GaNHEMT功率器件管壳进行,管壳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主要包括芯片、焊接层、金属热沉、陶瓷墙体、封口环和引线。此管壳的热沉总厚度为1.52mm,热沉材料一直沿用传统的三层复合材料CPC(厚度比1∶4∶1),本文实验采用的新型热沉材料CuC和CPC(1∶4∶1)两种热沉材料的结构形貌如图2所示。实验中使用的CuC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616.13W/(m·K),金刚石体积分数为60%,金刚石粒径约为100μm,金刚石颗粒均匀分布在铜基体中。图1三维仿真模型Fig.13DSimulationmodel(a)CPC(1∶4∶1)热沉形貌(b)CuC热沉形貌图2两种热沉材料的形貌图Fig.2Morphologyoftwoheatsinks2有限元仿真2.1仿真模型图1所示的仿真模型中,GaN功率芯片的尺寸为6.22mm×0.83mm,有源区面积为2.24mm2,芯片总厚度为100μm,芯片与热沉通过Au80Sn20焊料连接。在垂直于芯片方向传热时,热阻与厚度呈正比,由于焊料层相对较薄,因此焊料界面热阻值非常小,对整体热阻影响很小,仿真时忽略焊料界面的接触热阻[7]。模型中各部分的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3]。表1模型各部分材料参数[3]Tab.1Materialparametersofthemodel[3]名称材料热导率/(W·m-1·K-1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对比了多种材料的散热能力,同时对实际封装的器件进行测试,并将实测与仿真结果相互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CuC比CPC的热阻小,且在多种常用材料中CuC散热性能最好。1热沉材料本文实验基于一款功耗为70W,工作频率在L波段的GaNHEMT功率器件管壳进行,管壳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主要包括芯片、焊接层、金属热沉、陶瓷墙体、封口环和引线。此管壳的热沉总厚度为1.52mm,热沉材料一直沿用传统的三层复合材料CPC(厚度比1∶4∶1),本文实验采用的新型热沉材料CuC和CPC(1∶4∶1)两种热沉材料的结构形貌如图2所示。实验中使用的CuC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616.13W/(m·K),金刚石体积分数为60%,金刚石粒径约为100μm,金刚石颗粒均匀分布在铜基体中。图1三维仿真模型Fig.13DSimulationmodel(a)CPC(1∶4∶1)热沉形貌(b)CuC热沉形貌图2两种热沉材料的形貌图Fig.2Morphologyoftwoheatsinks2有限元仿真2.1仿真模型图1所示的仿真模型中,,GaN功率芯片的尺寸为6.22mm×0.83mm,有源区面积为2.24mm2,芯片总厚度为100μm,芯片与热沉通过Au80Sn20焊料连接。在垂直于芯片方向传热时,热阻与厚度呈正比,由于焊料层相对较薄,因此焊料界面热阻值非常小,对整体热阻影响很小,仿真时忽略焊料界面的接触热阻[7]。模型中各部分的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3]。表1模型各部分材料参数[3]Tab.1Materialparametersofthemodel[3]名称材料热导率/(W·m-1·K-1)芯片GaN200(25℃)160(125℃)68(300℃)焊接层Au80Sn2057封口环、引线Kovar17.2瓷件Al2O3陶瓷15.7热沉CPC(1∶4∶1)220CuC616.13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中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号】:TN405
本文编号:2515035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4-6]。芯片封装的热特性通常采用结-壳热阻来衡量,以此表征封装体本身的散热能力。对特定产品进行热阻分析时,应根据相应的应用条件,选择合适的仿真方法。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Work-bench分析了CPC和CuC两种热沉的结-壳热阻,对比了多种材料的散热能力,同时对实际封装的器件进行测试,并将实测与仿真结果相互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CuC比CPC的热阻小,且在多种常用材料中CuC散热性能最好。1热沉材料本文实验基于一款功耗为70W,工作频率在L波段的GaNHEMT功率器件管壳进行,管壳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主要包括芯片、焊接层、金属热沉、陶瓷墙体、封口环和引线。此管壳的热沉总厚度为1.52mm,热沉材料一直沿用传统的三层复合材料CPC(厚度比1∶4∶1),本文实验采用的新型热沉材料CuC和CPC(1∶4∶1)两种热沉材料的结构形貌如图2所示。实验中使用的CuC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616.13W/(m·K),金刚石体积分数为60%,金刚石粒径约为100μm,金刚石颗粒均匀分布在铜基体中。图1三维仿真模型Fig.13DSimulationmodel(a)CPC(1∶4∶1)热沉形貌(b)CuC热沉形貌图2两种热沉材料的形貌图Fig.2Morphologyoftwoheatsinks2有限元仿真2.1仿真模型图1所示的仿真模型中,GaN功率芯片的尺寸为6.22mm×0.83mm,有源区面积为2.24mm2,芯片总厚度为100μm,芯片与热沉通过Au80Sn20焊料连接。在垂直于芯片方向传热时,热阻与厚度呈正比,由于焊料层相对较薄,因此焊料界面热阻值非常小,对整体热阻影响很小,仿真时忽略焊料界面的接触热阻[7]。模型中各部分的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3]。表1模型各部分材料参数[3]Tab.1Materialparametersofthemodel[3]名称材料热导率/(W·m-1·K-1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对比了多种材料的散热能力,同时对实际封装的器件进行测试,并将实测与仿真结果相互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CuC比CPC的热阻小,且在多种常用材料中CuC散热性能最好。1热沉材料本文实验基于一款功耗为70W,工作频率在L波段的GaNHEMT功率器件管壳进行,管壳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主要包括芯片、焊接层、金属热沉、陶瓷墙体、封口环和引线。此管壳的热沉总厚度为1.52mm,热沉材料一直沿用传统的三层复合材料CPC(厚度比1∶4∶1),本文实验采用的新型热沉材料CuC和CPC(1∶4∶1)两种热沉材料的结构形貌如图2所示。实验中使用的CuC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616.13W/(m·K),金刚石体积分数为60%,金刚石粒径约为100μm,金刚石颗粒均匀分布在铜基体中。图1三维仿真模型Fig.13DSimulationmodel(a)CPC(1∶4∶1)热沉形貌(b)CuC热沉形貌图2两种热沉材料的形貌图Fig.2Morphologyoftwoheatsinks2有限元仿真2.1仿真模型图1所示的仿真模型中,,GaN功率芯片的尺寸为6.22mm×0.83mm,有源区面积为2.24mm2,芯片总厚度为100μm,芯片与热沉通过Au80Sn20焊料连接。在垂直于芯片方向传热时,热阻与厚度呈正比,由于焊料层相对较薄,因此焊料界面热阻值非常小,对整体热阻影响很小,仿真时忽略焊料界面的接触热阻[7]。模型中各部分的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3]。表1模型各部分材料参数[3]Tab.1Materialparametersofthemodel[3]名称材料热导率/(W·m-1·K-1)芯片GaN200(25℃)160(125℃)68(300℃)焊接层Au80Sn2057封口环、引线Kovar17.2瓷件Al2O3陶瓷15.7热沉CPC(1∶4∶1)220CuC616.13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中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号】:TN4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Bertrand Renaud;;优化便携设备中大输出电流DC-DC转换的热耗散[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0年07期
2 阎旭东;吕桦;;量子寄存器中信息擦除与热耗散[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庄茁;由小川;霍春勇;冯耀荣;庄传晶;;高压高韧性管道裂纹减速扩展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5年12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之达;王花平;黄婧;;工程聚合物热流变效应与温度场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李斌;童小燕;姚磊江;;基于热耗散的T2纯铜低周疲劳寿命预测[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3 周俊;曾礼漳;邢达;;叶绿体热耗散与植物原初免疫关联性分子机制研究[A];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胜红;疲劳损伤过程热耗散与微观形貌的同步测量[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尧忠露;OCP缺失加剧了蓝藻循环电子流损伤突变株高光敏感的生长表型[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5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1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