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光束整形及其在飞秒激光微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5 07:01
【摘要】:飞秒激光凭借脉冲宽度短、峰值功率高、热效应小、加工分辨率高等区别于长脉冲激光的优势,在微加工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然而,在飞秒激光微加工过程中,由于光斑能量高斯分布,使得激光对材料作用的能量密度不一致,直接导致光斑外边缘作用区域的热效应现象明显,极大影响了该技术在一些对热效应要求比较苛刻领域的应用前景。光束整形技术可以改变激光能量的空间分布,从而能够实现光斑能量分布的均匀化,不仅可以改善激光微加工过程中的热效应,而且对加工表面质量的提升也有明显的效果。目前,常见的光束整形方法有衍射光学元件、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非球面透镜组、微透镜阵列等。在诸多的手段中,非球面透镜组具有结构简单、抗强激光损伤能力强、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飞秒激光微加工系统。然而,以前的大部分工作是对输出光斑较大的非球面镜整形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于适合微加工系统的聚焦型非球面整形系统报道很少。本文研究了具有聚焦功能的非球面整形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开展了相关实验,具体内容如下:1.总结了常见的高斯光束、平顶光束的理论模型,讨论了平顶光束在近场和远场条件下的传输特性,分析了函数因子对光强分布的影响规律,模拟了输出效率与光束均匀性的关系。2.研究了非球面整形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并总结了参数对开普勒和伽利略型光学结构中非球面镜面型的影响规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符合技术要求的面型参数。分析了光学系统的原理误差、制造误差、使用误差,并给出了容差范围。根据设计结果搭建实验平台,对比了非聚焦型以及聚焦型非球面整形系统的整形结果,获得了直径为60μm的平顶光斑。3.根据实验需要,搭建了飞秒激光微加工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金属钛、钛合金、蓝宝石材料进行飞秒激光微加工实验验证。对比了高斯光束和平顶光束条件下的加工效果,分析了光斑能量分布对加工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微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是影响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与高斯光束相比平顶光束能够有效控制加工过程的热效应范围,改善由于热累积导致的氧化现象。同时还可以发现,采用平顶激光加工的材料表面平整度较高、不易产生重铸层和微裂纹,在同等条件下其加工结果优于高斯光束的加工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永宏;潘国平;华希俊;符昊;高兴东;;可实现特殊激光微加工工艺的控制系统[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黄德修;;激光微加工发展状况剖析[J];激光与红外;1984年06期

3 吉川省吾;;激光微加工[J];激光与红外;1985年05期

4 李呈德,陈涛,左铁钏;两级复眼式准分子激光微加工均束器的设计[J];中国激光;1999年06期

5 ;激光微加工应用潜力的调查[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01期

6 邬泳;傅星;刘春阳;孙凤鸣;胡小唐;;激光微加工系统及其控制单元的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09年11期

7 朱立汀;张伟;;激光微加工设备模块化设计[J];应用激光;2009年02期

8 刘春阳;傅星;邬泳;;纳秒激光微加工系统的实现[J];应用激光;2008年03期

9 胡芳林;韩永昊;;利用准分子激光微加工系统制备光子晶体线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10 崔健磊;戴玉堂;徐刚;白帆;;基于神经网络的157nm激光微加工[J];应用激光;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斌;孙骐;徐翔;徐超;沈军;吴广明;唐伟星;倪星元;贾天卿;;石英和有机衬底上飞秒激光微加工引入微结构的工艺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唐昶环;黄翼翔;胡昕;陈铭;王耀梅;成金秀;刘慎业;;激光微加工技术在ICF中的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雷;激光微加工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金玲;医用钛表面激光微加工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2 卢涛;激光微加工系统研制[D];郑州大学;2002年

3 徐淼;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统软件及硬件的设计[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晓;超快激光微加工的实时监测和效果评估[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5 井亮;激光微加工辅助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6 殷伯华;准分子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7 裴红星;激光微加工系统软件设计[D];郑州大学;2004年

8 徐东升;基于特殊激光微加工方法的设备研究和开发[D];江苏大学;2010年

9 刘春阳;纳秒脉冲激光微加工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申雪飞;激光微加工表面质量改善的工艺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6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26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