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贴片机视觉系统的SIM芯片识别定位算法

发布时间:2019-09-22 14:58
【摘要】:目的采用贴片机的机器视觉技术实现SIM芯片高质量和高精度的识别定位。方法采用工业摄像机收集原始图像信息,上传到VS配置的Open CV系统中进行图像预处理,减少图像信息,方便特征提取。对芯片图像进行Zernike边缘检测,减少噪声干扰,改善图像效果。通过矩形拟合提取芯片轮廓,获取芯片中心坐标。最后,通过芯片轮廓面积的提取,获得面积区间,确定合格芯片,并对其进行识别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识别合格芯片的正确率达到100%,且抗噪性好;芯片定位时,位置精度在0.5个像素之内。结论在复杂情况下,该方法可保证贴片机的贴装质量和精度,有利于提高贴装的合格效率。
【图文】:

相机,布置方式,贴装,芯片


刺岣咝?片的正确识别率和定位精度,从而实现自动识别和精密贴装,使产品的标准性和贴装作业效率得到提高,同时提升SIM芯片的贴装质量。1贴片机视觉系统1.1构成一般由2种相机组成贴片机的视觉系统:在吸头上安装并沿着x-y方向移动的基准相机,它通过拍摄SIM卡上的基点来确定SIM卡的系统坐标;识别相机,,识别芯片时,用吸嘴头吸取芯片,移动到相机的上方,对芯片进行拍摄,通过图像处理,识别芯片并得到坐标,最后利用坐标之间的变换关系,计算出芯片与其贴装位置之间的匹配值,来实现芯片的贴装。相机布置方式见图1。图1相机布置方式Fig.1Cameraarrangementpattern芯片贴装时,主动轮驱动同步带运动,使SIM卡被卡料机构带动做同步运动。步进电机的启停,将SIM卡送达准确的工位后,利用基准摄像机建立贴片机系统坐标系、SIM卡和贴装芯片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计算出贴片机贴装的精确坐标,然后开始贴装。贴装开始时,通过识别相机对芯片进行识别和校准,识别出不合格芯片,并校准贴装位置和角度。主控计算机获取其数据,通过控制系统完成芯片贴装,生产出合格的SIM芯片卡。1.2原理SIM芯片通过贴片机视觉系统对其进行识别定位检测,其视觉系统工作流程见图2。贴片机的视觉系统需要实现对SIM芯片的识别定位以及正面缺损检测。贴片机进行贴装时,通过相机获取图像信息,再进行图像预处理,最后提取芯片的特征,检测SIM芯片是否存在。芯片不存在时,图2视觉算法流程Fig.2Theprocessofvisionalgorithm则电机驱动芯片元件的输送;存在芯片时,进行位置定位,识别芯片、检测缺损芯片后,对合格芯片的位置信息进行提娶存储,控制吸嘴的贴装。图像采集是为收集SIM芯片原始信息,是机器视觉识别定位的基矗结合芯片的表面贴

流程图,视觉算法,流程,芯片


meraarrangementpattern芯片贴装时,主动轮驱动同步带运动,使SIM卡被卡料机构带动做同步运动。步进电机的启停,将SIM卡送达准确的工位后,利用基准摄像机建立贴片机系统坐标系、SIM卡和贴装芯片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计算出贴片机贴装的精确坐标,然后开始贴装。贴装开始时,通过识别相机对芯片进行识别和校准,识别出不合格芯片,并校准贴装位置和角度。主控计算机获取其数据,通过控制系统完成芯片贴装,生产出合格的SIM芯片卡。1.2原理SIM芯片通过贴片机视觉系统对其进行识别定位检测,其视觉系统工作流程见图2。贴片机的视觉系统需要实现对SIM芯片的识别定位以及正面缺损检测。贴片机进行贴装时,通过相机获取图像信息,再进行图像预处理,最后提取芯片的特征,检测SIM芯片是否存在。芯片不存在时,图2视觉算法流程Fig.2Theprocessofvisionalgorithm则电机驱动芯片元件的输送;存在芯片时,进行位置定位,识别芯片、检测缺损芯片后,对合格芯片的位置信息进行提娶存储,控制吸嘴的贴装。图像采集是为收集SIM芯片原始信息,是机器视觉识别定位的基矗结合芯片的表面贴装特性,图像采集时要求识别相机多芯片同时采集,进行识别检测。由硬件与软件部分组成的图像采集系统完成图像的原始采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电脑、相机、镜头、SIM芯片。实验使用的是CMOS工业摄像机,拥有1200万像素。软件主要使用MicrosoftVisualC++开发环境和主流计算机视觉开发库(OpenCV)[6 8]。2SIM芯片识别和定位算法2.1图像预处理SIM图像预处理的目的有2个:消除图像采集过程中的噪声干扰,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通过减少图像额外信息,方便提取有用的信息。2.1.1阀值分割阀值分割(图像二值化)按照灰度级进行像素集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
【分类号】:TN40;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今年我国自动贴片机需求量将达到1300台[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0年04期

2 李莉;;贴片机使用体会[J];印制电路信息;2000年05期

3 李玉炜,钟江生;贴片机的虚拟样机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8期

4 肖永山;刘少军;宋福民;;驱动形式对贴片机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6年07期

5 鲜飞;;贴片机发展引人关注[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8年03期

6 刘文超;范宜燕;王选择;;贴片机自动对准系统的硬件设计[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李西章;任博成;;贴片机抛料原因分析及处理[J];电子工艺技术;2009年04期

8 梁引花;陈裕锦;江声堂;汤立云;唐忠辉;陆永鑫;;论贴片机研制及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9年10期

9 ;2014年1-2月我国自动贴片机进口量同比减少11.47%[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4年04期

10 施茅云;环球仪器公司推出4797A型高速贴片机[J];电子技术;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申雄;;初探国产贴片机研制与生产的途径[A];全国第六届SMT/SMD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鲜飞;;贴片机视觉系统综述[A];200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高精度贴片机自动对准系统的开发研究”通过鉴定[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胡金荣;;如何做好做强,是我国SMT业界在新一轮发展阶段的关键[A];2003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暨展会暨第七届SMT、SMD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窦家骅;;贴片机机械能力因素的测量[A];全国第六届SMT/SMD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鲜飞;;高速贴片机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A];制造业数字化技术——2006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鲜飞;唐业圣;;贴片机脱机编程的快捷方法[A];制造业数字化技术——2006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中型多功能模块化贴片机[A];200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鲜飞;;高速贴片机优化软件的设计与开发[A];全国第六届SMT/SMD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张文典;;以信息产业需求为契机加速发展我国SMT产业[A];2003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暨展会暨第七届SMT、SMD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海波;第一台国产贴片机在此诞生[N];广东科技报;2007年

2 西南交通大学 龙绪明 四川省电子学会SMT专委会 苏曼波;开发国产高端贴片机势在必行[N];中国电子报;2011年

3 李满 鲍俐;进口贴片机指示灯频亮“红灯”[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梁红兵;贴片机:多悬臂取代转塔机[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鲜飞;贴片机呈现五大趋势 选择设备应全面评估[N];中国电子报;2008年

6 北京电子学会表面安装技术委员会主任 刘利吉;SMT/EMS:2010年产业全面回升 布局更趋合理[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鲜飞;贴片机选型应注意什么?[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鲜飞;贴片机如何选型[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鲜飞;“量体裁衣”合理配置SMT生产线[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0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龚华萍 张凡;产学研结合破“瓶颈”[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永山;片式电子元件贴装设备动力学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袁鹏;高速高精度多功能贴片机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3 刘海明;表面组装生产过程中PCB组装时间优化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震宇;贴片机控制软件设计与数据库开发[D];苏州大学;2013年

2 罗爱玲;贴片机的运动控制及贴装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孙丰鑫;贴片机的状态机设计与软件实现[D];渤海大学;2016年

4 闫俊存;贴片机的结构设计及其静动态性能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5 付志斌;新型高效旋转贴片头的设计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6 张善交;紧凑型贴片机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7 张光泽;高精度视觉型桌面贴片机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白海;SMT贴片机维护保养项目的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许彦杰;表面贴装技术实验平台软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吕文强;贴片机运动控制软件系统实现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40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40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