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长程表面等离子光波导器件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3 18:20
【摘要】: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是一种沿金属与介质表面传播的横磁波,其场分布在以分界面为原点的相邻金属和介质中按指数形式衰减。表面等离子波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对光子的束缚,实现亚波长尺度的光子回路,在实现传统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例如在生物传感器、纳米刻蚀、新型光源、超分辨成像、纳米集成光子器件、亚波长光学数据存储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SPP束缚性强,金属吸收产生的传输损耗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降低光传输损耗,本文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酸环氧丙酯(P(MMA-GMA))作为金属波导的上包层和下包层,采用光刻和碘化钾(KI)湿法腐蚀工艺,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表面等离子波的基本理论。学习并推导表面等离激元及其色散关系,采用二维模型导出表面等离子波及其衍生推论,针对三种激发SPP方式的优缺点,提出采用波导结构来激发SPP。 (2)长程表面等离子(Long-Rang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LRSPP)波导的制备。超声剥离法制备LRSPP会在波导表面存在鱼鳍状突起,不利于模场的控制,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器件的传输损耗。创新性的利用光刻胶作为波导掩膜,采用湿法腐蚀工艺制备金属LRSPP波导,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波导表面的粗糙度、侧壁陡直度以及金波导的尺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器件形貌较好,可满足长程表面等离子波的传播条件。采用光纤端面耦合激发方式,实现1550nm近红外光与LRSPP波导的耦合,并获得了器件的远场输出光斑、传输损耗和开关响应时间等重要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LRSPP可实现在近红外波长下的低损耗光传输,可应用于光开关等不同种类的LRSPP波导器件。 (3)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结构LRSPP波导器件的制备及光传输性能的测试。对器件结构进行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工艺流程。在器件制备过程中,采用高密度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ICP)刻蚀出电极结构,在测试器件性能时发现其对光场的限制较好,开关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为150μs和268μs。 (4)LRSPP-SU-8波导垂直耦合器件的制备和测试。利用LRSPP波导和紫外光刻胶SU-8波导的垂直结构,实现光场在两波导间的耦合传播。采用Comsol对波导的结构进行模拟和优化,在对器件形貌的表征中验证了实验工艺的有效性。当Au波导宽度为6μm,SU-8波导宽度为5μm,二者耦合区长度为2500μm时,无论光信号由Au波导或SU-8波导输入均可得到器件波导间耦合的光输出。
【图文】:
金属内自由电子的介电常数为 2201 1pDii 分别表示为 2 2 2Re 1R p D 2 2 2ImI p D D 率:n n i ,则金属的复数折射率可写为 1 22 212R I Rn 1 22 212R I R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波基本理论因此,可采用图 2.4 所示波导结构,它由厚度为 t,宽度为属条,及其包覆它的介电系数为 ε1的无限均匀介质构成,Drude 经典电子论,金属的复介电系数由等离子体频率色 2 2,22 2 2 21p prvjv v ,ωp为电子等离子体频率,,ν 为等效电子碰撞频率。当 ω长下情形) 时,金属介电系数实部 εr,2为负值,这意味着正的介质与金属界面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52
本文编号:2569278
【图文】:
金属内自由电子的介电常数为 2201 1pDii 分别表示为 2 2 2Re 1R p D 2 2 2ImI p D D 率:n n i ,则金属的复数折射率可写为 1 22 212R I Rn 1 22 212R I R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波基本理论因此,可采用图 2.4 所示波导结构,它由厚度为 t,宽度为属条,及其包覆它的介电系数为 ε1的无限均匀介质构成,Drude 经典电子论,金属的复介电系数由等离子体频率色 2 2,22 2 2 21p prvjv v ,ωp为电子等离子体频率,,ν 为等效电子碰撞频率。当 ω长下情形) 时,金属介电系数实部 εr,2为负值,这意味着正的介质与金属界面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晓君,陈焕文,宋大千,牟颖,张寒琦,金钦汉;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I:基本原理[J];分析仪器;2000年04期
2 费旭;傅娜;王耀;胡娟;崔占臣;张大明;马春晓;刘式镛;杨柏;;可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表征及在阵列式波导光栅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李志全;郑文颖;牛力勇;李晓云;李莎;;带有增益介质层的混合脊状等离子体波导的传输特性[J];发光学报;2013年01期
4 庄陶钧;苏子生;刘亚东;初蓓;李文连;范翊;;Ag纳米颗粒对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改善[J];发光学报;2011年12期
本文编号:2569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6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