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毫米波带状注行波管及扩展互作用振荡管高频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31 22:50
【摘要】:毫米波技术在5G通信、安检成像、雷达探测、电子对抗以及材料检测等军民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毫米波放大器/振荡器是毫米波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作为毫米波源的解决方案之一,毫米波真空电子器件近年来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毫米波低频段(30-100GHz)对真空电子器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初步具备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在毫米波低频段真空电子器件的整管性能,需要对一些新型的真空电子器件展开深入研究,比如带状注器件。在毫米波高频段(100-300GHz),毫米波源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大功率小型化毫米波源目前比较匮乏,需要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基于真空电子器件在毫米波低频段和高频段的研究现状,本论文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在毫米波低频段,对Q波段(30-50GHz)带状注行波管的高频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致力于整管性能的提升,以获取大功率紧凑型的毫米波放大器。(2)在毫米波高频段,对0.2THz的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管进行了研究,提出利用赝火花带状电子注进行驱动,致力于为大功率小型化的毫米波太赫兹振荡源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传统圆形注行波管相比,带状注行波管具有大功率输出的特点;和回旋行波管相比,带状注行波管具有小型化的优点。因此,带状注行波管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毫米波放大器。然而带状注行波管的研制目前尚未成熟,存在诸多的研制挑战和困难。对于带状注行波管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集中在高频系统方面,由本论文的第2-4章构成。第2章对带状注行波管的输入输出结构进行了研究,为带状注行波管提出了四种新型的输入输出耦合器:(1)L形分支波导耦合器及其变形结构;(2)Y形分支波导耦合器及其变形结构;(3)多分支波导耦合器;(4)单分支波导耦合器。以上结构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创新思路获得的:(a)将其它领域广泛应用的耦合器引入到带状注行波管中;(b)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反射腔、对称谐振腔以及介质吸波材料等方式进行性能的改进。利用理论分析、模拟仿真和毫米波冷测等手段对以上几种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发表文献中的耦合器相比,以上几种耦合器不仅在电性能上得到了较大提升,比如超宽频带,而且在结构性能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比如大的电子注通道以及紧凑的结构。所提出的几种输入输出耦合器均能很好地用于带状注行波管的注波分离/汇合。第3章对带状注行波管慢波结构的带宽提升、效率提高以及稳定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慢波结构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采用双模工作的思路来提升工作带宽。PIC模拟结果表明:双模工作将工作带宽由9GHz扩展至15GHz。对高频系统进行了冷测实验,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在趋势上吻合。对整管进行了热测实验,在两个模式对应的频点上均测到了输出功率,证实了双模工作的可行性。在传统交错栅慢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注通道曲线轮廓的改进结构。PIC模拟结果表明:输出功率、增益和效率分别提高了1kW、3dB和2%。另外,还对提升效率和增益的其它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窄带高效和相位重匹配等方法。研究表明:这几种方法均能够很好地提高整管的效率和增益。对注波互作用的反射振荡和返波振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振荡抑制方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介质衰减器,该衰减器能够有效抑制振荡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程实现难度。低损介质材料,比如氧化铍、Al2O3陶瓷和蓝宝石,被广泛应用于带状注行波管的高频系统中。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的精确测量对于带状注行波管高频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介质材料的测试中,低损介质材料的测试难度非常大,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论文研制了一套低损材料准光腔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传统准光腔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通常利用双孔耦合测传输的方法获取S21曲线。本论文提出利用单孔耦合测反射的方法获取S11曲线,从而简化了准光腔的耦合结构,利于加工和装配。为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对准光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以及模拟仿真,设计了一个W波段的准光腔。基于研制的准光腔,搭建了一套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对蓝宝石窗片材料进行了测试。本文测试结果和发表文献测试结果相吻合。对于0.2THz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管的研究,主要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创新思路,并对该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当工作频率提升至毫米波高频段乃至太赫兹波段时,电子注电流小、铜损大、加工装配难度大、电子注聚焦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为了减小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学位论文提出结合等离子体阴极电子枪(超高电流密度、离子通道聚焦)、带状电子注(大的电子注面积)以及扩展互作用振荡管(单位长度增益很大、注波互作用长度短、结构紧凑)的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以期获得一个大功率小型化的毫米波太赫兹脉冲源。为了验证这个构思,本学位论文做了以下几个工作:(1)对等离子体阴极电子枪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赝火花带状电子注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2)优化设计了一个高频系统,并进行了加工和冷测,测试结果在趋势上和模拟结果基本吻合;(3)对整管进行了装配以及初步的热测实验,在热测实验时探测到了毫米波信号。
【图文】:

电磁频谱


如图 1-1 所示,对于毫米波频段的定义,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 30-300GHz微波频段和太赫兹频段分别为:0.3-30GHz 和 0.3-10THz。也有许多人将 0.1-10TH称为太赫兹频段[1]。和微波相比,毫米波具有更短的波长、更高的工作频率等优点。当工作频率提升至太赫兹频段,太赫兹波还具有光子能量低以及独特的波谱特性等特点。短波长可以有效减小器件和系统的尺寸,利于小型化。另外,短波长更容易实现窄波束和高增益的天线,利于提高雷达等系统的分辨率。工作频率越高,频谱资源越丰富,从而可以满足超高速通信的频谱需求。另外,工作频率越高,所能达到的工作频带也将越大,从而有利于提高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电子对抗系统的干扰能力。穿透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毫米波太赫兹波技术在材料检测、病变诊断和环境探测等方面的应用[1]。

毫米波技术,毫米波


无人驾驶是现阶段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未来智能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目前被广泛研究,77GHz 波段在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毫米波由于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实现对隐蔽物体的有效检测;毫米波的光子能量较低,对人体具有安全性。因此,毫米波可以用于非接触、非破坏的探测,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安检手段[1-4]。毫米波技术的部分应用如图 1-2 所示[4]。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伟;余超;陈继新;郝张成;;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6年08期

2 刘振帮;赵欲聪;黄华;金晓;雷禄容;;Ka波段带状注相对论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J];物理学报;2015年10期

3 刘国;王建勋;罗勇;;W波段带状注速调管准光输出结构改进设计[J];物理学报;2013年07期

4 程焰林;向伟;王远;;太赫兹微型电真空器件及其制造工艺[J];真空电子技术;2011年03期

5 刘盛纲;钟任斌;;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新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王明红;薛谦忠;刘濮鲲;;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评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7期

7 曹乃胜;罗勇;王建勋;;圆波导-矩形波导小孔耦合定向耦合器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4期

8 张红卫;蒙林;鄢杨;于新华;胡庆;;虚火花放电初始过程的PIC模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谢文楷;黎晓云;王彬;蒙林;鄢扬;高昕艳;;高电流低气压等离子体阴极电子枪设计与实验[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2期

10 张永辉,江金生,常安碧;空心阴极等离子体电子枪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国;G波段带状束返波管及Ku波段带状束行波管高频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赖剑强;交错双栅慢波结构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建勋;Ka波段回旋放大器及W波段带状束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高源慈;电介质准光学测试系统的实现及生物电磁学中的相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恩;吸波材料电磁参数在X波段的变温测试[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75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75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